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30日文章《两种趋势截然不同,重防后一种超大变盘!》中,我叫大家重点关注3615.99点是否突破,此点突破后,后面不管怎么调整,一定会有一个新高出现,构成复合浪上升结构。原文截图如下: 12月6日,大盘突破3615.99点至3626.13点,后面大盘调整两天,中证1000和中证500大跌,有些朋友怀疑见顶了,因为当时60和30分钟都出现了顶背离。但我就明确说一定会有新高出现的,因为3615.99点突破了,必须走复合浪,尤其是中证500一定会到7400点的目标。 这种复合浪结构,我在11月30日付费文章后,次日在公众号中特意作了强调,认为此模式概率极大,因为浪型划分点3625.02点是必须突破的。 已付费过的近4000位朋友可以再打开文章看看,然后将我11月11日以来的所有图文对照大盘实际走势看一遍,看实际符合率到底有多高。我认为应该八九不离十吧。只不过今天的走势有些意外,想不到上证50和沪深300竟然走得这么强,使大盘留下一个0.98点的向上跳空缺口。 不过,在大盘没有突破3731.69点之前,我建议大家仍然不能盲目乐观。还记得9月14日这一波强势上涨吧,连续上升至3723.85点即转头向下,一直调整到11月10日的3448.44点。 这个最低点倒是被我11月6日就框好的。好险,只差1.88点就见马克思了。 okokokokokokok 话说今天上证50和沪深300非常强势,我就知道15、30、60分钟顶背离和顶部钝化都得消失了,果然如此。今年已经出现过3、4次这样的情况了,估计是AI系统程序设置好的模块。 既然消失,那就得重新构筑。我现在十分怀疑背离共振与浪型是撕裂的,即重要顶部和底部的出现,并非一定要出现大级别背离共振才行。这是近3年来特别突出的现象,可能是与时俱进吧,与病毒变异一样。 我举个例子吧,浪型好比是寿命,背离共振是外力。一个90岁的老人,假如说他寿命基因注定只能活到92岁,也就是浪型时间告诉他寿命就在92岁,时间到了就差不多了。结果90岁的某天他摔了一跤,过了三个月就走了,这个摔了一跤就是顶背离共振,也许只有15分钟顶背离,如果说被汽车撞了,就是60分钟大级别顶背离共振,说不定3天后就走了。 这个例子虽然不太妥,但足以说明背离共振与浪型的关系,重要的是浪型基因和寿命问题,这才是核心。至于目前阶段的大级别顶背离共振,有更完美,没有也不强求的。 从上证50和沪深300的趋势来看,虽然这两天走得特别强,但我依然认为这只是下降趋势中的强反弹而已,至少目前还看不出这是反转的性质。也许我会判断出错,但也得在大盘突破3731.69点后再作修正和反思。 各大指数中,唯一比较确定的就是中证500的上升趋势。从9月中旬之前成为所有指数的最强,变成目前所有指数中的最弱。这可能与四大金刚(有色、煤炭、钢铁、电力)大幅走弱和市值排名前8个股主动走弱有关。据悉,从下周一起,中证500排名前几位的个股要编入到沪深300指数中了,连宁德时代也要编入沪深300,所以下周二这个时间点可能有些好玩。 明天就关注上证50和沪深300会否走弱吧,如果她俩走弱,那么中证500和中证1000就很有可能崛起,也算是一个补涨吧。从中证500周线来看,均线多头排列发散向上非常漂亮。从浪型来看,也是所有指数中唯一缺一个主升浪的品种。所以我认为中证500涨至明年7月份没有任何问题,可以长线持有的。 如果不考虑做差价的话,我建议中证500ETF(510500)可以中长线持有,偶尔做做波段是可以的,毕竟往上空间还很大。 上证大盘、上证50、沪深300,先搁置争议吧。如果突破3731.69点,咱们再作分析;或者变盘向下了,我也会作分析。 |
上一篇:吐血推荐!
下一篇:大行情,最后一次强调逻辑
浪主堂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3
原创2022-11-10
原创2022-11-01
原创2022-10-28
原创2022-10-23
原创2022-09-20
原创2022-09-15
原创2022-09-13
原创202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