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研报应该读什么?

原创:拆解哥   研报拆解   2022-02-05 - 小 + 大


 今天趁着春节放假,给大家说下,研报应该读什么。


读研报有着这么一句谚语:逻辑可以看, 结论直接删。非常经典,但不全对。


这里首先要强调的一点就是,结论往往很重要,随着现在机构化的推荐和研究的规范化,大吹瞎吹,不按逻辑出结论的研报越来越少。反而是券商强烈看好,目标价看的高的标的要表现的更好。


这里和结论挂钩的就是研报的标题。我敢这么说,一份好的研报,一个好的公司,一定能通过标题看出来。因为一个好的公司和行业,必然是逻辑清楚且够硬的,一句话就能够让人心驰神往的。


打个比方,我刚刚随手翻了一下最新研报,因为这轮是无差别下跌,所以很多个股都有了好的位置,这时券商优先吹什么,那么肯定什么更容易反弹。


我只看了这篇研报的标题,我就觉得比其他好,首先是深耕这个词,说了这个领域有一定的壁垒和建树,另外,多领域平台化拓展,多领域,说明公司在外延并购,在某个领域建立起优势之后再去并购,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是好事,是提升估值的地方。另外,平台化这个词,说明公司并不是想在这个领域插一脚,而是想大搞特稿。目标远大。



另外,一篇研报当中的研究指标和数据,也是值得关注的

有不少时候,一份报告的框架与逻辑非常平实,但所用的指标却让人眼前一亮,比如:
十年前通过广东的辣椒销量观测西南地区的民工流入量,来反推外需走势;
前段时间高善文通过观测小学生入学数量,来反推人口流入;
通过手机使用寿命,来反推上游零部件的需求量等。
这些指标的选择可以给我们很多其他启发,能够学到超越报告本身的思路。

在做投资研究时,一些数据不容易直接获得,但是不少卖方报告已经帮我们间接计算了出来,极大节省了时间与精力
还有很多报告中的数据图表,例如市场容量、竞争格局、产业链等,有些图表甚至可以一键提取原始Excel数据
但是用卖方报告的数据和指标的时候一定要留意这些计算结果背后的假设、方法,别被生搬硬凑的假数据带进坑。

比如渗透率这个东西,目前渗透率3%,5年后渗透率30%,10倍空间,这就属于拍脑袋了,不要盲目相信。


上一篇:终于来了!做多!

下一篇:现实没有奇迹

研报拆解 的最新文章:

最担心的来了

原创2022-12-09

下周变盘!

原创2022-11-25

安静的可怕......

原创2022-11-24

明天大动作!

原创2022-11-23

变天了!

原创2022-11-22

来的太快,不妙!

原创2022-11-21

必有一反弹!

原创2022-11-18

老三样跌尿了!

原创2022-11-17

无视任何利空!

原创2022-11-15

关注研报拆解公众号
研报拆解的微信号:gh_d02057dbc302

挖掘研报中的投机机会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