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公社手记 基本面驱动 2021-12-22 - 小 + 大
内容仅代表作者视角对部分热点个股或行业的学习解读,用于复盘和理解市场,而非投资推荐,追高买入风险极大,请谨慎使用独立研判。 甲醛制氢:中科院宣布甲醇制氢取得新进展
关注原因:短期,中科院实现3D打印制备车载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有望应用于车载燃料电池领域。
1、事件刺激 12月21日消息,据中科院透露,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工程科学团队在3D打印技术制备车载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研究中取得进展,3D打印制备车载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有望应用于车载燃料电池领域。 报道称,该研究有助于推动甲醇重整制氢技术在车载燃料电池等领域的发展,并为新型整体式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2、甲醇制氢的优点 1)从氢气获取方式上,目前主要包括电解水制氢和甲醇重整制氢两条路径。氢气由于是可燃气体,具有压缩困难、储存条件苛刻、运输成本高等制约因素,高昂的储氢运氢成本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限制燃料电池发展。 甲醇常温下为液体,与高压储氢相比,甲醇是非常好的液体储氢、运氢载体,便于储存运输,系统无高温高压,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实现氢气“即产即用”,更加经济、现实可行。同时,甲醇生产技术成熟,当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甲醇生产国。 2)据了解,此次工程科学团队通过3D打印技术,开发出的这种新型兼具高机械强度和高催化活性的3D打印催化剂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单位质量氢气的时空产率超过目前大部分同类型催化剂。同时,催化剂机械强度高,是目前传统颗粒催化剂的4倍,可适应车载加速颠簸等情况。 3)在基础实施建设上,甲醇补给配套体系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加油站系统,将传统加油机的加注枪更换为甲醇加注枪即可,而且甲醇燃料加注时间短。加氢站造价极高,成本超过甲醇补给站的100倍。
3、甲醇重整制氢走上产业化发展 1)2020年,国内甲醇产能超过9000万吨,年内甲醇产量大约在6300万吨,国内甲醇企业年平均开工率约在70%,2021年我国甲醇新增产能约有1100万吨。 2)目前较流行的燃料电池主要有氢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和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等,其它如乙醇燃料电池,由于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副反应较多不易控制,目前还不是产业界研究的重点。催化剂在反应里主要是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且其本身不会被消耗。 3)本月初,由中国船舶集团七一一所自主研发的甲醇重整制氢原理样机,在张江试验现场完成调试试验,解决了密闭空间燃料电池的安全高效用氢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10月份,广西南宁“12GW甲醇重整氢燃料电池产业化项目”落地。10月28日,博氢新能源公司与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签署《12GW甲醇重整氢燃料电池产业化项目战略合作框架意向协议》,项目总投资约90亿元,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甲醇重整氢燃料电池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这对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目前,甲醇燃料电池正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关公司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信息、投资者调研)
CES展会:成本边际改善,消费电子迎来新增长
关注原因:短线,消费电子板块表现亮眼,2022年1月5-8日的CES展会即将来临,原材料成本或将迎边际改善以及ARVR、折叠屏等新增需求推动下游出货量增长。
1、事件驱动:CES展会即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该展会由美国电子消费品制造商协会主办,创始于1967年,迄今已有47年历史,每年1月在世界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举办,是世界上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展,历年CES展会云集了当前最优秀的传统消费类电子厂商和IT核心厂商。美国国际消费类电子展(CES)与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IFA)并称为全球三大消费电子展。
2、重回线下,多种新品发布。由于2021年新冠疫情影响,CES展会在线上举办,今年人们都期待2022年面对面的交流。此次大会众多厂商憋了大招发布,将会对消费电子市场产生巨大刺激:华硕有望推出灵耀X双屏笔记本的新产品;LG将带着极具竞争力的OLED Evo电视而来;遵循惯例,松下会在CES上发布2022年的旗舰产品,即JZ2000系列的接班人;预计三星将在CES围绕QD-OLED电视技术大肆宣传;索尼最热衷于在CES上展示其完整产品线,新的耳机或者是360Reality Audio有望更新。
3、ARVR、折叠屏推动下游出货。折叠胖方面,随着上周OPPO发布售价7699元起的Find N折叠屏,市场对于折叠屏关注度持续火热,对于未来市场空间及渗透率预期也更加乐观。VR方面,明年在Meta、索尼和苹果的科技巨头推动下,VR出货量有望持续高增,随着产品硬件升级带动软件内容及应用场景丰富,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开打。
