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郑重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仅是个人随心笔记及个人看法,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 周末惯例会聊一些宏观的话题,目前全球市场都在通胀-滞涨和衰退间摇摆,这期间大家会比较对宏观感兴趣,等大的新周期开启,就没人关心宏观了。 周五公布了4月的社融,疫情的原因导致数据很拉是预期内的,一些细节的解读各家卖方有所不同,这里我感兴趣的还是中金的观点。 拖累社融增长最大的一项是疲弱的贷款,各项贷款需求均较为乏力。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各个分项几乎全面下行。具体来, 4月居民住房贷款净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4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2652亿元,同比少增3953亿元。此外,居民经营贷款、短期消费贷款也均同比减少。唯一保持同比多增的是票据融资,表内外票据相加之后,4月票据融资净增长2591亿元,同比多增2032亿元。 疫情与地产仍然是制约融资需求恢复最大的两个变量。4月信贷受到疫情影响较大,根据央行答记者问的回答,疫情对实体经济冲击显现、中小微企业困难增多,是有效融资需求下降的重要原因。此外,在疫情冲击以及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暴露的背景下,4月地产销售进一步下滑,根据中金地产组监测的销售数据,4月70城地产销售同比跌幅达到60%,五一假期期间跌幅进一步扩大到70%。 央行利润上缴与财政发力是M2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资金流向私人部门。 根据央行的声明,央行的利润上缴主要用来支持企业退税,同时4月也有新的税收缓缴政策出台,这部分货币主要转化为了私人部门的存款,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的恶化:4月住户存款减少7032亿元,同比少减867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210亿元,同比少减2346亿元。 基数效应不是M2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在解释这一点前,我们需要理解M2的基数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真正的基数问题并不发生在2021年而是发生在2020年的3-4月,当时疫情冲击下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出现了异常的波动,导致2020年4月M2增速从3月的10.1%上升到4月11.1%。如果我们用两年平均同比增速来看的话,2021年4月M2增速是9.6%,仅比3月低0.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基数对M2增速反弹的贡献在0.2个百分点左右。 以上的内容不长期看宏观数据的可能理解的有些吃力,简化一下。疫情导致4月数据不佳,这是共识。 M2的增长主要是利润上缴和财政刺激(降准),而有些卖方的推导是财政发力会继续刺激需求转好,但是中金则提出的对冲负债表。 这里我擅自解读一下,私人缩表就是大家不想投资了,存钱;这也为我们跟踪宏观数据提供的新的思路。 如果激活私人部门的消费或投资意愿,这就解释了最近和周末的政策;后面就不展开了
但并不能说我们带动全场反弹,因为几次偏离回归后,运动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我们市场自身的波动节奏用日线的KDJ看也更为合适,K值上80后对应这日MACD的红柱段,但是上不了0轴,同时市场处于缩量的波动,周五的成交量为近期的第二低,依然要谨慎一些。 周末地产在差异化上出了不少政策,接合上一段的宏观体会,于是保利周五的活跃也解释的通。 但是上半年的反弹一直都在走困境反转的逻辑,比如春节后的养殖、3月的地产和目前的零售;最困难的时候大家开始博弈,稍微转好一些就有人兑现。 市场风格更加喜欢腰斩、超跌而非新高,比如1月的九安新高后持续调整,3月的中矿资源、中来股份新高后大幅回落,这里举例的都是业绩不错的品种。 情绪合力的品种比如这两天的建投、中交也是新高后连续回落,无论是机构主导的业绩品种,还是市场活跃资金主导的情绪品种,新高在今年的年份都不是加分项。 市场更加喜欢超跌,比如本周强势的长安汽车、长城汽车都是4月数据不佳后底部放量的品种,目前大家看到了整车行业的困境,随着周末上海的逐步开放,都等着反转去兑现了。 最后我们看一下量能的角度,市场前十的门槛是30亿,10亿以上100家,这还是在北上正常交易的情况下,说明市场整体资金减少并不是毫无根据。 下周汽车、零售包括一些低位图形好的地产(都是代表复苏预期)希望可以继续走强,但量能最好不超过30e这个天花板。 周五高标持续退潮下,市场真实高度也在下降,本周建投和中交反抽后(超预期是小概率),情绪再退潮一次才是接力的机会。 周五外围反弹了,我们可能就要走势独立了,周初重点看复工线的反馈(短期量能最充足)。如果他们逐步转弱,就要等待指数小幅回踩(反弹的时间才运行了10天,只是空间看不高,回踩后才有再冲一次的空间)。 |
上一篇:下周看涨
下一篇:明日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