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出了两条大消息,很重要。我们一个一个来解读。 第一个,央行降准。 周五收盘后,央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 这条消息一出,富时A50指数应声而落。。。 为啥?因为本次降准预期是50bp,甚至有些专家喊到了100bp,但结果是只有区区25bp,完全不及预期。 本次降准,都谈不上是利好落地,直接变成了利空式降准。 央行对此也做了解释,在答记者问的环节里,央行如下表示。 这说明原因主要就两个。 1. 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 意思就是,市场上并不缺钱,流动性是充裕的。那问题在哪里?问题在于,钱放不出去,没多少人愿意贷款。 2. 要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兼顾内外平衡。 意思就是,不能太宽松,不然加剧通胀。同时,要兼顾内外平衡。美国在加息,我们在降息,我们和美国的利差在扩大,要防止资本外流风险。 也就是从央行角度来说,本次降准,已经是能做到的最大上限,该做的他都做了。甚至后续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都不会很大,因为要防止资本外流。 所以此降准一出,更像是利空,而非利好。 因为过去一长段时间里,投资者对今年资本市场的厚望主要寄托在了政策预期上,特别是货币政策。 想象的是美国在收水时,我们能够大幅放水,充裕的流动性可以保持股市估值在高位。 但是央行的谨慎,浇灭很多人的希望。因为在中美利率倒挂后,央行接下来能在降准降息上释放的空间已经非常狭小。 所以我们从分析问题的角度去看,目前市场的主要矛盾,是落脚在经济基本面,也就是实体经济上。 今年我们GDP目标定在5.5%,一个超预期的目标。但是定目标之前,估计没有想到俄乌战争打这么久,也没有想到3月,4月疫情的爆发。 疫情的爆发,很多地方开始封城。首先打击的就是服务业,无论是餐饮还是旅游,还包括其他各项服务业。 而由封城带来的供应链问题,也影响到了制造业。比如上海的一些车厂停工。我们看到蔚来,小鹏,包括华为的管理层都在微博上开始诉苦。 在加上俄乌战争的持久带来的油价上升,能源危机预期,粮食危机预期。以及美联储加息频次的潜在超预期。 让无论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都缺乏信心。 所以现在缺的不是钱,而是信心。 市场有钱,银行有钱,天天打电话催人贷款,但也要有人愿意贷,让经济能流通。而不是在金融体系空转。 所以这里就要讲到第二个消息 上海推动企业复工复产21条相关指引发布。 这个消息其实比降准25bp,要利好的多。 因为是从实体经济本身去解决问题。由于上海疫情关系,很多制造业停工,供应链中断,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这个是严重打击实体经济积极性的。 比如周五,盘面上,汽配汽车电子板块大幅反弹。周四是半导体板块大反弹。其实都是和复工复产利好相关。 只不过,逻辑上显得非常黑色幽默。 要知道,半导体板块和汽车电子,汽配板块以往都是走的高成长,高增长的赛道逻辑。 结果在这里,竟然按困境反转逻辑开始反弹。 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有点魔幻。 当然,你理解了这个逻辑,也能看得清,这里的反弹非反转。因为是短期的困境,也意味着短期的反弹。 长期的走势,依旧会体现在增长速度和估值水平的较量上。 所以读懂了这两条消息,此时,你的思路就会非常清晰。 第一、今年货币政策空间可能有限。 第二、今年主要问题还是在经济基本面,还是要稳增长。 第三,是接下来要讲的,就是外部风险,比目前看到的还要大。 比如目前你能看到的,是美联储加息,是俄乌战争。 但是还存在可能会发生的。 今天老胡发了一篇微博,大家可以去看看,讲的很透彻了。敏感问题,我不便多点评。但是同样的话,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都做了解读。 所以接下来我们周边潜在的地缘紧张问题,也会给信心的恢复,带来冲击。 总而言之,大家要看到,今年是内忧外患相当集中的一年,问题也比较棘手。需要相当高的智慧以及战略定力去解决,一个个解决。 作为普通的小老百姓,我们首先要相信我们国家有能力有智慧能解决一切挑战。 其次,作为参与到资本市场里的普通小散户。我们也要学会在这种不确定的市场里,保护好自己。能理智客观的分析清楚问题,看得清局势,以及知道该怎么办。 这里,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外围环境仍是不确定的利空大于利好。短中期对指数的高度仍存在较大制约。所以这里不看好持续性的反弹。不管说这里是政策底,还是市场底也好。可能是继续磨底,但是暂时不看高反弹。 其次,今年大主线就是稳增长。外部环境越是恶劣,疫情越是严重,对稳增长的需求就越急迫。 经济的下行压力巨大,全球中短期能救市的手段都是一样的。无非还是凯恩斯主义那套,要么政府扩大支出,拉动基建投资。要么扩大赤字,减税降费,拉动消费。 我们国家最常用的就是前者,政府主导投资拉动基建,地产。 后者,用的比较少。本次央行谨慎降准,其实也是隐晦的表达,央妈我做的够多了。接下来该财政爸爸发力了。 所以接下来还可能会看到进一步的减税降费,比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收富人税等等。如果疫后无法出现报复性消费的话,可能会进一步发放消费券。 这里题材炒作,围绕稳增长,围绕基建,地产,消费去做肯定没有错的。 再者,在动态清零政策下,寻求进一步开放是比较难的。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而能把奥密克戎变成大号流感的,在于新冠特效药。 所以类似之前疫苗逻辑,国产特效药接下来仍旧是一个超级大题材。特别是在正式上市之前,都会随着消息面进展,不断催化。这里炒的仍旧是预期。不过由于已经过于明牌,所以走势上,是不会不断震荡反复的。 像拓新药业,奥翔药业这种,上去一波,消息刺激一过,又调整下来,但又来个消息,股价又上去了。这种就是,节奏更重要。 最后,机会更多的还是集中在题材。悲观环境下,当看不到确切的增长,那对资本市场的所有眷恋,都会放在讲故事上。特别是困境反转的故事。 这个道理很简单。用一句成语来说,就是画饼充饥。 A股如果没有东西炒了,那画个饼总可以吧? 短中期,重题材。指数和赛道看震荡小反弹,但后期仍有外围利空风险和下降空间。今年主线在稳增长,一切和稳增长相关的题材都是好题材。 而碳中和这个题材,我们之前就和大家讲了,是和平时期,是全球化的产物。目前是乱纪元,天下大乱,饭都吃不饱了,资本你还和我说碳中和? 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就是稳增长,是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家安全。这些才是今年以及接下来的大主题。 |
上一篇:【胖哥复盘】终于降准了!
下一篇:利好来了,降准了!
格致财经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10
原创2022-11-02
原创2022-11-01
原创2022-10-27
原创2022-10-26
原创2022-10-25
原创2022-10-24
原创2022-10-23
原创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