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都在吹虚拟现实。也叫元宇宙,VR/AR。 这条线在今年4月末走了一波,时间非常短,估计大家都没啥印象,当时是天风研究所吹起来了,他们认为今年是VR的爆发年,无论是Facebook旗下的Oculus,还是中国的Pico,都卖的非常火。 当时市场反馈比较弱,只有歌尔股份从底部爬出来了,它也是唯一从底部爬出来的消费电子票,其他都是渣渣,5月份,我在圈子里面聊了一嘴: 后来发现反馈不多,说明市场不认可。 毕竟是新东西,搜索了网上的研究资料,总感觉差点意思,于是我买了一个Pico的的眼镜,平时空下来玩一玩: Pico是目前中国最大的VR品牌,但出货量比较小,能把价格降到相当于一步中低端智能手机的水平,已经很不错了,另外,我当时买的时候,有连续打卡返还购机费的活动,营销费用估计不低,单纯卖硬件设备,肯定是亏钱的,所以还处于培育市场的阶段。 聊2个直观的感受: 1,不会眩晕感。虚拟和现实的切换,感官上的痛点是眩晕感,尤其是通过视觉切入虚拟世界,大脑会抗拒,所以VR机器最基础的痛点是要解决眩晕感,否则其他都免谈。 这一点,现在的VR机器能够做到至少90分,我近视300度,然后带着眼镜玩1个多小时,基本不会产生眩晕感,说明技术很成熟了; 2,内容比较匮乏。买新机器会送几个游戏,游戏都是付费版本,不贵,绝大多数都在100以内,有免费的电影院场景,还是去电影院吧,音效没法比; 真正能落地的应用,其实只有游戏,至于社交功能,基本都附着在游戏里面,年轻人玩的比较多,甚至有好几次听到几个未成年的小孩在里面聊天开团战。。。 目前只是一款游戏设备,这是内容上面的短板。 单纯看内容,你就是游戏机,其实没啥想象力,而且还会有其他风险,周末字节跳动入场,说的很明白,就是补足内容短板。 当机器已经没有硬伤的时候,真正能改变机器本质属性的,其实是内容,同样是电脑,有人把它做成游戏机,有人把它作为挖矿机。 从题材炒作的角度看,有两个因素在发酵: 1,行业龙头歌尔股份的空间突破; 2,消息上字节跳动收购Pico,说实话,50亿是真的便宜,这货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Facebook旗下的Oculus,巨头们开始下场,算是抱大腿的题材。 上周五歌尔股份冲击涨停板,顺嘴又聊了一下: VR这条线,要区分看,从行业龙头的角度看,业绩已经在兑现,所以是成长的想象,如果衍生到其他的应用,那就是情绪的想象,比如应用到买线上虚拟试衣服。 比较合理的发酵,应该还是炒设备,看明天的发酵吧。 各位晚安! |
下一篇:玩转右侧买点
炼金士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