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田老板团队 游资宁波桑田路 2022-03-15 - 小 + 大
01 今天盘后,财经国家周刊发表一篇文章,里面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对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我们学美国搞金融创新的衍生品那一套,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制造业才是经济的安身立命之本。 看完,感触很深,也很庆幸国家已经看到了这些,从党的十九大之后,开始纠正,将金融向实体经济引导。但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全国上下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和资金依然沉侵在投机倒把里不能自拔,只有国家继续加大力度彻底铲除掉投机倒把的土壤,我们的制造业才能蓬勃发展成国家的命脉。下面是我对这篇文章的评论。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美国金融政策的近现代史: 1、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一是美国的证券投机风潮引发了证券市场的崩溃;二是美国证券市场的崩溃给美国原有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致命的冲击;三是大萧条时期的胡佛政府和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不当措施加重了美国的金融危机为了挽救美国经。 2、1933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美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改革,这些具有资本主义改良性质的改革措施被统称为罗斯福"新政"。一是利用国家的权威整顿金融,恢复经济秩序;二是政府鼓励农业减产,保护农产品价格;三是加强对工业生产的计划指导;四是通过政府举办公共工程的形式,创造就业机会,刺激市场消费。 3、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新自由主义旗帜下,一反罗斯福新政下长达四十年的金融抑制政策,放任金融业背离为实体经济担任融资中介的产业服务模式,以创新为名,通过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杠杆投机套利,疯狂追逐利润,逐渐转变为赤裸裸的金融交易模式。至2008年,该模式“登峰造极”,随即“次贷危机”爆发了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重创全球经济并影响至今。 直到今天,美国还没有真正的从“次贷危机”中走出来,这12年以来,都是靠超发的美钞,通过美元和军事霸权来薅全世界的羊毛续命。 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崇洋媚外”思潮,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清末到民国。我们从清末民初的“洋钉”、“洋火”就知道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有多差,就连一个螺丝钉、一根火柴都要从国外买,见了外国人要尊称为“洋大人”,当时的中国是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国家,被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全面碾压太正常了,“崇洋媚外”思潮盛行。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到中美建交。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中美建交期间,我们祖国和老一辈革命元勋通过“抗美援朝”立国之战获得前苏联的工业和军事援助,帮助我们打好了工业基础,虽然之后与前苏联交恶,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老一辈硬是凭借自力更生和吃苦耐劳的毅力,搞成了“两弹一星”和核潜艇,毛教员的思想对第三世界的输出达到了鼎盛,那时的我们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贫穷,但我们的脊梁挺得很直,国人有信仰、人民有力量,打到美帝深入国人的人心,“崇洋媚外”根本没有滋生的土壤。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到十九大。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史诗级发展,这成就可歌可泣,奠定了我国迈入工业强国的基础。我们都是辩证唯物主义者,都知道事物都有两面性,改革开放也是如此,在取得经济长足发展的同时,人的思想开始逐渐演变为到处“搞钱”,社会上流行开了“笑贫不笑娼”、明星艺人卖艺一年胜过搞科研的干一辈子......等等,资本主义那些唯利是图、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糟粕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80后、90后、00后,不但我们的国人学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潮流搞攀比,就连很多企业也是学美国搞块钱,比如x蚁x服,打着金融创新的牌子,搞的是无风险拿国家和银行的钱放高利贷--躺赢。 2008年美国就是通过类似这种金融创新,在大搞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杠杆投机套利下疯狂追求利润和快钱,最后全民都这样去搞快钱和追求高利润去了,导致实体制造业空心化和“次贷危机”,当时如果没有美元的霸权和军事霸权,08年那一次美国基本就要崩盘的。 