芯片上周就开始重点跟踪,今天已经在表现了 :明微电子,富满电子涨幅超过10%,瑞芯微上涨停,中芯国际止跌,士兰微,全志科技纷纷反击。 题材开始第三轮的弱转强。 逻辑讲过很多遍,这里不再重复,主升浪阶段,我们跟踪的是士兰微,全志科技,华润微,瑞芯微,反复阶段的弱转强,基本上也是那些人气票,后面中芯国际插入进来,我们认为中芯国际的表现更能够代表芯片的人气,所以后面把这货纳入到题材情绪的观察中。 所以本轮芯片的弱势,如果想看的更加准确一点,跟踪中芯国际比较好,当然,你一路跟踪士兰微,也没啥问题,这个我在《军工,已躺平。。。》里面聊过。 从上周三开始,我判断芯片应该接近弱势的极限: 周三开始准备挑票,时机的选择,无非是上周最后两天,或者本周,已经接近极限。 题材第三波弱转强,往往人气溃散,所以很容易出现盘整之后,急跌下踩的情况,比如周五: 这时候,更多的是机会,而不是风险,事实上,芯片人气股上周五大跌以后,今天基本都抽回来了,机构们狂买明微电子,主要是人家有业绩支撑,确实没法跌。 有同学也跟着做了: 题材弱转强,无论是主升浪阶段,反复阶段,还是第三波的弱转强,效率最高的玩法,依然是挑人气股。 比如最近的氢能源主升浪弱转强,资金一路狂怼美锦能源和全柴动力,其他票表现一般般,后面如果资金回头轮炒氢能源,注定会首先想到这两货。 ———— 我之前聊过,题材弱转强,我一般做主升浪阶段,或者反复阶段,很少做第三波,主升浪阶段的弱转强,由逻辑驱动,比如近期氢能源情绪的想象,反复阶段的弱转强,由人气驱动,比如前段时间的芯片和锂电,第三波本质上,其实也是人气驱动。 第三波做的比较少,主要是题材人气在炒作的过程中,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溃散,所以第三波,往往是套利,很难持续,性价比偏低。 但是这段时间,聊过两个题材的第三波弱转强,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成功的是芯片,失败的是中药。 我反思了一下,最终的差异核心,应该还是在题材人气。但人气这东西,可能有点虚,换一个更加明确的指标,可能会更加清晰,:题材中的牛股数量。 芯片连续炒了2波,牛股如云,比如士兰微,华润微,全志科技,瑞芯微,明微电子等等,还有机构大票北方华创,紫光国微。 与芯片类似的,还有锂电池。 短期翻倍大牛股的大量诞生,说明资金深度参与,并且参与的时间很长,人气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迅速溃散。 主流题材玩了2个月,资金是不可能在一周之内将它打入冷宫,再也不玩了。 而中药,其实只诞生了两只翻倍大牛股:同仁堂,广誉远。资金参与的深度和时间比芯片差很多,人气差了很多,最后第三波的表现,也比芯片差很多。 这就是主流题材和分支题材的差别。 我琢磨了一下,之所以当初对中药的主观预期比较高,原因还是中药反复阶段的弱转强太美太惊艳,以至于拔高了预期,误以为第三波依然有大肉,结果发现是个渣渣。 其他没啥聊的,市场接着玩轮动,芯片今天轮到了,但看不到持续性,华菱线缆衍生出来的次新板块,不是我的菜,氢能源的两只票先让它飞一飞,聚拢人气,后面再下筷子吧。 如果已经蹲在硬逻辑题材里面,想博后面的弱转强,那就先蹲着,别瞎动,总会轮到你,要知道,现在疫情风声鹤唳,连体育都轮到了。 今天就聊到这里,各位晚安! |
上一篇:相对确定的机会
下一篇:说点好消息吧
炼金士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