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韭菜团子 基本面驱动 2021-12-01 - 小 + 大
内容仅代表作者视角对部分热点个股或行业的学习解读,用于复盘和理解市场,而非投资推荐,追高买入风险极大,请谨慎使用独立研判。 白酒:酱酒热或再起,五粮液涨价带动行业提价预期
关注原因:中线,临近年底,白酒旺季来临,白酒消费或增加
1、事件驱动: 1)11月30日晚间,消息传出“第八代五粮液平均出厂价提升为969元,增幅近9%;打款价格从889元/瓶提升至1089元/瓶。”据经销商称,新的提价政策在今年12月18日的五粮液经销商大会有望正式宣布。五粮液如果涨价,留下的价格带空间,不排除会有其他高端白酒陆续跟进。 2)今年上半年酱酒热后整体市场对酱酒的追捧有所理性,近期中锐股份旗下贵宴樽酒业揭幕,切入酒业赛道,推出酱酒新品后连续收获4个涨停,酱酒的热度或再次提升。
2、酱香型由于其发酵时间长,酱酒中的活性物质较多,因此口感和香气饱满、醇厚,回味悠长,并且经过高温蒸馏和较长的储藏时间,酱酒中杂醇油较少,饮后头疼现象大幅缓解,凭借其较高的品质,酱酒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不断被消费者接纳和喜爱。 酱酒行业规模预计2021年达到1800-1900亿元,2025年达到2900-3000亿元。 而市场对于酱酒的追捧主要来自于其的高利润率。酱香型白酒的吨价达到浓香型、清香型及白酒整体吨价的数倍之多,2020年酱酒销售收入占白酒行业总销售收入的 26.56%,实现销售利润 630 亿元,贡献了白酒全行业销售利润的39.74%,酱酒行业整体利润率为 40.65%,远高于全行业 27.16%的利润率。即使剔除贵州茅台的影响,也明显高于另两种主流香型及白酒平均值。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酱香型白酒仅凭 8%的产能贡献了白酒行业 26%的销售收入和 40%的利润。
3、行业内相关公司可见下表:
碳交易: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临近,CCER交易活跃
关注原因:短线,丽水成交22吨核证碳汇减排量,林业碳汇交易成林农增收的新渠道;中长线,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临近,10月起控排企业着手购买CCER,市场交易活跃。
1、事件驱动: (1)生态环境部1月5日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印发配套的配额分配方案和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第一个履约周期从2021年1月1日到12月31日,2225家发电企业将按照分到碳排放配额进行排放。 (2)11月30日,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以每吨100元的价格向丽水市庆元县贤良镇购买22.72吨核证碳汇减排量。“林业碳汇交易是林农增收的新渠道,是一次实实在在地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虽然此次交易金额不大,但潜力巨大。”贤良镇党委书记李一娇表示。(注:该笔交易成交量少,价格偏离市场价较大)
2、10月起控排企业着手购买CCER (1)据生态环境部此前发布通知,确保12月15日前全国95%的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12月31日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而根据全国碳市场相关规则,控排企业可使用CCER抵消碳排放配额清缴,抵消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 (2)以上海碳市场为例,CCER价格近期多在35元/吨左右,其中11月2日成交均价最高,达37.58元/吨,11月11日和11月12日的成交均价也都在36元/吨以上。 (3)由于多数试点市场的CCER价格仍低于全国碳市场的配额价格,因此仍有不少控排企业购买CCER用以抵消配额清缴。截至11月16日,全国碳市场价格为43.16元/吨。
3、购买CCER的企业多但缺货源 目前市场上购买CCER购买的企业多,但缺货源。专业人士透露,试点市场开展多年后,市场上的CCER一类项目几乎使用殆尽,目前流通的多是二、三和四类项目,这些项目由于额外性不足,部分区域试点市场不能用这三类项目抵消,此前很长时间属于休眠资产,全国碳市场允许该三类项目抵消配额清缴,激活了这一市场。
4、复旦碳价指数首次纳入CCER价格预估 (1)11月29日,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12月复旦碳价指数结果,增加了全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价格预估。12月全国CCER的买入价格预期为39.78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41.57元/吨。但由于是首期价格,因此暂无价格指数。 (2)地方试点市场:12月北京和上海履约使用的CCER买入价格预期为39.00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41.57元/吨;12月广州履约使用的CCER买入价格预期为39.20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42.80元/吨;12月其他试点履约使用的CCER买入价格预期为37.93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39.80元/吨。从上述数据可见,地方试点市场CCER价格预期较上月均呈现上涨态势,且三种分类下的CCER价格差距较10月份的碳价指数大幅缩小。
