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每晚六点 看懂龙头股 2021-11-19 - 小 + 大
又到了周五。今天来扯一个专业蛋吧。聊聊传销票。 这两天在翻20厘米涨停票的时候,发现类似这样走势的特别多 而且,他们还有几个特点: 1. 小票 2. 之前个股辨识度极低,听都没听说过 3.沾边主线 投资圈里管这种票叫:传销票。 简单来说,就是主线行业(特别以新能源为多)里,某个不起眼的小环节供应商,生意模式很简单平庸,但也能算凑合。以前常年没人注意,所以估值比较低。走势也处于比较中庸的状态。 随着主线里基本面稍微白一点,有地位一点的票都被炒高之后,加上大家对于主线的认可,于是就延伸出,一些小圈子,先行建仓,然后传播所谓估值重估逻辑。 基本套路就是: 现在对应22年,主营20倍估值保底,加上新做的某个新能源汽配业务,下有保底,上有重估等等等。有更夸张的小作文,会乱算一个什么2-5倍空间。 那么大家就想了,既然看2-5倍,那么我炒个20%总是安全的吧。 然后,就小阳(消息源头建仓)+大阳(被传销的第一波投机资金)涨起来了。随着小作文的进一步扩散,运气好的继续涨,运气不好,就大跌回落,但是由于小作文的广泛扩散,以及所谓强势股低吸模式横行,导致票反而跌不下去,最差也能横一段时间。 这套玩法,你不服不行,你虽然看不过眼,但是架不住真的涨得猛。所以,每当有这种传销逻辑传来,我就先看看涨几根阳线了,如果才第一根,尾盘搞一搞,第二天很容易有大高点卖。 好多次晚上开交易计划会的时候,小伙伴就哀叹,辛辛苦苦研究几个月死活不动,不如一篇小作文,轻轻松松20厘米。研究还特么有效么? 然后呢,毕竟心里也知道,这种票就是一波流醉生梦死,所以也没法多买,于是就这买一点,那买一点。 一边觉得真香,(毕竟动不动就20厘米啊),另一方面也觉得这种玩法太不可持续,也没有什么确定性,感觉像逛夜市,看见这个小摊好吃,买一点,那个小摊好吃,买一点。 但,这毕竟不是主食啊。 而且,我对账户有洁癖,忍不了自己买一大堆有的没有的票,乱糟糟的,看着就不舒服。 于是前两天,深刻反思,要杜绝这种传销票,不能把交易注意力放在这些不可持续的事情上。于是清仓了很多有的没的票。 然而,胡适先生的一段日记,非常能够代表我此刻的心情。 胡适先生自我反省的节点,我也自我反省了。决心要专注市场主流,专注绝对龙头股。 然而那天晚上,认真复了盘,发现一片白茫茫,哪来什么绝对主线,绝对龙头。这时候,微信语音又响了,来自陆家嘴的小伙伴神神秘秘的说:这个票的逻辑硬到爆炸。 然后第二天,百无聊赖的盘面,看着这个火星撞地球的票,还没怎么涨,盘口还挺强,要不,买一点?我不买多,就买二百万,支持一下信任票。 再度沦陷。 这个小伙伴大家私底下都叫他火星哥。因为隔三差五就来传播不知道从哪来的巨震撼的超级大逻辑:仿佛火星撞地球。 然而,这么多年了,火星从来没撞过地球。 但是雷声是真的大,股票是真的蹭蹭涨,然而最后从来没见过逻辑落地,就见过公司辟谣。 你说这叫什么?毕竟基本上,混迹市场多年,你能分辨得出这个逻辑的传播程度在什么阶段,而且朋友是真朋友,不是找你接盘的。买了也真能涨。 但是,这真的是交易的正道吗? 所以,写公众号这么多年,我从来不会去写某些票背后传闻式逻辑,虽然大多数莫名其妙的暴涨票,我大概都知道炒什么故事。哪怕当时不知道,想问也能问个大概。 因为,有经验的人知道怎么驾驭它,交易它,而没经验的人,知道这些事情,其实注定是接盘的。 为什么我一直说,高位买票,就是短线,好逻辑应该跌下来买。原因就是如此。 无论市场风气怎样,我不能容许自己,成为这种信息传销的一环。 我也亲眼见到一些,曾经意气奋发,决心在交易市场做出一番成绩的选手,后来再见到,已经沦为一个依赖传闻和内幕为主要投资方法论的庸人。 它像极了这个社会的潜规则。有多少人觉得潜规则才是一切方法论,觉得懂得潜规则才是成熟,才是圈里人的表现。 人间正道是沧桑。 只有面对那些真正的诱惑,你才明白沧桑是什么意思。 有个大哥跟我说过一句话:只有在盘面浮躁的时候,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投资修为和投资方法论的深度。 心有所住,便妄念丛生。 仅以此文,分享给所有想在这个市场走得更长远,且对当下盘面,感到迷茫和困扰的同路人。 守正出奇。 祝好,周末愉快。 |
上一篇:六期落下帷幕
看懂龙头股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