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被一个某乎上的回答头脑风暴了,文章很长,整篇文章我把放在云盘上了,看完这篇文章,还想看的,可以自取,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我一看这个题目就很有亲切感,讲个最简单的现象,我们80后最熟悉的一些读物,你比如《羊皮卷》,《青年文摘》,最熟悉的名人卡耐基老师,这些基本都是励志的,你看现在的年轻人有哪个感兴趣的,或者说有熟悉的。 老板或者主管每天最大的困惑就是,这滚烫的鸡血咋就扎不进这帮小年轻的心里? ------ 这位答主,讲了他日常工作中的两个故事,并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最后获得了6.8万的高赞,我把关键点给大家摘出来: 一个故事是,他们团队的一个小伙,今年28岁,他和他女朋友都是做it的,算是高薪群体了吧,在北京5年,省吃俭用极限攒了80万,实话说这个收入不低了,但是相较于买房,然后成家立业,那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就是户口的问题,没法解决。 小伙直接表示:不装了,我摊牌了,回西安摇号买房了,再北京再奋斗这车我也上不去了,既然再奋斗也毫无意义,我还奋斗个p。 另外一个故事是,两个名校研究生毕业,本来也可以留在互联网大厂的,在北京奋斗的,但是女孩子选择了回老家当老师,男孩子回到了武汉的设计院。这里最经典的是这位答主劝两个年轻人的话。 大家看这段我画红线的话,现在的我听到这话,就原地暴躁,小的时候,我妈妈最常跟我说的名人名言就是:高尔基说,困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但是我现在最大的体会是:有的人生来就在罗马,而有的人生来就是做牛做马。 好,回到正题,这位答主最后的思考,形成这种现象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的一线城市已经不是普通人的奋斗就有用的时代了,第一个小故事里的朋友,奋斗就有用吗?你就能买的起北京房,还是落得了北京的户,阶层固化,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也打不破了; 第二方面,这里涉及到到的是信息的巨大鸿沟,我们80后这一代人,每天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就是《卡耐基成功学》,《方与圆》等等,信息接受渠道比较单一,而现在的年轻人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多,更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 我们80后是闷头往前冲,撞的头破血流,也要当奋斗逼,而现在的年轻人,为啥我要当奋斗逼,选择一个让自己舒服的位置,他不香吗?我觉得作者最后的总结非常好,我原文摘录下: 现在的年轻人,两相对比,回归初心,自然放弃了到大城市所谓的“奋斗”,看起来是不思进取,是“迷茫”,背后反而是清醒,是独立思考。 ------- 我这里在帮答主补充一点: 还有一个方面,我们80后那会面对的经济增长环境,跟这会完全不一样,那会gdp增速8%属于正常发挥,现在的目标是啥?保5%啊,朋友。在根本没有好多大增量蛋糕的情况下,你过于努力奋斗,除了内卷,有啥用。 ------- 看完这个答主的回答之后,我也是感慨万千,最大的体会就是 人为啥一定得奋斗?随遇而安也挺好; 我们这一代人,人生过了小半辈子都在战斗,奋斗都快浸入骨髓了,从小到大,各种心灵鸡汤猛着往脑袋里灌,最大的思想正确就是:人要奋斗,那要是艰苦奋斗就更好了。 我有时候都在想,高尔基要是泉下有知,会不会棺材板气的都盖不住:劳资啥时候说过,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shit! ------- 说点务实的是,我觉得大多数人,现在没有必要来一线城市混了,其他城市我不了解,就以上海为例来说,没有来的必要,现在各个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大,来了可能就是给房东打工,最后走的时候,可能最后剩下的就是一句忠告: 上海挣钱上海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最后把这篇文章的完整版放在百度云盘,想看的可以去看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uCjyAeGNctxTcOucIubTQ 提取码:1234 ------ 今天的A股,很硬气,不意外,核心原因就是,去年3月同样的套路都搞过一遍了,搞得我们股民都不涨记性似得,疫情在厉害,那就防水,利好啊,急跌就是抄底。 有两个个股值得讲一下,一个是天润工业,一个小拉升,新高了,一个就是东鹏,这个分时不错,很性感,是不是狗庄要上班了? |
上一篇:今天,再写2500字重磅干货!!
下一篇:情绪冰点战法!
梁思几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2022-11-17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09
原创2022-11-07
原创2022-11-03
2022-11-02
原创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