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蜂乐 金融街蜂乐 2020-07-26 - 小 + 大
我们需要一点格局(注意:今天的文章一定要看到最后)。 周五,我们给出了反制措施,美驻成都总领事馆关闭,大盘出现了暴跌。很多人都担心周末对方是否又会出招。目前来看,一切都还平静。实际上,这个反制措施是在预期之内的,但依然会出现这样的下跌,只能说我们的市场依然比较脆弱,投资者心理比较脆弱。 其它消息: 1.周五欧美股市普跌,但是都还比较节制,美股主要指数跌幅均在1%以内,领事馆的关闭投资者并没有觉得对资本市场有多大的影响; 2.24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继续强调房住不炒,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延续了以往的态度,房住不炒,资金不能违规流入房市,那么要流向哪里呢?不言自明。投资还是要跟dang走,切记。 3.24日晚间,证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了3家企业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意味着,创业板股票涨跌停幅度扩大到20%的时间点即将临近。按照流程,8月中下旬将迎来创业板第一批IPO注册制上市的股票。根据相关规定,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下,首只新股上市的首日起,创业板全部“存量股票”的竞价交易将实行新规定。创业板注册制对于创业板整体是利空,但是对于券商是利好。 4.基金二季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配置医药行业持仓比例达到23%,创下历史新高。超过七成银行获基金增仓。巴菲特最近也增持了8.1亿美元的美国银行。两个表现迥异的行业值得关注,医药要谨慎,而银行股可能慢慢的开始产生机会。 5.大佬逆势加仓。周五大跌, 私募大佬孙建波在朋友圈发文:市场暴跌,加仓很忙。咱不是大佬,也采取了同样的操作。 下周大盘走势及交易策略: 可以看出来,周末消息面整体还比较平静,甚至是偏好的。上周五的调整虽然看上去比较可怕,可实际上还是在预期之内的,7月6日那个3152的缺口迟早是要补的(小蜂在不同的场合说过两周内必补),早补早安心。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利空政策,下周大盘有可能顺势回补后继续震荡上行。 交易策略上:关注外围消息面,更关键的是要看好手中股票。投资者脆弱性的建设非一日之功,单日的暴跌不得不提醒我们市场的残暴,敬畏市场,不能忽略消息面的影响;但是选好股票才是根本,上周虽然大盘回调,但是军工(+6.2%)、有色(+2.9%)、医药(+0.4%)都是上涨的;而原来涨幅不大的银行等板块周五跌的也比较少。 因此,选股上,尽量选择受外围影响比较小,甚至是利好的,原来上涨不算多的板块,如大宗商品、银行类别的。对于处于高位的行业,大家可以耐心等待调整分批慢慢买入参与,或者选择虽然板块涨幅较大,但其中的股票涨幅不大或者估值也不算高的股票。 估值太高,就算故事多么美,最后都有可能会是一地鸡毛,这点我们要牢记,不能因为一时赚钱而忽略。美股一直在涨,原因在什么呢?关键的还是整体估值低,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核心的好股票,例如英特尔才11倍PE,辉瑞制药才13倍PE。我知道有些人也会说到美国有些票市盈率也高,这个不抬杠,我是指整体。目前我们的芯片,科创等整体给的市盈率确实太高了,而一些消费品、医药给的估值同样不低。慢慢的都会回归的。现在这样的暴涨暴跌短期恐怕不能避免,所以保持警惕之心是没错的,这点小蜂要反思,涨多了该卖点还是要卖点。 最后,说几句心理话: 1.投资中情绪的管理某种意义上比选股还重要。这是小蜂这几年投资中最深刻的感受,也就是说不能一跌就慌,一涨就激动;当然也不是说,跌了就要逆势接飞刀。很多时候,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往往是因为情绪没有控制好。这段时间,我反复强调的不要下跌中卖,不要拉升买就是这个道理。 2.要学会看大局。小蜂虽然这段时间做了一些高抛低吸,这次调整依然是重仓甚至是满仓持股的,但是,并非没有看到有调整的需求,实际上,我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反复强调了3152点的缺口是必补的。周五早上的小号中更是直接点明了风险。可为什么还不大幅减仓呢?因为我看的还是从2018年底开始的这轮牛市,3000点以下是低点,3200点就高点了?牛市就结束了。这就太搞笑了。牛市中重仓甚至满仓持股不动,是最好的策略,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那么稍微跌几天为什么要跑呢?实际上,从2008年底开始到现在我的仓位就没有低于过5成,今年以来都是在6成以上运作的,这轮快速上涨前(也就是3000点以前)我是8成的仓位,长期关注的是知道的。所以你不要问我为什么不减仓了?后面下跌,我是有计划满仓并启动场外家庭资金的,目前还没有机会。至于现在做的一些小幅的高抛低吸,只是拿很小的仓位参与的,目的是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性以及在极端情况下也有一点后手,还有一些股票确实涨高了也要收获。跌时看跌,涨时看涨,如果小蜂做了十几年投资,还是这个水平,你真的没有必要关注了。 3.看好自己手中的股票。这轮行情某种意义上还是结构性的,实际上,随着创业板注册制实行,现在每周都有10多只股票IPO,必然只能是结构性的了。所以,一定要在选股上下功夫,小蜂比较保守,没有业绩的不选,不是行业龙头不买,短期题材炒作的不买。这是基本原则,供您参考。另外,面对估值高低,在动态调整资金的分配比例。 另外还有一点,再看好市场,我也只是用中长期不用的资金参与,不会加杠杆。 下面的模型也建议大家多看看,不是随便做的。不知道有谁注意到了,从上周一开始参考仓位就已经从前面大涨时接近满仓下降到了8成。文末的阅读原文是新一期的百万收益实盘情况。 |
下一篇:暴跌原因,别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