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公社手记 基本面驱动 2021-09-21 - 小 + 大
内容仅代表作者视角对部分热点个股或行业的学习解读,用于复盘和理解市场,而非投资推荐,追高买入风险极大,请谨慎使用独立研判。
恒大集团:流动性危机事件梳理
关注原因:短线。9月以来恒大财富逾期兑付事件发生后,舆论持续发酵,目前恒大地产全国地产项目均处于停工状态,后续事态有超预期可能,相关个股回避为主。
1、事件刺激:中秋假期恒大事件发酵,港股中国恒大两日跌近11%,引发港股地产、银行股大跌,今年以来中国恒大跌超85%、恒大汽车跌超90%。9月以来恒大财富逾期兑付事件发生后,舆论持续发酵,9月14日公告中恒大称,旗下两家子公司未能按期履行为第三方发行理财产品提供的担保义务,相关金额约9.34亿元。恒大财富董事长杜亮表示,恒大担保的未兑付理财产品规模达400亿元。此外根据媒体报道,目前恒大地产全国地产项目均处于停工状态。 1)此外据媒体报道:目前恒大在中国有近800个未完工项目,涉及120万人。截至2021年6月底,恒大旗下涉及的理财产品规模已超过900亿元,目前中国恒大集团总负债高达152%,合计1.95万亿。 2、供应商欠款近5000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后恒大金融机构融资难度增加,公司不得不转向供应商,增加商票融资。应付票据从2018年末1398亿元,快速升值2020年末2057亿。同时恒大地产应付供应商货款总体也处于上升趋势,从2018年末2351亿元升至2020年末2886亿元。截至2020年末恒大面向供应商的欠款高达4943亿。 1)根据商业票据圈信息,截至2020年末恒大商票融资达2052.67亿元,房地产开发企业商票融资第二名华润仅27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恒大商票融资相当于其他房地产企业总和。由于恒大应付票据均为一年内到期的应付票据,期限很短,短期偿付压力较大。一旦一家商票逾期起诉,债务危机大概率会引爆。 2)英国投资调研企业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估算,截至2021年6月底,恒大承建140万个商品房单位,牵涉产业链企业众多。一旦恒大资金链出问题,数千亿欠款将直接波及上下游众多企业。 3、国家统计局回应恒大事件:9月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针对恒大事件表示:从房地产市场运行来看,今年以来随着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持续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整体运行保持平稳态势。目前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对整个行业发展的影响还需要观察。 1)过去40年中国高速发展的两大引擎:高速城镇化和高速工业化。但目前工业化已经落入尾声,城镇化离最后的终点也越来越近,国内经济需要摆脱房地产的束缚。同时中国老百姓的财富已经过度集中于房地产。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股市市值400多万亿,房产市值300万亿。而中国股市市值80多万亿,房产市值却高达400多万亿,房产市值是股市的5倍。而中国的经济总量是美国的70%,我国的财富过度集中在房子上,这显然是极其不合理。 4、9月21日,许家印表示,坚信恒大一定能尽快走出至暗时刻,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实现“保交楼”目标,向购房者、投资者、合作伙伴和金融机构交出一份敢担当、负责任的答卷。同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已向技术人员授出3.24亿股购股权,占公司股本的3.31%,授予对象包括公司3名董事及集团约3180名雇员。 5、恒大集团相关个股梳理: (部分资料来自知乎、中国证券报、中国基金报、公告、官微等)
AMC:恒大暴雷刺激,市场空间持续扩大
关注原因:短线,恒大集团深陷流动性危机,重整恐超过3000亿美元的债务刺激,不良资产处置成热点;中长线,政策扶持,市场空间持续扩大。
1、多元化行业格局 中国资产管理机构(以下简称AMC)分为全国性AMC和地方性AMC两类,在不良资产处置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截止2021年2月,我国拥有持牌AMC机构63家,包括5家全国性AMC和58家地方性AMC,已与银行系和非持牌机构共同形成“5+2+外资系+非持牌+银行系AIC”的多元化行业格局。
