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军师 诸葛大局观 2022-01-04 - 小 + 大
郑重申明:1、本号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号主不保证其真实性,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更不承诺任何收益;2、广告内容由第三方提供,仅供参考,读者如据其投资风险自担盈亏自负,号主不承担担保责任;3、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请理性甄别。 防骗小贴士:正规的证券交易只能认准上海和深圳两家交易所,任何许诺你高额回报,让你转账去其他平台,特别是让你下什么app要转钱的,无论是原油、期货、博彩、虚拟币、假私募、假券商、假港股、场外配资还是别的什么旗号,基本都是骗子,钱进去就出不来了;任何给你承诺收益、保证输赢的荐股、喊单等行为皆不可信,风险极大切勿盲从!投资有风险,请大家一定要有防范意识。 营销专家梁将军提出过一个洞察: 就是品牌商家要搞清楚,平台的增长逻辑和品牌的增长逻辑不一样。 平台是纯粹的工具属性,增长逻辑是“多快好省”,谁能够给消费者最大的优惠和方便,谁就胜出。 所以,隔三差五搞大促,是平台增长的大杀器。 而品牌不一样,品牌拼的不是工具属性,而是人设。 品牌的增长逻辑不是让消费者“占便宜”,而是让消费者“爱上你”。 你可以傲娇、可以提价,但你的粉丝对你始终如一,这才是品牌竞争力。 如果你跟着平台的逻辑走,天天促销,就会适得其反,让消费者把关注点放在“占便宜”上,一旦停止大促,他们就会毫不留情地转身离开。 尤其是,当平台给你的品牌倾注流量时,看起来是好事,但你要特别当心。 “就像一头奶牛,养牛的人喂你,给你种种照顾,他其实并不是为了你好,而是为了从你身上挤更多的奶。” 市场方面,观点跟午盘号的差不多: 有朋友问: 这里正好说说我对行情的一个简单预判。 到底是年前走一波行情,还是年后走一波行情? 其实从去年11 月以来,讨论跨年行情、春季躁动的声音很多,但是春季行情的核心时间段主要是一季度,而且由于其持续的时间往往不会贯彻整个一季度。 那么1月份就会非常关键,一般来说是这样的: 如果1 月股市出现较大调整,则2-3 月的上涨将会非常确定。 如果1 月上涨,则基本上意味着3 月的行情就会比较弱。 这个确实是一般的规律,那么你一定确定1月的调整月吗? 我没那个能力判断,如果真的能判断,那么每波上涨行情我都在,每次下跌我都躲过,岂不得了! 所以,既然大盘你是预判不了的(而且完全可能出现:指数下跌,个股小票普涨。或者指数上涨,个股普跌),不如以配置的策略,来应对大盘风险。 所谓配置的策略,就是类似我这种相对比较分散,但大体以低位,优质,成长股为主配仓去分散风险。 缺点是:系统性风险,或者以小票风格普跌为主(我会挨打,比较惨),那么账户回撤会比较大,但没办法,交易体系决定了的,只能硬抗。 优点是:方向上,因为分散,所以踩中的概率提高了,主流方向,我大多都有一些配置,曲线相对比较平滑,虽然慢,但长期来看,回撤比较小。 2022年,大方向,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已经论述的比较清楚了,可以回看。 另外,今天盘面上,主锤赛道,高位赛道,今年我不太看好,但不排除如果跌的够多,性价比出来后,我可能会进行参与。 赛道,去年预期打的比较满,很多板块个股透支了未来几年的业绩,但这个历来是A股的通病:一炒就炒过头! 所以赛道,今年偏向整体还账,性价比不高。 今天主要做去年主跌的低位品种,有赔率,有预期。 比如跟踪的2只: 凯利泰: 大底部,继续拿,有起爆点的味道! 去年骨科集采主锤,今年反倒是机会! 数据港: 大箱体突破,跟凯利泰走势差不多。 算是低位的新基建,数字化经济,这个是一个类似“碳中和”的大方向。 大消费的话,还是跟踪这些老标: 青岛食品,早上我自己板砸了一笔: 前2天,有打潜伏。 次新,小市值,柚子品种! 潜伏,拉板就砸! 其他,躺好不动,今天暴赚! 短线跟踪: 凯利泰,11月26日分享,10.88元。 数据港(IDC),11月22日分享,34.22元。 长期定投ETF:科创50(588000),创新药(159992)
(午盘号:卧龙盘中对) |
上一篇:推荐
下一篇:接近支撑,做反弹看这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