4、汽车智能、电子化增加需求。未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子化趋势确定,新能源车对于核心零部件设计及功能需求逐步与手机趋同。消费电子相关公司通过在手机端长期积累,有望加速导入新能源汽车相关供应链,众多汽车厂商在整车基础上对于硬件设施的争比也将愈加激烈,有利于消费电子出货。
5、相关公司: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公开资料)
IC载板:集成电路封装环节关键材料,需求旺盛
关注原因:中长线,12月21日,欣兴董事长曾子章在中国台湾电路板国际展会上表示,估计未来2-3年载板跟半导体一样畅旺,其中BT载板2024年才会供给平衡,ABF高端载板供应则吃紧至2026年。消息人士表示,英特尔已提出增加对欣兴电子的补贴,要求其提前安装成熟工艺设备,并尽快将新的ABF载板产能商业化。
1、IC载板是IC封装中用于连接芯片与PCB板的重要材料,在中低端封装中占材料成本的40-50%,在高端封装中占70-80%,为封装环节价值量最大的耗材。IC载板按原材料可以分为BT树脂基板、ABF树脂基板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ABF载板增速较快,是IC封装基板行业市场规模最大的一个细分领域。
2、从产业链上来看,IC载板下游主要应用于移动终端(26%)、个人电脑(21%)、通讯设备(19%)、存储(13%)等。IC载板上游主要包括基材、铜箔、干膜、湿膜、金属材料(铜球、镍球、金盐)等,其中基板占比30%,是IC载板最大的成本端。按照基板材料,IC载板可分为BT基板、ABF基板和MIS基板。 3、技术壁垒:IC载板因其直接与芯片相连,产品尺寸较小、精密度较高,在线路精细、孔距大小和信号干扰等方面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高度精密的层间对位技术、电镀能力、钻孔技术。
4、根据Prismark的数据,2020年全球IC载板市场规模为102亿美元,预计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9.7%,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62亿美金。目前IC载板由日韩台厂商主导,前十大载板厂商市占率超过80%,中国大陆IC载板市占率低于5%,且大部分集中于MEMS等低端市场。随着国内晶圆厂和IDM厂产能的逐步释放,IC载板国产替代需求旺盛,有望复制PCB行业的产业转移趋势,未来打入高端载板市场,产能爬坡后有望稳步提升市占率。
5、目前ABF载板材料来源较为垄断,前期投资壁垒极高,下游主要为CPU、GPU、FPGA、ASIC等高性能计算(HPC)芯片。11月以来用于服务器与数据中心的高端PCB需求大增,特别是ABF载板缺货情形更加严重,三星电机、大德电子等PCB业者加大高端PCB的投资,总规模超过数万亿韩元。
6、AI应用、云计算、5G建设等兴起为ABF载板带来新一轮高景气。根据拓墣产业研究院测算,估计2019~2023年全球ABF载板平均月需求量将从1.85亿颗成长至3.45亿颗,CAGR达16.9%。预计2023年ABF载板下游应用中,PC占比47%,服务器+交换机占比25%,AI芯片占比10%,5G基站占比7%。
(集微网、互动易、招商证券、东北证券) 园林行业:长期气候因素+短期事件催化改善园林行业业态 用户ID:冰糖可乐
1、根据相关气象学家预测,相较于21世纪初,2050年中国将升温2℃-3℃,降水平均将增加5%-7%。西北部地区降水增加幅度大于东南部。暖湿气候周期下,西北地区新增绿化面积将空前扩大,生态修复增量市场年规模达千亿。 2、CCER预计即将重启,碳达峰时生态系统碳汇项目年市场规模在20-40亿。行业调整了4-5年,PPP的阴影正逐步消除,园林公司业绩正从底部复苏。 3、相关公司: 蒙草生态:唯一近年来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园林企业,2018年至今股权质押比例从30%下降至零;布局碳汇蓝海,草原碳汇独占鳌头,业务存量3000万亩潜在碳汇资源,利用种业科技提升植被固碳量十倍以上。 东珠生态:公司财务杠杆较小,公司负债久期与资产久期合理匹配,公司大股东常年零质押;提前布局森林碳汇,与四川省长江造林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上海环交所有战略合作关系。
光伏:进入季度环比增长加速期,推荐高纯石英砂、金刚线、胶膜 用户ID:南城少年
1、硅料新增15-20万吨产能,行业存在颗粒硅、硅泥冶金法回收等潜在新型供给,实际增长有望超预期,高纯石英砂、金刚线、胶膜受益硅料产出的释放。 2、高纯石英砂主要应用于直拉单晶的石英坩埚。该产品具备资源属性依赖进口,2021年首次进入供需紧张,价格上涨约30%,石英股份有能力向市场供应高纯石英砂,新增2万吨产能进入投产期,2022年将贡献显著增量。 3、金刚线是切割硅片的耗材,良率及稳定性非常难做,客户对价格已没有要求,只求能够批次良率稳定。美畅股份是金刚线领域领军企业,市占率超50%,仍在高速扩产中,目前市值对应2022年仅26PE,关注宇晶股份、恒星科技等。 4、胶膜环节格局稳定,福斯特市占率近60%,随着出货量快速增长,EVA颗粒或再度紧张,如果涨价胶膜环节的盈利也会走强。关注海优新材、深圳燃气。
电动车:美国汽车碳排放新规出台带来的机会 用户ID:猫猫喵喵喵
事件:美国出台最新汽车排放规定,要求2026年美国销售所有车辆平均碳排放下降至161g/英里,2023-2026年分别下降9.8%、5.1%、6.6%、10.3%,相比之前版本更为严苛。 1、欧盟已经提出严格的碳排放标准,考虑到美国采用EPA工况更为严苛,实际看美国的碳排放要求在2024年开始可能比欧盟更严格。 2、美国今年电动车销售开始快速增长,并且集中推出新车型,预计系今年的碳排放要求相比2020年收紧16.7%,未来电动车的补助政策也将跟进推出。 3、负极、磷酸铁、铜箔:供给偏紧,负极头部企业的阿尔法比较显著;三元正极:格局分散,头部企业深入绑定,有客户和成本差异化的公司更有优势;电解液:溶质、添加剂等核心原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工艺的优化将拉开企业间差距;隔膜:格局很好,盈利能力稳定,决赛阶段的结果基本已经明朗。 4、锂电池:宁德、亿纬锂能、蔚蓝锂芯、冠宇/欣旺达;材料:当升科技/中伟股份/容百科技、华友、璞泰来/贝特瑞、天赐/新宙邦;其余:恩捷/星源、德方纳米、嘉元/诺德、中科电气/翔丰华、芳源股份;系统与结构件:震裕科技/科达利/斯莱克、宏发/法拉。 最近你们心里是不是这么唱的: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时光~~ 近期走失的号较多,请关注备用号,以防失联。 |
上一篇:准备!明天看反包~
下一篇:隔离下的4条建议
基本面驱动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9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