2、市场空间持续扩大 受新冠疫情及国际局势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持续上升。近10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21Q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883亿元,较去年年末增加868亿元;不良率1.80%。商业银行贷款核销规模持续扩大。作为金融机构最主要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之一,贷款核销的力度也逐年加大。贷款核销规模从2017年的758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2180亿元,2020年国务院会议提出要求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预计规模会逐步增加。
3、非银金融机构及其不良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非银金融机构方面,截至2021Q1,信托资产、券商资管、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为20.38万亿元、8.53万亿元、17.73万亿元和21.56万亿元,合计约为68.2万亿元,保守估计非银行金融机构中的坏账率与商业银行接近,据此测算非银金融机构内不良资产余额在1.23万亿元以上。综合商业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我国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可达每年4万亿元,呈逐年增加态势。
4、银保监会新政扶持 2021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拓宽了个人不良贷款的处置路径,侧面反映我国不良资产行业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发展前景,不良资产行业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21年5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推进信托公司与专业机构合作处置风险资产的通知》,同意信托公司与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合作处置信托公司固有不良资产和信托风险资产,成为资产处置的“及时雨”,为AMC机构提供了更大的主动性。
5、地方性AMC持续扩容 地方AMC的持续扩容,也对各省市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深度和专业度的提高做出了贡献,逐步成为行业中不可小觑的力量。截至2021年2月,中国有地方性AMC58家,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福建、广东、山东、浙江各有3家,合计占比20.7%,除贵州、云南、陕西、青海、西藏、河北只有1家地方性AMC外,其余省份均已设立两家地方性AMC。此外,河北、广东、福建各有待批准AMC1家,陕西、辽宁各有筹建中AMC1家,吉林已解散AMC1家。
6、相关公司: 海德股份:不良资产管理业务营收占比99.99%,A股唯一地方性AMC投资标的。 吉艾科技:不良资产管理业务营收占比97.6%,专业的AMC服务商,已完成全国AMC管理平台搭建。(天风证券、公司公告、腾讯新闻、政府网站) 能源型公司:省级国企类初步梳理
关注原因:短期,新能源领域政策、整合或合作消息频出,当地政策更倾向本地公司,重点关注符合“大型能源类”的省级上市公司,具备唯一性的更佳
1、新能源领域政策、整合或合作等消息频出,举例 1)豫能控股:大型能源企业+河南唯一省级资本控股的电力上市公司 a、9月12日晚公告,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行业各类创新业务发展,推进河南省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合作的内容有七大领域,其中分布式光伏为主要看点; b、河南在整县屋顶光伏开发9月初直接投资600亿,根据河南省发改委下发的《关于申报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通知》,各试点县服务机制为:省属投融资平台或具备实力的大型能源企业+政策性银行+试点县投融资平台或战略合作企业的“1+1+X”整县推进; c、其中,豫能控股属于政策中的“大型能源企业”,实控人为河南省财政厅,且是河南省内唯一省级资本控股的电力上市公司,为全省提供清洁可靠的电力; 2)浙江新能:综合型能源供应商+浙能集团水电、风电及光电开发与投资的唯一平台 a、收购水电站资产:9月16日晚公告,公司拟设立子公司,拟通过浙新能沙湾以人民币21.65亿元向四川富港水电有限公司收购其持有的沙湾水电站标的资产组;拟通过浙新能长柏以人民币2.51亿元向四川富港收购其持有的长柏水电站标的资产组; b、公司的主业为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实控人为浙江省国资委,是浙能集团境内水电、风电及光电开发与投资的唯一平台。 如上,沿此思路,重点关注符合“大型能源类”的省级上市公司,具备唯一性的更佳; 2、大多政策具有区域性,当地省级能源公司大概率优先获益,结合光伏试点信息,整理如下
