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第一阶段赚估值,第二阶段赚业绩!
原创:佚名 炼金士 2022-10-10
- 小 + 大
昨天还有人跟我争,有啥好争的,外盘新能源强转弱,银行金融大跌,这是最大的压力,大盘能好才怪。比较意外是机构们顺带砸了芯片和白酒。前十大重仓股全部踩雷,熊市多奇葩,这个是抱团赌行业的后遗症。老股民见过大盘按跌停,新股民终于见到了基金按跌停的奇景。白酒也是意外,盘中传出禁酒令,机构们匆忙砸了再说。。。昨天给了两个看点,大盘渣了不说,情绪标杆方面,海鸥住工直接按跌停开,大博医疗维持震荡,竞业达尾盘回封涨停,算上节前纯粹的空间尝试,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如果博弈空间突破+题材辨识,比如买大博医疗,还能混个全尸出来,其他基本都是对了不一定给板,错了一定是板,太难玩了。投机有人尝试,看个人风偏吧,我还是偏向于等这两天指数止跌回暖。场外部分资金肯定在酝酿反弹,只是现在主流资金的反击方向不太确定,今天养殖板块表现强势,但这种周期行业,你得算准周期,国家抛售储备肉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是周期的冰点,先看看持续性再说吧。熊市多看书,牛市多捞钱。最近发现一本书:《追寻价值之路:1990~2020年中国股市行情复盘》。绝大多数写价值投资的中国人,开口闭口要么是巴菲特,要么是茅台,从来不谈中国股市独有的历史,仿佛30年的中国股市,都只是茅台的注脚,其他都不值一提。这本书讲的是中国股市从开端到202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新韭菜当做知识普及,老韭菜当回味人生吧。成书在价值投资大行其道的2020年,当初的“核心资产”高高在上,“怕高都是苦命人”成为风靡一时的口号。虽然书蹭了价值投资的热度,但历史终究很丰富,写了曾经的互联网的“市梦率”,写了风起云涌的题材炒作,你很难想象,在A股诞生没几年,咱们就炒过“香港回归概念”,当然,还写了曾经的绩优股风潮。在价值投资传入中国的90年代末,人们认为最符合价值投资的公司,是业绩优异的四川长虹: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四川长虹其实是贵州茅台的注脚。“市场情绪高昂时,你很难算出高估值股票的估值天花板。但从历史经验看,高估值是横不住的,估值基本都是大起大落,不会走出类似汉字的“厂”。对投资者而言,高估值股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赚估值的钱,而等不到赚业绩钱的时候,所以,这类高估值品种,市场都是“景气周期的趋势投资者”,不太会出现想象中“第一阶段赚估值,第二阶段赚业绩”的情况。”所以,投资,首先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到底想赚什么钱。短线投机,赚情绪的钱,别想着个股很好捞一把成长的钱,讲故事的人,最怕陷入故事里无法自拔。历史不一定重复,但总是万般相似,很多自称价投,但对历史茫然无知的人,依然期待:“第一阶段赚估值,第二阶段赚业绩”。
|
上一篇:黑天鹅来了!!
下一篇:头条,十万点暴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