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美国限制升级!
原创:研报社 研报社 2020-05-16
- 小 + 大
![]()
5月12日 美国芯片设备厂商 无限追溯机制生效 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LAM(泛林半导体)和AMAT(应材公司)等公司发出信函,要求中国国内从事军民融合或为军品供应集成电路的企业,不得用美国清单厂商半导体设备代工生产军用集成电路,同时“无限追溯”机制生效。5月15日上午 台积电 在美国建设120亿美元芯片厂宣布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120亿美元的芯片厂。工厂将采用台积公司的5纳米制程技术生产半导体晶片,规划月产能为2万片晶圆,该晶圆厂将于2021年动工,于2024年开始量产。5月15日晚19:00时左右 美国商务部 全面限制华为宣布将华为的临时许可再延长90天,推迟到2020年8月13日。并在随后发布声明称,全面限制华为购买采用美国软件和技术生产的半导体,包括那些处于美国以外,但被列为美国商务管制清单中的生产设备,要为华为和海思生产代工前,都需要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证。同时给与120天的缓冲期。5月15日晚22:00时左右 中芯国际 获得大基金二期增资中芯控股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等多方订立新合资合同及新增资扩股协议,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二期等多方同意分别注资15亿美元及7.5亿美元予中芯南方注册资本,中芯南方注册资本将由35亿美元增加至65亿美元。
如何看美国全面限制华为这一事件?这次限制升级将对华为产生什么影响?
一方面,这次美国商务部的限制是对华为芯片产业链薄弱环节的一次定点式打击。 1)芯片设计的上游EDA软件。华为可以设计芯片,但是设计芯片的高端软件还依赖于海外,目前IC设计的EDA工具仍基本由Cadence、Synopsys、Mentor三家美国公司垄断,短期难以完全替代。2)芯片制造上游设备。包括中芯国际在内国内芯片制造厂商仍有部分设备依赖于美国。3)芯片制造(台积电)。华为的制造一直以来高度依赖台积电,尤其是高端旗舰芯片7nm只有台积电可以大规模代工,中芯国际替代不了。台积电代工环节如果受到限制,可能会让华为高端芯片的生产陷入停滞。虽然目前还不确定台积电是否会受到限制,但是不排除这个可能。
1)本次美国商务部关于全面限制华为的公告还只是“计划”阶段,还有待正式条例的出台,同时还给与了120天缓冲期。2)这次规定是要求对华为出口的美国企业需求申请许可证,并不一定意味着申请会被拒。当然,研报社认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既然美国商务部在继2019年5月17日将华为纳入实体名单后再次升级对华为的限制,那就说明美国政府不是做做样子,形势不乐观,对华为的实质影响可能比之前要大得多。中美之间的博弈将再一次升级,国内核心领域自主可控将再次加码。
面对美国限制升级,国内芯片产业链反制措施主要有两块:1)加强与非美芯片企业的合作,例如5月14日,全球光刻设备龙头阿斯麦在无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扩建升级光刻设备技术服务基地。2)进一步加强国产替代,尤其是华为这次受限的薄弱领域——上游设备、芯片制造、上游设计软件,其中中芯国际虽然目前技术有限,但仍然是大陆目前唯一有望在芯片代工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公司,国内大基金二期大规模加码中芯国际就体现出了政策支持。美国政府在当前时点升级对华为限制是什么目的?国内会不会有相应的反制措施?
美国政府当前时点升级限制主要是三方面考虑:
1)华为的5G、芯片等技术威胁了美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全球统治地位,这也是美国一直对华为围追堵截的根本原因。 2)下半年大选,特朗普需要展现出进一步的对华强硬姿态,但同时特朗普也需要中国履行第一阶段协议,所以这是一个博弈。 3)国内疫情压力大,特朗普需要转移国内矛盾,这也是特朗普一直各种甩锅的原因。
至于国内反制措施,有媒体报道说可能对高通、思科、苹果等美企进行限制或调查,暂停采购波音公司飞机等。研报社认为,如果有反制措施,高通可能首当其冲,因为高通和华为是直接竞争对手,美国政府限制华为给了高通不平等的市场竞争,所以限制高通可能是大概率。至于苹果,虽然同属手机领域,但是安卓和IOS市场本身有一定的差异化,并且国内苹果产业链庞大,限制苹果可能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所以限制苹果的可能性没那么大。
美国限制华为由来已久,为什么华为市场份额越限制越大?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台积电一直在保证着华为高端芯片的正常供应。在华为与美国之间,台积电一直保持着科技中立,因为他需要美国的技术和华为的市场。然而,随着美国政府的持续施压,尤其是要将限制扩散至芯片设备领域,台积电最终同意了在美国投资120亿美元建厂,这是一种妥协,也是为了能继续向华为供货。(当然,最终受不受限制还得看后续进展)第二,需要警惕台积电在美国设厂可能是逆全球化加速的一个标志。 之前的文章说过,疫情将进一步加速逆全球化趋势,因为疫情让很多国家意识到了产业链缺失的风险,尤其是在医疗、军工、高端制造等核心领域的产业链。 美国“制造业回流”已经喊了很多年,这次台积电迫于压力在美设厂,可能就是逆全球化加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逆全球化如何影响国内产业链? 研报社认为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短期内很难被颠覆,但是中长期来看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链将加速迁出,疫情中地位凸显的医疗等高技术制造业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流,国内制造业升级转型的紧迫性再次提升,倒逼核心领域补短板。 这几天的会议频频提及“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这说明政策也在重视逆全球化的趋势。
面对美国政府的进一步限制,华为今天上午通过心声社区发文称: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回头看,崎岖坎坷; 向前看,永不言弃。
![]()
不禁想起近百年前的一首词:
周末,美国进一步升级对华为芯片产业链的限制,定点打击芯片设计软件以及设备领域,与此同时,大基金二期再次对中芯国际增资22.5亿美元。 研报社认为,随着美国对华为的限制进一步升级,中美博弈再次升级,国内芯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地位再次凸显,其中华为-中芯国际产业链将成为国产替代的核心。 研报社今天梳理了一份“华为-中芯国际产业链”,凡是点了“在看”者,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注意,社长已经通过技术手段设置过了,只有点过“在看”者,才能收到答案)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买卖股票,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A股去散户化的历史进程是一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研粉一定要用机构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是研报社一路在践行的使命所在,股海惊涛骇浪,支持研报社这艘大船,就是支持您自己,让社长再带你们航行500年!
|
上一篇:突发!解读美国对华为限制升级!
下一篇:下周能否走出独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