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现在公众号推送机制有问题,容易漏推文,很多同学问怎么办? 据我了解,每天都阅读文章的读者、经常点文末的“赞”、“在看”或添加过“星标”的读者,都会在更醒目的位置,第一时间看到的文章推送。 ----------------------------------- 周一的文章已经说明了对于目前医药板块的观点,目前走势正在验证,忘记的人再去复习吧。 这是催化剂,本质还是持续下跌腰斩后,估值回归了不少。 这是不是昨天的说的低风险套利小技巧,放到60分钟的图上就变成了大家说的背了又背。 一个事件驱动就可以修复到红箭头的位置,这个道理对大盘也适用,下半周和下周初的时间,我们要等的可能就是市场指数出现这种信号。 结论是,目前医保谈判大家当做靴子落地,板块超跌和之前消费白酒类似,年底时间做超跌修复,有催化剂的就会活跃一些。 宏观方面,大家看到了10月收缩,目前剧情是预期11月放松(地产率先反应),我的观点是看低碳支持工具,他们是定向放水的方向。而地产方面处理债务违约还有一个过程,需要时间。 大指数方面,近几次的持续性调整都是围绕60周线找支撑,今天一度击穿,不过今天只是周三,胜负要看周五。 我的看法是,即使击穿也是假摔,下周就可以修复。医药、地产这些权重最近都跌不动了,唯一不完美的是市场情绪在这轮调整中一直处于乐观的区间。 上周有中青宝,这周有拓新药业,今天清水源完成了9月以来的5倍涨幅,情绪端丝毫感受不到指数新低的氛围,算是一种违和感吧。 如果市场延续这样的扭曲节奏,这里的低点还是继续磨人的走势,难以出现一波趋势性行情 对于特斯拉的风波,我没什么看法,听听券商是怎么解读的 中信建投电新 许琳/朱玥#Tesla跟踪⑤:马斯克减持为国缴税,10月销量假摔后Q4必超预期,继续看好电动车的投资赛道 #为回应美国参议院民主党提出的“亿万富翁税”,马斯克通过民主投票的模式决定减持股票,以此达到缴税目的; 中、美、欧三地10月销量均环比下滑出现假摔,两大原因带动Tesla股价大跌10%以上,但公司基本面稳定,订单周期再次加长(Model Y 铁锂从6-10周提车周期延长至10-14周)。 Tesla及产业链依然是Q4最值得投资的电动车赛道。#Q4国内首次满产放量:预计Q4全球产销约31-32万,环比+30%,其中国内内销12+万,环比+70%,大幅度超出市场预期(海外一致预测28-29万辆)。 月度来看,10月假摔主要系季度初中国、美国排产出口车,内销大幅下降,车子在运输过程中,未来两月交付后将带来超预期;全年特斯拉全球产销预计94万辆,环比+94%; 。 #多工厂在建,产能加速扩张:特斯拉全球产能、产量强势扩张,2022年整车三国四厂迎量产(不包含荷兰蒂尔堡超级工厂停产)。 1、产能来看: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已达75万辆,美国弗里蒙特工厂产能60万辆,全球合计产能135万辆,22年底将具备235万辆的年产能; 2、产量来看:21年特斯拉全球产销预计94万;22年产销预计170万;. #降价&高性价比车型拭目以待,具备持续获取新产地的扩张能力:公司未来规划车型具备更高的性价比(续航里程提升+产品功能提升),叠加国产化率提升和制造优势凸显,公司产品体量和盈利能力双提升; 作为国内首次满产的季度,未来持续放量确认,柏林工厂带动出口零部件占比提升,看好公司单车价值较高和持续放量的供应链:电池龙头、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富临精工、科达利、拓普集团、精达股份,建议关注旭升股份、隆盛科技、BYD、恒帅股份等。 还是短期涨多了,后面还要继续建产能,最近也一直有媒体传闻要再度建厂;对于上游中游的需求不变,下游销售看11-12月继续放量;对于一些短期(3-6月)没有新产能的品种,调整仍是低吸的机会。 明日思路 日记记录仅对自己负责,不构成交易建议,也不会指导任何人操作。 短线上 有限的高度里做轮动,没有大分歧就没有大收益。 芯片今天短暂回踩后继续走强,目前跟随;锂矿看明天分歧后回升的力度,选强的。 四季度排序方面电新>芯片>疫苗 中线上 电新,标配中游,底仓上游。 半导体,科创50ETF,回补一次。 疫苗, 维持标配。 周期资源只留点黄金。 金融方向,维持低配。 记住慢牛中80%的买点都是在回调而不是追高。 多数人而言,利润取决于仓位(历史的进程),而不是自己选股和切换能力(个人的努力)。 中线组合 电新/金融/科技/周期/疫苗2/0.5/1.5/0.1/2 电新 锂电、光伏、稀土 金融 财富管理 科技 半导体、588000 资源 黄金、 疫苗 mrna 午盘号见下图,交流盘中的机会,我们明天午盘见。 |
上一篇:深V!!!
下一篇:开始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