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按说20年年尾的时候,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收紧,21年更是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为啥市场还是这么坚挺,动不动就要去挑战下3700,这背后有啥原因那? 再想个问题,都说炒房子不行了,大家都来炒A股了,这个逻辑对不对?在讲明白这两件事之前,先来讲个最近在我身边真实发生的事。 ------- 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有个朋友找我问了这么一件事,说他妈妈去银行买理财,但是那,被银行的一忽悠,买了个基金,现在每天都开始要看盘了,这小心脏被带的跟坐过山车似得,我心里暗想这事不对啊,这位朋友的妈妈我是知道的,绝对的稳健型选手或者说保守型选手,人生理财的模式有且仅有一种:就是去银行买买固定收益理财,不求多高,但求稳健,比存款利息高点就行了。 大家想想,你身边是不是大把多的这种人,事实上中国真正有钱的也是这批人,他们就是传说中中国财富真正的主宰者,中国大妈,天天在网上蹦跶的小年轻,别看嗓门高,事实上兜里比脸还干净。 接着说这位朋友的故事,他妈妈一直在招行买理财,怎么就会去中国银行买了基金那,很蹊跷,是不是,我知道大家都想听下面的细节,抱歉,没有了,但是大概的原因我是知道的:因为招行现在没啥固定收益的理财了。 为啥我知道,因为不光是招行没有了,连我一直混的民生银行也没有了,原来4-5%的理财都得挑挑拣拣,后来3%都得靠抢,现在比较简单连3%的都没有了,过去有的到期也清盘了。有图有真相 今天我自己有笔民生银行理财到期了,原来放的就是自动续期,没想到直接钱又回来了,我就纳了闷了,想着那就再接着买吧,一上民生银行,周四开始的都已经毛都不剩一根了。 我知道,肯定有银行理财经理要来给我上课了,你这就是没领会监管的最新精神,现在都是净值型的吧啦吧啦,你给我打住,如果你年纪未满36岁,没有老梁这么多年混金融圈的经历,你的那点逻辑在我这就是放屁。 我的需求跟刚才那位朋友妈妈的需求是一样的,但是你想都不要想,这个真没有,那位朋友的妈妈情况也就清楚了,大概率就是招行没有固定收益理财,转到了中国银行,最后在中国银行的劝导下成功购买了某某稳健基金。 -------- 好的,关键一问来了:中国有多少这样的大妈?同时,最开始的那两个问题也有答案了。 一:从去年开始虽然整个货币政策在收紧,但是架不住理财资金往股市里搬家,保证了A股里面的钱,搞几个板块,还是够用的; 二:房子被压住以后,钱要来A股,有个前提就是银行没啥好理财,有理财收益也不能高了,如果这是银行理财收益6-7%,外面刚兑的信托达到10个点,你说来A股,我是不是傻? 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明年的趋势,以我的看法这个趋势大概率还是会延续的,银行理财净值化,信托产品打破刚兑,买房不一定挣钱,各种情况之下,再看A股,感觉可能还挺香(不能理解的话,看下图,秋香美不美不在于他,而在于其他人衬托)。 写到这里,写几句题外话,这种形式,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答案很明显嘛,所以现在在坚持炒股的朋友们,大家都是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insist on doing -------- 今天的市场怎么理解,昨天的文章讲到了,这是对技术派前辈的一次致敬,都到密集成交位了,要不要回调一波,你直接冲过去,礼貌嘛?前面还有两个缺口,你不回补一下,我们这缺口理论还怎么活? 我们没有尊严的嘛?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A股得到了完美传承,欧耶! |
上一篇:12.14日 该发力了!
梁思几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2022-11-17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09
原创2022-11-07
原创2022-11-03
2022-11-02
原创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