5、排放单位配额交易意愿上涨 除CCER外,随着履约期的临近,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配额交易意愿上涨,交易活跃度逐渐上升。上海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4323万吨,累计成交额18.4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易规模放量同时,全国碳市场价格呈现小幅波动态势,并未见较大幅度上涨。
6、CCER备案已暂停了一段时间,未经证实消息CCER备案即将重启。我们5月底梳理过各公司潜在CCER情况,仅供参考。
(部分资料来自公社帖子、凤凰网、腾讯网、证券日报)
农机:两部门促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
关注原因:短期,近日两部门会议强调,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中长期,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到2025年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机企业
1、事件刺激: 11月30日消息,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9日在京联合召开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推进会议。 会议强调,要着眼全产业链强化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更好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要围绕产业急需、农民急用,系统梳理农机装备短板弱项清单,明确重点攻关的整机产品、关键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组织“产学研用推”各方优质资源协同攻关,力争每年部署一批、突破一批、推广一批。
2、农机扶持力度加大 从补贴总量来看,2020年10月我国农机购置补贴额度已超去年全年。其次,根据2021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我国十四五期间将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未来补贴总额仍会上升。 补贴的重点方向是绿色高端农机以及丘陵山区农机等,这类农机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只有龙头企业才有技术和资金实力进行研发生产,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产品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3、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1)《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提出农机装备的发展需适应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提质增效需求为导向,填空白、补弱项、提质量,推动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的目标是,整体上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产业上,形成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机行业领军企业;品类上,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装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所需装备实现有效供给;零部件上,全面掌握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关键零部件自给率达到70%以上。 2)相较于欧美日五大农机集团竞争格局,国内农机行业市场仍较为分散。从农机企业数量来看,2016年我国农机规模以上企业(收入规模大于2000万)数量为2496家,2020年9月底为1769家,降幅达29%,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是未来的趋势。
