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研报社 经济数据 4月生产、投资、消费数据解读 ●●●大●● 生产: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好于此前主流机构预期的(0%持平),3月份数据为-1.1%。 研报社评:4月生产端的复苏明显好于预期,表明复工复产的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得不说,4月工业增加值也就是生产数据,已经反弹接近疫情前期水平的宏观经济数据,领先于投资和消费,说明由于复工复产的大力推进,生产端恢复得最快。 从具体分项数据来看: 1)制造业增长5.0%,上月为下降1.8%,表明4月制造业环比改善明显,这也与PMI生产数据、出口数据好于预期相一致,主要原因可能是前期订单的积压、突击赶工。 2)采矿业增长0.3%,增速比上月回落3.9个百分点,说明上游依然很低迷,本质原因是需求低迷+库存积压。 3)汽车制造业增速从3月-22.4%回升至5.8%,明显改善(这与4月汽车产销量大幅回升相一致)。 投资: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3%,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8.8%,基建投资-11.8%,地产投资-3.3%,降幅分别比1-3月份收窄6.4、7.9、4.4个百分点。 研报社评:4月投资数据整体略低于预期,制造业投资增速依然是主要的拖累,表明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本质还是下游需求不足)。 1-4月整体表现较好的依然是房地产,引领回升,房地产的韧性是真的好。 4月环比3月改善最为明显的是基建,说明随着财政政策的持续推动,基建开始发力,后续可能持续推动投资端的回升。 4、5月份基建先行指标挖机销量持续超预期,也是一个佐证。 2019年基建增速不到3%,如果今年全年基建增速可以提高到10%的水平,那么将一定程度上对冲疫情。 消费: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万亿元,同比下降7.5%,降幅较3月份收窄8.3个百分点,1-4月社零整体同比下降-16.2%。 研报社评:随着消费的回暖,4月消费数据环比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整体仍然明显滞后于生产和投资,消费仍然需要后续政策的进一步刺激。 4月数据总结:核心仍是需求不足 ●●●大●● 截至目前,4月核心经济数据已经披露完毕,4月数据凸显需求不足,重申扩内需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核心主题。 一方面,在复工复产的大力推动下,生产数据引领经济数据反弹,表明经济环比有所改善,同时4月社融数据全面超预期,也会后续经济进一步修复提供了支撑。 但是另一方面,4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大幅下滑12.9个百分点至33.5%,表明外需依然不容乐观,再结合海外市场环境,后面可能会有持续性的压力;而PPI、制造业投资、社零等数据均纷纷反映出内需的持续疲弱。 总的来说,当前的核心仍然是需求不足,所以重申《后疫情时代的核心主题!》一文的观点: 货币政策收紧了吗? ●●●大●● 不得不说市场之前是有部分预期这次要降息的,因为417会议再次明确了降准降息、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有一定的增量宽松信息。 国债期货开盘后短线跳水,反应的就是这部分预期的落空。 再叠加央行自4月以来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未操作逆回购,不禁要问,央行货币政策收紧了吗? 第一,随着年初至今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市场利率持续下行,表明市场流动性充裕,央行连续一个多月未操作逆回购,也侧面说明央行认为当前的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的水平。 并且,MLF这种政策利率其实是阶段性不可逆的,如果在一个经济下滑周期中,MLF利率要下调100个基点,那么逐步下调(-25、-25、-25、-25)和下调后再上升(-25、-50、-50、+25)释放的信号是完全不一样的。 简单地说,政策利率的下调只可稳,不可急。 第二,货币政策的目的就是降低融资成本、推动信贷增长、刺激经济发展,4月社融数据全面超预期大增表明货币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宽货币已经一定程度传导至宽信用。 参考《核心指标,全面超预期!》一文。 所以总的来说,研报社认为央行只是进入了阶段性佛系观察期,后续复工、复产进一步转向复商、扩内需,仍然离不开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 政策的大方向依然未变,只是要更多一点耐心。 机构调研 机构密集调研的上市公司 ●●●大●● 4月22日,贝达药业公告了150家机构集中调研,4月22日至今涨幅13%; 4月23日,安恒信息公告了130家机构集中调研,4月23日至今涨幅超22%。 |
下一篇:超短的核心——情绪周期(上)
研报社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