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面容姣好的梅森 面容姣好的梅老板 2021-12-30 - 小 + 大
作者/梅森 一天不上干货,我就浑身难受! 咱们公众号迁移后,很多过去经典的文章没有了,新读者不断要求我写更多好文章,大伙也想看更多硬核的东西,于是乎,我宠粉的劲儿又上头了! 选股思路:炒股不是只看个股本身,你要全面的看待股市,才能选好股。 以下要素,是我选股之前必须考量的: 1、底层框架,大盘、行业、个股,它们的基本面、技术面。 2、外围环境对市场影响的方向,国内政策的推动方向。 3、政策方向之下,相关公司哪些关联度大,哪些位置合适。 4、资金更愿意去的地方。 梅森:以上几点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最终变成我的选股必须考虑的东西!这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可能复杂了一些,但其实按照这个习惯去选股,会帮助大家少走很多弯路。 我总说,炒股就是个概率问题,缩小亏损概率,放大盈利概率的过程,是我所理解的股市! 我的习惯 以上内容,是我选股过程中全都要考虑的,根据不同的行情,有不同的策略,有先有后。 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今天就聊一下,我的两种选股方法: 两条路 1、从政策端出发 2、从技术面出发 这两种方式,你用哪个都行,最终都要回到前文说的,全面考虑! 从政策端出发: 我们大A是政策市,有政策推进,就有机会上涨。那么,长期关注上层政策动向,就变得非常重要! 从我最近的文章你也能看出来,我对于每一年的重大政策、决议、国内外各种政治事件对市场的影响,多多少少比别人知道的多一些! 是因为在机构工作时候形成的习惯,每天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内的政治、国际环境等。 政策对于市场的影响,有大有小,如何在市场中,找到能长期引导市场,或者板块上涨的政策,就变得非常关键。 所以我总让大家关注每年高层的各类重大会议,这种会议讨论的都是未来5-10年,国家长久发展的政策方向,这些方向往下延伸就是股市中的机会方向。 举例子: 太远的我就不举了,咱们说一下最近几年,政策之下的股市方向。 201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 一、由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消费性经济,后来演变成的内循环。 二、中国制造2025,在2025年之前,实现多个科技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弯道超车,这些方向包括:5G、AI、芯片、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软件服务、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等。 这些政策,就是2017年之后,4年时间里,咱们国内大消费和科技行情当中的主要推动原因。 当然,国家还出台了很多其它的政策,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方向是持续不断上涨的,其它方向,都没有它们持久。 从这一点来看,个人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这玩意如果要我讲,还得单拿一篇出来说! 例子说完,咱们说回选股。 政策端找到看好的方向,就从这些方向里挑标的,我的思路: 1、经营良好、业绩好、公司没有大雷的 2、技术面属于底部有向上趋势,但没有大涨的(我不是非做龙头) 3、资金层面向好的,不是那种长期没钱买的标的。 梅森:以上,是一条选股的思路! 从技术面出发: 如果说从政策面出发,主要看的是个股的基本面,那么从技术面出发,核心关键就从资金流向来找。 一般我会从单日资金净流入最大的个股出发,看看在一个交易日内容,市场主流资金都买了啥。 以今天举例子: 买入个股资金量最大的,往往是龙头,但龙头位置都很高,比如今天,放大到板块层面看是:科技、券商、大消费等! 我的习惯不一定做龙头,而是看适合的位置,适合的个股! 原因很简单,打开龙头们的K线,很多都已经上天了,越是高位股,风险越大。根据市值,结合它公布出来的业绩状况,去测算它可能涨的空间,一般情况都空间都很小,那么就不知道追高位票! 我们从这些方向里,找有逻辑,却没有大涨的票。 就回到了第一条思路中提到的: 梅森:我这么一说,是不是前后两条思路,都结合起来了?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只是两条思路,不同的出发点,有不同的效果! 从政策端出发,更注重长线趋势。 从技术面出发,更利于短线操作。 当然,选好股了之后,操作层面,就可以看昨天的这篇文章《操作(牛逼症)!》,写的明明白白了! 梅森叨逼叨 我选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跟很多市场里的前辈聊过,他们可能没这么多东西考虑。 有些是他们直接跟上市公司朋友沟通,有些是自己亲自去做调研。 咱们作为普通投资者,没有这么多好的信息渠道,只能根据已知情况做分析,提升自己更多的知识,才能做好选股! 我的选股方法,也仅仅是一家之言,您有更好的办法,那是您的本事,我最多就算分享点经验! 说到底,炒股是自己的事,选股更是见仁见智的事儿! |
上一篇:大涨,迎接开门红!
面容姣好的梅老板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08
原创2022-11-07
原创2022-11-02
原创2022-10-26
原创2022-10-25
原创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