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从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进行深刻的反思,而是很快就加快了仿效“美国新金融”的步伐,开始了经济的金融化。 比如:一是以赌上市、投机套利为宗旨的私募基金如雨后春笋,除此之外,还有数十万家未登记的类似企业;二是影子银行业务、各类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P2P、上市公司垃圾股的“借壳”“炒壳”等泛滥成灾;三是房地产、大宗商品金融化。 这样的后果有多严重?国家扶持实体经济的贷款,很难落入实体经济中,为何?因为实体经济的利润很低啊,能有10%就是很优秀的企业了,我记得08年到14、15年那几年,借给P2P的年化利润都在10以上,民间借贷更是高达3到5分以上的利息,全民炒房,贷款买个房子等几年就能翻一翻,谁还愿意去搞研究做实业呢?就连很多上市公司都拿着现金流直接去囤地炒房去了...... 近年来,无论央行怎么放水,资金都很难流入实体产业干涸的田地里。这不是央行的货币政策有问题,而是金融和金融化的房地产来钱快、赚钱多的示范效应产生的巨大虹吸作用。 这些被虹吸的资金一方面在金融市场空转让金融机构赚得盆满钵满,正如前几年一位银行行长所说:“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在渐渐收缩,慢慢吹大了金融泡沫。近年来,中国经济动力减弱,逐渐下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的金融化。 从1979年的改革开放到2017年的十九大,我们无论从普通老百姓还是一个企业,甚至整个金融界的绝大所属人,都有严重的“崇洋媚外”。 第四个阶段,十九大至今。这个阶段是民族自信心恢复的窗口期。国家层面,要带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济层面,去房地产的金融属性、砍掉P2P等金融衍生品、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引导资金从新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的主体地位等等;社会层面,通过2年多的疫情,中国人都看明白了,外国的那一套并不适合我们中国的国情,毕竟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给底层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托底的,因为疫情防控不力免了多少市长、书记等政府要职的官员,这除了我们中国之外,再也找不出来第二个;个人层面,我们不再以送子女出国留学为傲,在90和00年代,留学“镀金”回来的人有多吃香,而现在呢,留不留学都一样的,再也没有优越感,看到疫情期间从美国回来的xxx,对我们防控人员大呼“我是从美国回来的......”,就想扇她的嘴,从美国回来的怎么啦?就要高我们国人一等吗?就不需要配合疫情人员了吗?这种人就是在十九大之前“崇洋媚外”思潮盛行的时候去的美国,还在保持那种“居高临下”的自傲姿态,可惜啊,你错了,我们现在已经不“崇洋媚外”了,我们中国人要民族复兴。 自2018年特朗普跟我们打贸易战以来,我们全中国是如此的团结、如此的爱国,力挺华为和国货,支持我们的民族企业...... 第四阶段,是我们全面剔除“崇洋媚外”思想和铲除“崇洋媚外”土壤的全新阶段,我们中国人的民族复兴在阔步前行,民族自信心在稳步增加。 以上四个阶段,是我们桑田路的田老板首次提出和划分,如有借鉴这四个阶段划分的,记得要注明出处。 我们中国的金融,就是要走自己的路,牢牢抓住制造业才是经济的安身立命之本不放松,也不放任金融盲目发展,严控金融衍生品和杠杆交易。整个金融界要解放思想,立足中国国情,立足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去思考中国的问题,破除金融发展路径上的“洋迷信”和“洋八股”。 完成“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伟大民族复兴...... 这篇评论文章很有正能量,希望大家多多转发。 接着梳理今天的盘面和策略: 2、新冠检测板块延续分化。部分资金回流,不少标的均是低开高走,创业板兰卫医学4天3板,北化股份3连板,海利生物首板,优宁维涨超15%。板块涉及标的较多,部分资金介入比较深,不少个股还有反复。 新冠药概念股是近几个月持续性最好的方向,不断有新的人气股出现,美诺华顶着昨日22亿成交额一字板反包涨停,北大医药5连板,奥锐特2连板,山河药辅、凯因科技、广生堂、翰宇药业涨超11%。 3、权重、周期成为今日杀跌主力。煤炭、钢铁、油气、电力、房地产等板块指数跌超6%。贵州茅台跌近6%,中国石油跌超8%,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神华等跌超6%,总市值超过2000亿的51股中,仅智飞生物收涨4.24%及宁德时代收涨0.04%。 4、基建板块出现极大分化。龙建股份2连板,杭州园林、浙江建投、北玻股份、柯利达涨停,中国电建、四川路桥、中国中冶、中国建筑、中国交建等跌超7%。 综合来看,市场情绪极不稳定,两市只有可怜的246只个股上涨,又是股灾的一天,北向资金持续大额走出,也形成了较大的负反馈,指数反抽之后的二次杀跌来得又快又狠。俄乌冲突、美联储明天晚上的加息落地,加大了资金规避风险的压力。市场已经跌到了这个程度,明天再坚持一下,将迎来一波客观的反弹,或许明天下午就有“柳岩V”。 ...... 昨天,小仙女打板的庄园牧场,今天直接被闷,主要是市场环境太差,只要有打板的成功率,市场环境稍好,溢价都会不错的,今天小仙女参与了德邦股份的接力,希望明天不再被闷能有个溢价吧。 ...... (因微信推送规则改变,请先添加“星标”多点“赞”和“在看”,能第一时间看到文章)
|
上一篇:3000点保卫战?!
游资宁波桑田路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