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毡帐暖喜微雪,红地炉深宜早寒。 走笔小诗能和否,泼醅新酒试尝看。 僧来乞食因留宿,客到开尊便共欢。 临老交亲零落尽,希君恕我取人宽。 现在公众号推送机制有问题,容易漏推文,很多同学问怎么办? 据我了解,每天都阅读文章的读者、经常点文末的“赞”、“在看”或添加过“星标”的读者,都会在更醒目的位置,第一时间看到的文章推送。 ----------------------------------- 今天立冬,在7号的凌晨全国大范围降温的时候,身处冰岛的EGD夺冠了,也许很多人、尤其是40+的读者很难理解,为什么朋友圈会被这样的消息刷爆,感觉中国女排拿世锦赛冠军都没这时候热闹。 用多数人可以理解的话说,一支中国俱乐部拿了世俱杯的冠军,电子竞技已经逐步在取代传统体育竞技成为90后、00后新的兴趣爱好。 而这背后的一切都可以用最近大家开始热门讨论的元宇宙去解释;足球、篮球有多少人能参与其中,更不要说小众的射击、跳水只有在奥运年才会被大家想起,而电脑和网络的普及让moba游戏在全球有着远超他们的受众,每个人都可以在游戏中秀起来,更多的社交性和参与感正是元宇宙的雏形。(另一个世界的另一个我) 今天,我就从我理解的角度去和大家聊聊,什么是元宇宙,内核是什么,我们投资元宇宙最有希望的是什么? 首先元宇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是人类科幻小说变成现实的一种过程。很多人都读过海底两万里和环游地球八十天,故事里的情节之后都成为了现实;而之后的冷战时期的星球大战计划,极大的激发了科幻小说的创作,其中两个核心观点是人类对外和对内的探索。 对外有大家熟知的星战、沙丘、三体系列,奔向太空、探索宇宙,寻找新的经济区,这是不是现在马斯克做的事 而对内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生命的探索比如追求完美的身体、永生等题材,另一种就是脱离肉身的元宇宙,比如攻壳特工队、银翼杀手。 于是我们发现其实在千禧年那轮科网股的泡沫中,我们说的故事就是元宇宙只不过现在他们离现实又进了一步。 下面我们用游戏和影视作品这样易懂的方式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发展历程。 比如电竞这个概念20年前就一直存在,游戏机时代的kof97的比赛中国人是拿过冠军的,但知道的人很少,交流只能面基。 个人电脑时代RTS游戏是主要的电竞模式,比如在韩国经久不衰的星际1。之后的魔兽3,中国出了那个年代最著名的世界冠军SKY,也是那个时候大学生陆续配上的个人电脑。 随着网吧遍地开花;FPS游戏被大家接受,WNV也是在那个时候夺得了团体比赛的世界冠军,也正是这一批80后电竞人成为了目前各大赛事的解说、运营。 随着网络的普及,不少人沉迷在是兄弟就来砍我的传奇世界,一些人加入了部落或联盟守卫艾泽拉斯,技术的进步让游戏有了更强的社交性,找到了更多的家人、老铁们。 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而资本市场我们也经历过12-13年开启的手游时代,15-16年的AR游戏行情,如果你想知道A股是怎么说元宇宙故事的,请看看asd的股价波动,每一次都是一个好故事。 元宇宙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从游戏或社交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一些文学作品里看到大家的设想。 轻小说改编的刀剑神域、好莱坞电影的头号玩家、失控玩家到12月要上映的黑客帝国4,都在向大家展示什么未来的元宇宙。 那么元宇宙的内核是什么吗?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元宇宙的形式? 这要从游戏为什么会有成瘾性上去思考,游戏的成瘾来源于他的奖励机制。 快速简单、可以刺激大脑的奖励释放多巴胺,高难度的游戏往往比较小众,一刀999,超级加倍,这种简单粗暴的快乐让很多现实不如意的人们去沉迷,原因就是这种游戏可以持续不断的刺激分泌多巴胺。 赛博朋克将这些先进技术与很多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比如会使人陷入犯罪之中的毒品、地下酒吧和绝望的境地。 赛博朋克世界中的统治力量大部分是控制了科技的大型公司。主角一般是局外人——罪犯或者黑色风格的非英雄主角——他们一般生活在社会边缘。 斯特林有一句经常被引用的格言很好地总结了这些特点:“底层和高科技”。街头生活在压倒性的政治和社会力量下粉碎,但是它用一种被发现/被清除/被重新利用的技术组合来进行反击和获得个人自由。 其实元宇宙的出现是K性社会的必然,我们以美国为例,衣食无忧的精英阶级可以在马斯克、比尔盖茨、贝索斯的带领下去向外探索太空,推动新能源。 而对于底特律的工人而言给火箭拧螺丝和给汽车拧螺丝并没有区别,他们依然面对着低收入、高通胀、和昂贵的教育和医疗费用。 没有盼头的日子里,meta则可以通过低廉的价格给他们提供元宇宙服务,让他们在搬完砖后,去另一个世界做另一个自己。 其实本质上,元宇宙会打破现有的社会体系,在数据的世界里重构一个GTA般的世界,他们的主要用户是迷茫的底层,现充的人一天又有多少时间去玩王者呢。 meta这样的企业才会去发币,利用NFT去抓住金字塔的下层且庞大的用户,构建自己的世界(和真实世界对立),读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确的认识到中国很难出现元宇宙的内容巨头。 最后,元宇宙的投资哪些是和我们有关的呢?我们再用一个电影的场景去说明。 08年次债危机后,中国就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而进10年的技术升级后,新型高端的电子产品全球最大的产能一定在中国,特斯拉中国工厂的产品已经供应给全球。 所以元宇宙设备的红利才是我们市场最确定性的机会,目前Oculus2在逐步放量,苹果计划在2022年中发布VR头戴显示器,然后在2025年推出AR眼镜。 硬件的机会才是货真价实可以底部不断抬高的机会,而现在还是有点过热,21年年报前后估计会有好价格。 现在接力的元宇宙品种主要是说故事,看作是之前鸿蒙OS的模式,在大家情绪高涨的时候,比如周一就要先看看,没有成本优势的情绪博弈长期必然归零,这轮题材是针对指数的调整的跷跷板。 写了很多内容,指数方面就直接说结论了,指数继续看震荡,但没有持续大跌,下降趋势这种说法。 主要压力来自于资源和国内地产产业链,上周央妈是收水的;同时新股破发的出现也会动摇一些纯粹的打新配置资金。 明日思路 日记记录仅对自己负责,不构成交易建议,也不会指导任何人操作。 短线上 周四光头阳果然不行,同样周五的光头阴也是纸老虎,周一上午向下加速反而大概率是买点。 板块之间,板块内部图形的高低切为主,本周就不要追高题材了;数字经济可以跟踪,冬奥会也快了。 消费、赛道,谁跌谁才有机会。 总之慢慢来,错过还有原谅的机会。 四季度排序方面电新>芯片>疫苗 中线上 电新,标配中游,底仓上游。 半导体,科创50ETF,回补一次。 疫苗, 维持标配。 周期资源只留点黄金。 金融方向,维持低配。 记住慢牛中80%的买点都是在回调而不是追高。 多数人而言,利润取决于仓位(历史的进程),而不是自己选股和切换能力(个人的努力)。 中线组合 电新/金融/科技/周期/疫苗2/0.5/1.5/0.1/2 电新 锂电、光伏、稀土 金融 财富管理 科技 半导体、588000 资源 黄金、 疫苗 mrna 午盘号见下图,交流盘中的机会,我们明天午盘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