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军师 诸葛大局观 2021-10-25 - 小 + 大
郑重申明:1、本号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号主不保证其真实性,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更不承诺任何收益;2、广告内容由第三方提供,仅供参考,读者如据其投资风险自担盈亏自负,号主不承担担保责任;3、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请理性甄别。 防骗小贴士:正规的证券交易只能认准上海和深圳两家交易所,任何许诺你高额回报,让你转账去其他平台,特别是让你下什么app要转钱的,无论是原油、期货、博彩、虚拟币、假私募、假券商、假港股、场外配资还是别的什么旗号,基本都是骗子,钱进去就出不来了;任何给你承诺收益、保证输赢的荐股、喊单等行为皆不可信,风险极大切勿盲从!投资有风险,请大家一定要有防范意识。 一些投资的只言片语: 1、关于超跌度的把握,大盘的角度,连续下跌一段后,再出现大阴线,指数远离5日线;板块的角度,超跌的板块在连续下跌一段后,再次出现集体性的大幅杀跌,当两者结合的时候,便是超跌的出击时刻。 2、有赚钱效应的情况下,做热点为主;有恐慌效应的情况下,做超跌为主。 3、根据市场的赚钱效应和恐慌效应来判断大势。 4、外围通常只影响开盘,因此部分情况下可以利用外围股市做反向操作。 5、超跌的品种稳住了,强势的个股机会就大些,超跌的品种继续创新低,强势的个股补跌在即。 6、关于什么时候能成为职业股民,资金方面,如果股市的收入能够超过开销即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收益率方面,至少跑赢最优秀的公募基金和大多数私募基金;志向一定要远大,操作务必要稳健。 以上,是我从一份未公开的资料里面截取的一小段内容,这份资料我有在小圈分享过: 总共有12万字,全部是一些顶级大佬的语录,大家可能没时间去读和细看,我准备后面在小圈挨个挨个解读出来,算是逐步拆解,深度体会。 这个“小工程”,我准备明天来细说一下。 市场方面,主赛道(周期,光伏,锂电,风能,绿电)除了新能源方向持续性还不错,其他的资金博弈度都比较高。 新能源走到现在,其实也比较纠结了,毕竟很多也摸前高和创新高了。 光伏方面,主要是等单晶价格下降。整体还是波段为主,如果有比较大的调整,那么就是比较好的上车机会。 消费(猪、白酒、双11、食品饮料等)+题材(vr、云计算、软件等),依然是脉冲行情,持续性堪忧,很难整个板块都打起来。 半导体也有些疲软,还是震荡。 论资金参与度和介入深度,还是只能看高位的板块。 所以,整个市场来看,今年行情走到现在,市场的赚钱效应在下降,特别是10月大假之后,抱团的程度也在下降。 当下的策略: 1、做个股逻辑,参与资金的主战场,大资金打哪里,就去哪里,以高位的赛道为主(光伏、储能、风能、绿电、周期等) 2、跟着业绩做底部的修复。以大消费+医药+科技为主。 最后一个季度,降低预期和尽量保持账户不大亏为主要目标。 周末消息方面:准确全面理解碳达峰碳中和 整体看,跟此前的政策没有太大变化。 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到2060年非石化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这些话题跟周期股和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息息相关。 中长期看,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是比较明确的。 站在投资的角度来讲,未来我们还是要去在这些方向挖掘机会。 大方向有了,要做的就2点: 1、在这些方向里面精选品种; 2、找一个性价比合理的时间点上车。 只间大家担心政策面会有变动,现在看来没有太大的变动,预期不变,逻辑不变。 这点,对于云铝,不一定是利空,反而是大利好! 新建扩建需要等量减量置换,意思是说现有规模固定了,哪个的量大,哪个就赚钱。 因为需求是没有降的,而且成本没有上升。 这样来看,国内没有新增的竞争,规模固定了,价格将会上涨,成本没有涨,未来成本还会降(煤炭价格下降),但需求没有降(汽车轻量化等等),其实算是间接的利好头部企业了,属于行业规范,然后加速出清小企业。 另外,叠加云铝这些位置的话,没必要那么恐慌,如果再继续锤,可考虑加一笔(空间打出来了) 盘面没啥亮点,继续躺。 短线跟踪: 纵横股份(军工,无人机),10月11日分享,33.24元附近。 华亚智能(半导体设备),9月24日分享,50元附近,目前浮盈10%,继续跟踪。 长期定投ETF:科创50(588000),创新药(159992) |
上一篇:来不及想标题了!
下一篇:轮流拉,按顺序该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