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angelkillerwang 旺财经 2021-12-01 - 小 + 大
作者/听玛玛的话 咱手里的持仓,都在逆势上涨。 板块布局上,没啥可说的,继续躺好,持股待涨即可。干货全在周一:《没废话》,挤不出一滴水那种。 预判的方向,回看,没一句需要改动:
今儿开心,请大家吃2个瓜。 一个美国的,一个国内新能源赛道的。 瓜一:鲍威尔的嘴炮 今天媒体们都在一窝蜂的写,所谓“反转”。 无非是鲍威尔的最新讲话,说什么加速taper的事儿,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恐慌,然后又延展到加息提速,又联想到全球经济的多少年不遇的冲击... 结果今天大A挺住了,就叫反转了... 看到这类自嗨型文章,我就想喊一句: 打住!请实事求是。 现实,其实是这样的—— 1、关于提名 舆论导向:很多文章说,鲍威尔刚获提名,就从鸽派变鹰派,搞加速tpaer。 现实却是: ①早在美国时间的11月22日,BD就提名鲍威尔了。所以不存什么所谓“刚刚”、“偷袭”等说法,都是媒体要吸引眼球的用词。 ②而当时,BD还见了另一个女候选人: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 2、关于连任 舆论导向: 这类文章里,把鲍威尔这次发表看法,解读成一个“阴谋论”似的——刚获提名,就搞偷袭,说的就像已经胜券在握要连任一样... 这也是媒体的惯常手法:制造恐慌气氛、渲染焦虑,吸引流量、博取转发 现实却是: ①美联储主席的任命,不是美国总统一提名,就说了算的。还需要经过美国参议院的半数通过才能正式就任。 ②论优势 布雷纳德,在参议院这个环节上,其实更占优势。从2014年,她就一直担任美联储理事。 在奥巴马政府期间,她还担任过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她取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并曾担任布鲁金斯学会副总裁、麻省理工学院的应用经济学副教授,具备更扎实丰厚的学术研究背景。 而反观鲍威尔,却并不是纯粹的经济学家。他在乔治城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还担任过律师,并在投行、私募机构工作多年,更多的是实业工作经验。 3、关于嘴炮 从川建国在任时起,大家就应该领教了美国政客们的惯用伎俩:放最狠的嘴炮,换取最大的利益条件。 对于现在鲍威尔的突然转变,我不下结论,只摆事实,然后大家自然可以得到一个很清晰的逻辑线—— ①深陷丑闻:随着美国这一年多的宇宙级别放水,美股也被不断的推至宇宙新高。离钱越近的地方,人心就越脏,全世界都不例外——美联储的多名官员,被质疑利用内部消息,购买股票获利。其中,也包括鲍威尔本人! ②迫于压力:一开始放水政策还被舆论赞赏,说鲍威尔挽救了美国经济。但随着“滞胀”的弊端显现,越来越多声音开始质疑放水的意义。 ③连任关键期:现在,为了获取参议院足够的票数,各种利益交换、条件讨价等,必然是连任敏感阶段,最常见的戏码。 玛玛说—— 所以,一切尘埃落定前,都看戏就好。上一个美国最能咋呼的人,已经被“社死”了,即便他是曾经的总统... 股市里也一样,咋咋呼呼的人,肯定赚不到钱! 瓜二:比着发公告 这个瓜放在最后,极短。但极有趣。 我直接上图—— 同样的赛道布局、同样的前驱体产品、同样的合作方当升科技...同样的公告,前后就差了一小时... 感觉有问题,但说不出,瓜在哪儿? 技术路线不同! 华友,做的是“湿法”—— 以前这个技术路线的成本非常高,后来华友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成本降到了只有原来的1/3。 听起来,已经很厉害了对吧? 但现在的瓜就在这儿... 中伟,搞出了“火法”—— 这个成本降得更厉害,是华友现在那个已经降完的1/3的1/3! 但,这还不是最大的瓜。有个上市公司的老板,在朋友圈发表了对“友商”非常尖锐、激烈、甚至不友好的言辞... 圈子很小,我就不贴图了。这次的事件,足以证明此赛道,竞争之凶猛,以及明年的高景气度! 玛玛说—— 瓜很短,说完了。但,故事远没结束。 我提几个问题,大家思考: 1、这个瓜中的主角是谁?华友还是中伟?我是问,这个事件引发的赛道布局之争,背后真正的主角是谁? 2、如果“火法”真的要干趴“湿法”,那整个行业板块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现在还有谁是采用“火法”? 3、在第1个问题中,背后真正的主角,手中的资源到底是什么?掌握了“火法”技术的公司,谁才是最后主角选定的合作之人? 我相信,这些答案很快都会浮出水面! 安。 !不荐股,只做逻辑分享! 除此之外,别无分号 ——常用大号—— 《面容姣好的梅老板》 《旺财经》 ——备用小号—— 《梅森财眼》 《玛玛的树洞》 |
下一篇:又来利好,卖疯了!
旺财经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08
原创2022-11-07
原创2022-11-02
原创2022-11-01
原创2022-10-31
原创2022-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