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募哥 内募早知道 2021-11-09 - 小 + 大
昨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提出了七个方面40条细则,其中除了完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外,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是: 深入实施清洁柴油车行动,全国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 从这句话应该可以知道,接下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应该会选取一两个城市进行试点,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第二梯队 虽然意见中说的很明确,但实际盘面上的反应却并不那么如人意 昨天燃料电池板块虽然也有四只涨停,但整体板块却不强势,或许是机构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前景,并不是那么看好 氢燃料电池汽车经常被拿来与纯电动汽车比较,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雏形已经形成,但产业链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特别是部分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还不具备量产的能力,需要依赖进口 我国氢气的年产能已经达到千万吨的规模,是世界第一 但是国内从事氢气提纯的企业很少,并且生产规模也不大,车用高纯度氢的产量严重不足,而且产能的分布也不均匀 国内氢气运输当前只靠管束车和高压氢瓶运输,这种方式成本贵不说,也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另外加氢站的关键零部件,如加氢枪、高压管线、管件、阀门等都需要依赖进口,大幅度提高了建站成本,也拖延了建站周期 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氢气终端销售价格居高不下,阻碍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早在十几年前,氢燃料电池技术就已经问世 但美中不足的是,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产业进度一直很慢,迟迟无法落地,所以一些业内人士戏称氢燃料电池是未来的完美技术,但它永远只存于未来 过去十年中,由于锂电池技术的突飞猛进,氢燃料电池则被过度轻视,但最近的一两年,氢燃料电池又重新引起了注意,原因之一就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遇到了上限 续航:我国地大物博,电动车日益普及之后,消费者对续航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纯电汽车的续航里程在500公里左右,并且还受限于天气等因素,想要纯电汽车的续航突破800公里,需要依赖锂电池技术的突破 能量密度: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较低,这是业内普遍的公识,若是以堆电池的方法增加续航,就会造成更多能量浪费在运输电池本身的尴尬情况 过去十年,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提到了2.5倍,那就不能再给力一点,再提高2倍吗?答案是很困难,因为涉及到物理化学原理的东西,如果再提升就会达到安全极限,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固态电池技术上有所突破 纯电动汽车发展的短板,正是氢燃料电池的优势,很多方面,氢燃料电池汽车反而与传统燃油汽车的特性很像 能量密度:氢气的能量密度比燃油大,比锂电池更是高上百倍,燃油与氢气释放能量都是一个氧化过程,汽油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而氢气只含氢,所以能量密度更高,不过考虑到储氢系统比油箱复杂得多,情况会不一样 续航:氢燃料电池储能密度高,重量轻,续航里程普遍更远,从目前上市的10款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里程来看,续航最高的可达到1200km,最差的也在500km以上 方便:加氢和加油都只需要3~5分钟,车主不需要到处寻找充电桩,免去了等待充电的时间 另外,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并不都是优势,它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 单车成本:一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价格是锂电池汽车价格的1.5~2倍,是燃油车的3~4倍 加氢站:基地设施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不能大面积推广的第二个原因,建设一个加氢站需要的成本高达1000万左右,而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建设成本也只需要200万,1个加氢站等于5个充电站,成本因素决定了加氢站无法大面积建设 电池成本:氢燃料电池化学反应需要使用铂来作为催化剂,铂属于稀有贵金属,价格比黄金还要高,而锂电池则使用广泛,商业化程度非常高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与锂电池汽车的竞争中,目前锂电池汽车占有绝对优势,而氢燃料汽车最大的劣势在于高昂的制造成本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价格已经从曾经的10多万美元,降到现在的6~7万美元,但特斯拉、通用已将高性能电动汽车的价格下探至3万美元,甚至更低 中国目前也有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计划,北京到2025年将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0辆,建成加氢站74座 到2030年,中国要实现氢燃料电池保有量在200万辆的目标 个股选择: 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很可能迎来比较好的发展机遇,产业链的主要企业市场关注度也会有所提高 个股方面可以关注有先发优势的公司 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龙头)、美锦能源(全产业链布局)、东岳集团(关键材料)、冰轮环境(压缩设备) 写文不易,点赞才有动力!! 内幕哥还有个实战号,也是备用号,所有操作的单子都会在那边公布,请同步关注一下 往期内容 |
上一篇:11月9日早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