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改了几个字,背后透露出什么

割肉荣   割肉荣   2021-11-21 - 小 + 大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只消闲处遇平生。

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

问谁千里伴君行。

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现在公众号推送机制有问题,容易漏推文,很多同学问怎么办?

据我了解,每天都阅读文章的读者、经常点文末的“赞”、“在看”或添加过“星标”的读者,都会在更醒目的位置,第一时间看到的文章推送。

-----------------------------------

周末,我们一般都会去思考一些偏宏观的变化,同时在下周的市场中去验证这种变化的影响。市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每个阶段都会对于实体经济和政策做出反馈。


今天我们主要关注的点是11.19的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以下是广发的观点。


第一,11月19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经济的判断上,央行要比二季度更谨慎。对世界经济的看法从“前景改善”变为“复苏动能趋缓”;关于国内经济,央行明确指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二季度央行强调国内“经济恢复不稳固,不均衡”,即经济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而三季度央行指出“经济恢复发展面临一些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制约”,即周期性与结构性问题叠加。一般来说,结构性问题对应结构性政策,而叠加周期性问题,则需要总量政策


第二,货币政策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通胀。在通胀的判断上,央行的结论是“通胀压力总体可控”。因为“我国是全球主要生产国,经济自给能力较强”、“总供给总需求基本稳定”,因此有利于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海外通胀上行的影响。


第三,货币政策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是发达经济体本轮货币政策退出。关于这一点,央行在指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基调时,特别强调了“以我为主”。专栏3也就“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及应对”主题做了进一步讨论,指出由于我国经济韧性更强、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汇率对外部冲击吸收能力增强,以及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等原因,当前我国面对的内外部环境与2013年那轮有明显不同,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


第四,在货币政策思路上,央行强调“要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边际变化的研判分析”,“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努力完成今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货币政策锚定的是实体经济,主要诉求是稳信贷。


第五,在流动性的要求上,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删去了“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的表述;二是删去了“管好货币总闸门”的表述。前者对应的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可能指向的是地产信用风险偏高与稳信贷背景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需要保持相对充裕偏松;后者对应的是信用社融,可能指向的是产业政策保供取得成效与需求进一步下行后,资源品价格得到控制,通胀对信用政策的掣肘减弱,未来央行在稳信用层面会更为积极


第六,市场比较关注房地产领域的政策。在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继续强调“房住不炒”,“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的手段”、“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及“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的说法和二季度比也没有差别。新增的部分主要是“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表述是9月24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延续,对应的是9月下旬以来房地产金融政策执行灵活性的适度上升。11月19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指出,房地产合理贷款需求得到满足。10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8.2%,整体保持稳定。


第七,在金融风险处置领域,央行强调的重点变化较大,从二季度强调“密切监测、重点排查重点领域风险点”,“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转为本次报告的“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金融风险”,“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发生次生风险”


第八,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也披露了三季度贷款加权利率与超储率。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利率为5%,较二季度上升7BP,主要因为房贷利率的上涨。超储率为1.4%,在历史同期中处于较低位置,在偏低的超储率环境下,三季度货币市场利率依然保持了平稳。对此,央行在专栏1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指出这一现象主要因为四个因素:(1)超储利率下调使金融机构减少了备付资金;(2)银行预防性需求减少;(3)政策目标更清晰;(4)做好了流动性跨周期调节,未来流动性松紧应更多观测市场利率的变化。


第九,目前关于财政货币政策的定调整体上仍是基于7月底政治局会议精神,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在关于货币政策的关键表述上并无变化。但与宏微观趋势及“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这一关键判断一致,报告在内外部环境、政策思路、风险防范等领域表述上的边际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对于市场来说,年底货币政策边际调整的预期将有所升温。后续关键看12月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有些新读者不太理解这些要素的变化,给大家解释一下,市场能走什么风格有一个核心因素就是货币政策的变化。当遇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宽松的时候(最近典型是20年的疫情初期),最容易从低位启动指数行情,(20年的光大)。


在对于某一个方向有放松或收紧的时候也容易出现结构性行情,比如15年地产棚改的放松,产生的碧桂园、融创、恒大;18年贸易战后对于芯片行业的支持带来19年国产芯片的整体行情。同样提出房住不炒后对于地产高杠杆的压缩,出现目前的不少偿债问题,背后都有货币政策的政策周期。


所为的成长牛正是这些因素合力的结果,如果你想着中长期的机会就需要经常总结其中的变化,如果你只是看图做短线筹码的博弈,就不用关心了


随着21年进入到尾声,我们需要思考和布局的就是新货币政策可能发力的方向;四季度经济针对疫情前的恢复可能不及预期,明年上半年在今年高基数和通胀时间超预期的影响下,增速也可能不是最理想。


碳中和为主导思想下,电新为代表的高景气大概率还会有助推,这就是我的首选,只有他们从合理变成高估再考虑切换。

周五的市场在上午的结构性行情到下午变成了A50带动的指数上涨,比较理想的是指数上涨时个股没有被抽血,形成了普涨;地产板块最近的异动也逐步探明了底部,忘记的同学可以再去看一下上周日的描述。

随着时间进入到下旬,也许会有一个向上的推动行情。


谁来?


电新中两大行业,新能车和风光储都有机会;芯片中和电新需求密切的IGBT也是最近机构资金持续关照的方向。


节奏的问题天天分享,不再赘述。

题材方面,我觉得还是退潮的概率大,301089复盘后也看不到太多的空间,周五居前也都是一个方向的品种,性价比不高。


元宇宙如果冷下来还有反抽题材的机会,如果不断做领涨切换,这一波就差不多了。周末正反双方也分歧很大,周鸿祎的观点和我类似,目前一些主流媒体要发展更多是保持话语权,并不是鼓励大家一起干


如果未来有什么现象级的应用,大家可以看看SAO的圣剑篇和爱丽丝篇,更加有启发。


明日思路


日记记录仅对自己负责,不构成交易建议,也不会指导任何人操作。


短线上


继续观察市场的资金活跃方向,如果电新方向出现锁仓,会考虑在下半周再提高点仓位。


四季度排序方面电新>芯片>疫苗


中线上


电新,标配中游,标配上游。


半导体,科创50ETF。


疫苗, 维持标配。


周期资源只留点黄金。


金融方向,维持低配。


记住慢牛中80%的买点都是在回调而不是追高。


多数人而言,利润取决于仓位(历史的进程),而不是自己选股和切换能力(个人的努力)。

中线组合

电新/金融/科技/周期/疫苗2.5/0.5/1.5/0.1/2

电新   锂电、光伏、稀土

金融   财富管理

科技   半导体、588000

资源  黄金、

疫苗  mrna

午盘号见下图,交流盘中的机会,我们明天午盘见。



上一篇:首席调研!锂电池产业链梳理—上游

下一篇:基金排名战!

割肉荣 的最新文章:

又缩了

2022-11-24

余温时间

2022-11-21

缩量,加油

2022-11-17

达哥倒车接人

2022-11-14

只是回踩

2022-11-08

关注割肉荣公众号
割肉荣的微信号:stockrongchao

只有割得起,才能赢得回!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