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股帮「独家研报」 研报社 2020-07-26 - 小 + 大
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研报社 重申新国策——国内大循环 ●●●大●● 回顾股帮App「独家研报」《国内大循环——历史性的改革机遇!》一文的核心观点。 远一点来说,“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能将成为即将出台的十四五规划的核心战略方针。 国内大循环是最新国策,是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强国战略,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又一次更深层次的改革,将持续受到政策的催化。
内循环之科技补短板 ●●●大●● 形成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一环是打通全产业链、全供应链,而打通全产业链的核心就是科技补短板。 事实上,中央在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原话中,紧接着一句话就是: 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一方面,科技创新是下游产业的核心基础,比如在5G物联网时代,如果离开了底层技术的支撑,所有的下游应用都是空中楼阁。 中国如果想在5G时代弯道超车,就必须补上底层的科技短板。 另一方面,在中美摩擦的大背景下,科技领域可能首当其冲,海外部分声音已经提出一个世界、两套系统,所以长期客观存在的中美摩擦,必然加大科技全产业链压力,核心技术国产化需求迫切。 之前在解读515华为限制升级事件和523美实体清单扩容事件时曾表示: 近两年来的中兴、华为等事件,以及最新的515华为芯片、实体清单多次扩容,均在表明,美国一直在对中国科技领域实行全面的围追堵截,最终目的是为了限制中国的科技创新,尤其是5G、人工智能等中国战略方向,科技再次成为中美博弈的核心领域。 总之,在中美摩擦加剧、“科技脱钩”风险加大的当下,科技补短板就成了打造内循环的核心关键。 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打通产业链的堵点、断点,畅通国内大循环。 科技补短板之信创 ●●●大●● 回顾科技补短板之信创的中线逻辑: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温,国产替代加速+国内信创产业链从“可用”实现“好用”,国内信创万亿市场已经开启。 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反复,尤其是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温,外部压力倒逼国产替代加速。 打破国外垄断,改变被动局面,推动信创产业发展已成上下共识。华为、中兴事件倒逼我国科技自立,自主可控关乎国家战略、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国内巨头技术突破,构建完整信创产业链,从“可用”到“好用”。 我国信创产业链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成熟度,以上细分行业产品在党政及部分行业领域达到“基本好用”的应用标准,具备推广基础。 2020年将成为信创产业全面推广的起点,国内信创万亿市场已经开启。 周期谷底,蓄势待发 ●●●大●● 今天梳理了一份“玻纤行业相关个股”,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买卖股票,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 |
上一篇:东百集团申请免税牌照了
下一篇:下半年四大主线,不看吃亏!
研报社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