4、土地流转推动粮食规模化种植,有望促进农机行业高质量发展 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有利于农业机械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促进更加大型、高效的农机应用,农机装备需求有望扩大。
相关公司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信息、投资者调研)
DPU:网络安全+算力提升+未来趋势
关注原因:短线,全球算力的需求每3.5个月就会翻一倍,远远超过了当前算力的增长速度,DPU将成为继CPU和GPU之后重要的算力芯片。随着科技巨头的积极布局及资本市场的青睐,相关领域公司望迎来机遇。
1、事件驱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本月起施行,微信开放个人聊天链接等,数据安全迈入新阶段。在网络安全实施具体环节中,网络接口是理想的隐私边界,但是加密、解密的算法开销都很大,如果只用CPU来处理,只能做少部分数据量的加密。据IDC统计,近10年来全球算力增长明显滞后于数据增长,全球算力的需求每3.5个月就会翻一倍,远远超过了当前算力的增长速度。面对超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CPU的算力已经达到瓶颈,需要硬件加速,这就需要DPU来完成工作任务加速处理。
2、DPU是一种新型的可编程处理器,是一种片上系统或SoC。面对超大规模数据处理,可以由DPU完成基础的工作任务,构建强大的基础设施层,上层的CPU和GPU来完成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DPU将成为继CPU和GPU之后重要的算力芯片。去年10月Nvidia将基于Mellanox的智能网卡命名为DPU,不到一年时间,英特尔也发布了一款IPU,其特性与DPU作用如出一辙。DPU已成为业界新星,Marvell、Broadcom、VMware等众多制造商纷纷加入这一细分赛道,国内如芯启源、中科驭数、星云智联等本土DPU企业也不断涌现。
3、DPU最核心的任务是IO数据的预处理和后处理。从云计算业务的角度看,可以把DPU看做是将整个IaaS的服务完整的Offload到硬件来做加速。当未来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架构成为了趋势,网络计算和DPU成为以数据为中心计算架构的核心。专业人士认为未来所有的服务器都会配备1-2块DPU/IPU卡,提升整个计算系统的效率,算力经济下,DPU快速发展,有望成为继CPU、GPU之后,数据中心场景中的第三大算力支柱。
4、相关公司: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公开资料、海通证券研报) 海运:近况调研纪要 用户:选对股买对时
1、运费:中欧线1W5比较稳定,基本还在高点震荡。中美线,美西9K左右,美东1W2左右,较最高点已经接近腰斩。运费的拐点有分歧,欧洲线能看到22H1,预测还不错。中美线不好预测,灰犀牛,港口工会非常强势,之前多次罢工。 2、长协价:中远海欧洲线给到核心客户的22年长协价已经到了6K-9K之间,跟去年2300相比,还是涨了三倍。2Wt以上可以谈到6K,去打底仓,小客户的价格肯定比这个要高。欧洲线是按照完整年度去谈的,美线正常是4/1-次年的3月底,才去谈的,今年会提前。 3、造船:公司现在再去造船肯定赶上海运的淡季,额外增加运力不理智,所以运费上涨主要是运力不平衡,而不是缺少运力。目前造船主要是为了小船置换大船。
氢能源预期差方向:PDH制氢 用户:小鱼韭菜
1、PDH 是制备丙烯的重要方式,2020 年占比达 17%。丙烷在催化剂条件下通过脱氢生成丙烯,其中氢气作为丙烷脱氢的副产物,可作为产品外售,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盈利水平。 2、2020 年我国已经投产的 PDH 装置合计产能 776 万吨/年,按装置平均开工率 80%、1 吨 PDH 副产 38 千克高纯氢气计算,PDH 副产氢达 23.6 万吨/年。预计未来我国 PDH 扩产将超过 3000 万吨/年,即使按 3000 万吨/年测算,预计将带来 90 万吨/ 年以上的副产氢潜在增量。 3、该部分氢气属于副产品,不需要额外成本,相关公司有: 东华能源:年产9万吨,销售1.18万吨; 卫星化学:年产7.2 万吨(未提到多少外卖)
电子烟:围绕中烟是炒作方向 用户:冲浪复盘
1、电子烟这个政策首先了确定电子烟这个行业的合法性,行业发展趋势从“能不能活下去转变为怎么活下去”。政策里面提到电子烟的管理办法参考现行的政策。意味着要交重税,受到相关部门的强监管; 2、国内肯定是要以中国烟草为主导,烟草每年税收上万亿不可能分给民企,这可以就可以解释为何上市的雾芯和思摩尔会跌这么惨。 3、电子烟市场空间也很广阔,目前全国烟民3.3亿,而电子烟用户才几百万,成瘾性意味着高增长,和医美白酒一样。这是一条高景气度的赛道。 4、从A股炒作的方向来看主要还是围绕中烟,相关本公司包括:陕西金叶、华宝股份、集友股份、中科信息、弘信电子 买在最高点是什么感受?
祝大家: 近期走失的号较多,请关注备用号,以防失联。 |
上一篇:12-1 有点动静了!
下一篇:明日预案:短线分歧,抱团回流
基本面驱动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9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