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军师 诸葛大局观 2021-12-06 - 小 + 大
郑重申明:1、本号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号主不保证其真实性,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更不承诺任何收益;2、广告内容由第三方提供,仅供参考,读者如据其投资风险自担盈亏自负,号主不承担担保责任;3、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请理性甄别。 防骗小贴士:正规的证券交易只能认准上海和深圳两家交易所,任何许诺你高额回报,让你转账去其他平台,特别是让你下什么app要转钱的,无论是原油、期货、博彩、虚拟币、假私募、假券商、假港股、场外配资还是别的什么旗号,基本都是骗子,钱进去就出不来了;任何给你承诺收益、保证输赢的荐股、喊单等行为皆不可信,风险极大切勿盲从!投资有风险,请大家一定要有防范意识。 受到疫情影响,中国经济受到影响虽然相对国外的持续时间要短一点,但是很多行业和劳动者依然感受到环境比较难,特别是从事专业技能要求更低的行业和劳动者。 再回看国家2021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降准等措施,都是为了维持稳定的经济环境,减轻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 综合看,整体还是内需不足,需要刺激经济增长,但是由于美国的通胀影响到资产价格的上升以及yq导致的供应链短缺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政策维持需要刺激但又不能太刺激的局面。 中国为什么没有像美国一样发生通胀呢? 美国引起通胀的原因是货币放水加供给不足导致的。 顺着这个线索我们可以看到: 1、中国在2021年并没有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并没有放水,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需求。 2、中国yq控制的比其他国家都要好,所以我们也用不着放那么多水。毕竟放水也是有危害的。 3、中国最早恢复生产,供给的问题相对于美国要好点。 综上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并没有引发极度不平衡的供需关系,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及时调整,所以也就没有像美国那样通胀。 市场方面,今天市场两极分化,指数与个股之间的独立。 指数很好看,但个股普调杀的比较凶。 周末降准消息的预期发酵,利好大金融,房地产等权重板块。 大象的虹吸效应,叠加目前依然是存量的市场,自然小票这边没有多余资金去打了。 证券方面,财达证券,上周我们有说到。 目前来看,趋势依然在,证券是有板块效应的。 这里会不会集体起一波,只有走一步看一步,我上周也说了,试错仓是可以配的。 财达趋势还不错,依然可以继续拿一下。 另外,银行方面,今天午盘号有说。 从瑞丰银行的板砸,倒是可以延伸说一下策略方面。 出来的资金先稳一下,后面可以去救其他品种的。 我们争取就打这种模式,低位本来没怎么涨,基本面和赛道还不错的,容错率稍微可以放高一点。 意思是,浮亏放多点也无所谓,因为短期来讲,其实更多的是资金情绪的影响。 在赛道,基本面,股价位置等各方面都没出现重大变动的背景下,如果仅仅因为稍微调整或者技术破位,而不断的止损,那么账户会越缩越小,最后本金都割完了。 这是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亏钱的原因。 而我们配置上相对分散,可操作空间较大。但凡如果有拉的,有浮盈比较多的品种,采取边拉边止盈的策略。 而出来的资金,等低位浮亏较多品种逐步企稳,遇到“起爆点”,或者好的位置,补一笔!基本上一个反弹就能回来。 所以应对目前市场风格的极端变化,采用这种策略去应对,至少这2年跑下来,不会大亏。 虽然留下的就是浮亏的品种,浮盈的其实大多已经被你止盈了。 账户展现的虽然不是很好看,但账户却是在不断新高的! 供参考。 地产方面,周末消息:多个房地产企业计划于近期启动固收产品发行,多个部门集体表态支持房地产的正常融资功能。 房地产最近的相关事件让地产板块调整的幅度也是比较大,最近房地产在底部反复磨底,而政策面又相对友好,这个位置房地产、相关产业链将会有比较积极影响。 恒大事件只是个例,不具有连锁反应,更多还是短期情绪上的压制。 至暗时期其实已经过了,地产的政策底是出来了的,市场底感觉也差不多了。 由于这个板块更多是情绪低迷后的反弹修复,加上房地产行业成长性也是存在问题的,所以在这个领域中,以龙头性企业为代表,最近的金地集团、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都比较强势。 我们跟的还是这3只: 首选金科,其次是中南,阳光城是偷鸡品种。 地产的大逻辑不具有成长性,主要看的还是超低估值的回归。 整体来看,从最近的盘面来看,市场轮动性行情比较明显,目前来看,科技行情为主线,消费、基建、新能源轮动。 这种行情估计还能持续到年底。 另外,风光大基地第二批启动了,重点对于储能和高效组件有比较强的推动,在机会筛选中,注意细分方向。 看好方向:军工、半导体、软件、消费电子,新能源、券商,消费。 整体继续重仓卧倒为主。 短线跟踪: 凯利泰,11月26日分享,10.88元。 数据港(IDC),11月22日分享,34.22元。 长期定投ETF:科创50(588000),创新药(159992) |
上一篇:这个形态,出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