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面容姣好的梅森 面容姣好的梅老板 2022-04-13 - 小 + 大
作者/梅森 最新数据 昨天,美国劳工部的3月通胀报告出炉,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8.5%,为1981年12月以来的最大同比涨幅。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年率8.8%,住房成本环比上升0.5%同比上涨5%,能源价格环比大涨11%,年率32%。 能源价格环比大涨,与俄乌战争和去年大放水有密切关联,从去年开年BD的不要脸政策之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还在涨。 通胀,肯定是资源、能源、大宗类涨价。水放多了,资源不会跟印刷社里的钱一样,能无限复制粘贴。 最简单的经济学逻辑,通货膨胀是:钱多了,商品不变,商品价格就涨了。 再延伸一点,市场上印的钱多了,但你的工资没变,商品价格涨了,你手里资金的购买力下降了。就是所谓大家说的,钱越来越毛了! 梅森:从投资角度来讲,大通胀之下,资源类品种的价格一定是被动上涨的,因此这些玩意儿在股市中就存在上涨逻辑。大宗商品全都涨价,相关的各类股票的业绩,会收涨价的影响,业绩提升。相反的影响是,这些东西上涨,其它板块大概率下跌。 反映到股市: 煤炭、钢铁、稀缺资源、有色、石油! 这些是第一梯队,往下延伸可能还会有:钴、镍、锂、稀土等等,需要时间往下传导。 去年,我没敢做石化、煤炭、钢铁这些大宗商品,这与过去的投资经验有关,不敢碰这些。所以,去年选了稀土、有色、稀缺资源。 今年看,目前大宗类的板块趋势真正走起来的就只有煤炭,其它板块还都没有走出趋势。 所以,别着急下手,先观察除了煤炭以外,其它大宗类的趋势。一旦其它板块的趋势起来,你再入手也来得及。 而个股上看,最近4个月,大A猛跌的状态下,大宗商品里有相当多的个股没有下跌,甚至是微服上涨的,这都是逻辑性机会。 再关注疫情 咱们国内的疫情状况,不用我说,大家心里都清楚。 封城,物资供给存在问题的时候,有些东西就会涨价,比如:粮食、农林牧渔、蔬菜水果,这种老百姓的生活必须品。 这些品类的需求会放大,如:物流、医药、医疗。 除此之外,国家在大力推进三农政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年全球粮食减产的可能性很大,春天种地就变成了上边很重要的事。 所以,化肥、磷的需求就会放大。 梅森:以上是把眼前存在逻辑的方向,梳理一遍。 限制 美国40年来最大通胀,是去年巨额放水之后,最终的走向。咱们去年就聊了很多次了,一旦加息+缩表,那么大宗商品的涨势可能会结束,美股开始崩溃。 但现在的情况是,美股已经连续跌了很多天,可是通胀一直没有改变,反而在增大。这说明过去放水对于美国市场造成的影响,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相比与咱们: 去年上头已经明确的限制大宗商品价格,从限制钢铁,到限制动力煤价格,甚至限电! 一脉相承的限制之下,价格依然很高! 限制国内的价格,是改变不了全世界都涨价的,但这值得咱们国内投资者注意,就是上头不希望相关价格过高,因为那样也会影响国家运转。 啥都贵了,发展的成本都会提高! 球里,去年到现在一直就配置大量的资源类标的,一直没变,随着美国的通胀放大,我还会坚持下去。 重点 多重逻辑告诉你,重点还是放在粮食、食品上! 这事我已经说了很久了,跟吃的相关的方向,大家一定要重视。还是那句话,粮食减产、国际局势动荡、气候灾害、疫情防控,都会引起食物的减少,这是关于民生的大事。 所以这些方向是存在硬逻辑的,懂的朋友自然懂! 梅森:以上所说内容,是有逻辑的。其它没有逻辑的方向,有可能存在炒烂,抛开炒烂和护盘,大多数板块在眼下,既没有资金关注,也没有投资逻辑,下跌的概率就大。 耍心眼 额外说个事,早盘9点,A50期指开盘拉升,稳稳的应该有好的表现,尤其是外围市场全都在涨,没股指期货都始终拉高。 可A50期指开盘10分钟之后,从上涨0.65%,直接砸盘翻绿。到集合竞价的阶段,全面走低。 我大A开盘也是低开向下,随后A50期指翻红,但我大A指数始终没有翻红。这非常套路、心机。 下午,上证指数翻红! 5分钟资金净流入排名靠前的是: 看见钱都往哪走了吧? 感觉现在一到下午,大资金就有护盘的表现。咱们不知道这种状态会不会一直延续下去,不过逻辑我都给大家讲清楚了。 梅森:今儿就说这么多吧!感觉市场在慢慢恢复应该有的逻辑,而不是像之前那种炒垃圾股的行情。只要市场讲理,咱们就好做很多。市场要是不讲理,我也会懵逼! |
上一篇:大变盘即将到来
下一篇:我这个底,能托住吗?
面容姣好的梅老板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08
原创2022-11-07
原创2022-11-02
原创2022-10-26
原创2022-10-25
原创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