(部分资料来自中国政府网站)
铸件:风电零部件格局最优环节
关注原因:十四五期间风电装机规模有望持续向上,补贴临近取消之际,海风爆发在即,海风降本空间广阔且发展空间广阔,其中零部件铸件环节在海风方面占优。
1、“十四五”期间,各个省份海上风电新装机目标都较为积极,十四五规划规模超35GW,年均7GW。全球风电铸件产能集中在中国,80%以上的产能在此,在环保收紧背景下,中小企业产品被迫退出,使得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铸件的销售均价在持续向上,在装机规模持续向上的背景下,铸件环节供给偏紧,相对于路上风机,海上风电的铸件价格相对较高,一般需要满足20年不更换的高可靠性要求,但国内一般只有5年。
2、风电铸件包括轮毂、底座、齿轮箱等产品,约占到单个风电整机成本的8%~10%。上游原材料主要为生铁和废钢,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辅助材料市场供给充足。下游大型重工装备铸件,广泛用于重工装备制造的各个细分行业,关键部件还成功进入了GE、西门子、维斯塔斯等国际品牌供应链体系,未来欧美市场需求共振机遇扩大。
3、近年来风电铸件销售均价持续向上,从2017年开始逐渐上涨,从0.98万元/吨上涨到2020年的1.18万元/吨,上涨约20%且伴随销量快速增长继续呈上涨趋势,形成量价齐升的局面。对于原材料价格上升的情况,因为2020年下半年来,钢价、铝价以及铜价都在不断上涨,而铸件原材料主要为生铁和铸铁,各大厂商普遍会用销售的40%随着成本涨价,而规模效应也成了应对措施之一,多数还是以精加工来降低成本,以日月股份为例,今年精加工占比达到了50%左右。 铸件公司产能统计: (部分资料来自长江、信达、国盛证券研报) 节内港股调整 用户ID:王小明
1、节内剧烈调整,源于“双减”和反垄断后对政策预期的波动加剧,扰动在港外资,更多体现海外贴现率上行和通胀预期带来的影响,主要扰动在港外资 2、恒大事件有外媒对标lehman事件进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3、总结来说节内大跌是香港市场问题,港股敏感度较高,产业政策影响较大,目前无须过度解读,对A股市场而言主要矛盾是货币和信用环境,影响较小
建材行业数据 用户ID:冰糖可乐
1、水泥,广西已要求9月限产60%;广东环保督察组进驻,多地节能减排产线停产;江苏要求限产30%-50%,部分地区至9月末全线停产,除了华北地区价格没有实现上涨以外,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水泥价格均有上调,幅度30-150元/吨不等。 2、玻璃,市场观望氛围较浓,需求端恢复不及预期,局部走货承压。本周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共计305条,在产264条,日熔量共计173925吨,环比上周减少1000吨。 3、玻纤,国内无碱玻纤池窑粗纱市场交投良好,虽个别中小企业价格再次上调,但涨幅不大;国内电子纱市场近日报价暂稳,各厂出货变动不大,但价格调涨动力有限。
市场情况更新 用户ID:048SPT
1、 目前市场处在承接盘反复后的向下左底寻找左底的过程中,到国庆前应该整体行情比较清淡,等到11月中旬就是又要迎来一年一度的跨年行情会稍微好点。本周公募依然是呈现流入的状态。 2、本周北上流入第一是券商。第二依然是新能源,前三周电新的流入水平已经接近8月份的流入水平了,整体北上对这一赛道的布局已经达到资金级别的顶部了。再有增量资金要看内资了。半导体和计算机应用方向也有资金流入。从流出来看,白酒、保险、钢铁、地产等依然是流出的大头。 3、光伏方向看金辰股份(HJT预期差极大);风电方向看振江股份(风能铸件和光伏支架、低估);上游是联创股份、红宝丽(作为炒作龙头观察标了)、华泰股份(烧碱涨价、三氯甲烷涨价、异丙醇安的直接上游环氧丙烷涨价,低估);锂电是西藏矿业和盛新锂能(这两个作为板块观察标了)。 公社用户中秋摄影大赛一览,祝大家中秋快乐。 公社周年庆的礼物大家收到了吗?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公社完整版置顶笔记 基本面驱动 韭菜公社(jiucaigongshe.com)官方公众号,基本面研究为主的投资分析 公众号 |
上一篇:狼来了吗?
下一篇:因某地产的问题港股大跌
基本面驱动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9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