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初见成效,工业景气度创10年新高。 我国制造业景气度自三月份开始稳步改善,7月份创下新高。 8月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7月财新制造业PMI录得52.8,为2011年1月以来新高,大幅超出上个月的51.2,以及市场普遍预期的51.1。 这一走势与7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一致。 根据国家统J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我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1,连续五个月实现扩张。 7月份,多地局部疫情反弹并没有影响国内整体向好的大趋势,经济修复仍在持续,供给、需求两侧同步向好,相关指标亦保持可喜的恢复态势。 分项来看,制造业产出已连续5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且因顾客需求增强,产量与新订单总量同样齐齐创下2011年1月以来新高。 与此同时,受活跃的生产活动带动,采购量指数连续第三个月扩张,达到2013年2月以来高点;而新增出口业务的下滑速度则放缓至6个月以来最低。 另外,受益于工业产生活力恢复及流动性持续宽松,原材料及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并创下2018年11月以来新高。 从陆续公布的上半年GDP、制造业指数和细分行业的销售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内生增长韧性十足,疫情过后恢复速度大超市场预期,内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内循环的典型代表就是符合要求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芯片立国、科技强军。 其中,芯片立国又是重中之重,这也是中芯国际极其产业链诸多公司能成功登陆科创板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对芯片极度依赖,而我国又是全球第一大芯片需求市场,进口替代空间极大,可以给相关公司提供巨大的成长空间。 2019年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就是芯片,全年进口芯片超过3000亿美元,虽然一部分加工后又出口了,但绝大部分还是留在国内消费了。 我们有世界第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何愁芯片产业发展不起来。 有很多人担心,如果真的内循环了,国内企业攻克不了7nm制程,技术跟不上。制程越先进玩游戏确实越爽,但是对制程的接近极限的需求,更多的是消费主义陷阱。 目前,我们已经完全自主掌握了14nm甚至10nm制程的技术,完全可以满足绝大部分领域的需求。比如,米国的火星车用的IBM的CPU是45nm制程,我国神舟飞船上芯片用28nm完全足够了。 技术是为了满足需求,市场需求才是决定性的,成长空间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因此,先锋无条件坚定看好芯片产业、中芯国际及其产业链相关公司的前景。 其实,国外顶级机构也极为看好中芯国际。 周末,中芯国际公告,公司与北京开发区管委会合作成立公司,生产 28 纳米及以上集成电路项目。该项目首期投资7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30亿),约51%注册资本由中芯国际出资。二期开始的投资由客户需求再定。 中芯目前拥有两家合资工厂,其中北京工厂今年首季产能已达到50k wpm,上海工厂首季产能4k wpm,新项目将使中芯的产能扩大一倍。 高盛发表研究报告指,中芯国际(0981.HK)宣布与北京开发区管委会成立合资公司,设立每月约10万片12吋晶圆的产能,对股价有正面影响,维持“买入”(确信名单)评级。 中芯的12寸晶圆成熟技术节点(40-65nm)一直是公司的增长动力来源,占2020全年收入及毛利约46%及51%,自2019年第二季度起利用率一直高于90%,而随着国内客户需求不断增长,新的合资晶圆厂将帮助中芯国际抓住发展机会,并将推动利润增长。 高盛预计,内地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业务增长及成熟技术节点利用率高企推动下,中芯2020至2025年收入及盈利年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2%及42%,目标价维持42港元不变。 受中芯扩产影响,上周五开始,产业链公司股价开始启动。其中,北方华创今天一字板,股价创历史新高;另有至纯科技、鼎龙股份、紫光国微涨停,中微公司、长电科技、晶丰明源、精测电子等大涨。 盘后,紫光国微的龙虎榜再度出现机构加仓的身影,前期介入的30亿机构资金一股没卖。 而牛散章盟主更是在成本120元附近通过竞价买入和大宗交易收集了超过6亿的筹码,大资金该是有多看好紫光国微! 北方华创顶着大基金减持的利空,股价创历史新高,这提示我们小利空出现的时候就是买入这些前景极好、承载国运的头部公司的时机。 从这个角度,相对长电科技明显滞涨,且业绩处于爆发期的通富微电近期正是较好的参与时点。 综合来说,继续强烈看好绑定国运的芯片产业,各细分行业的头部公司均值得重点关注。 祝好~~ 点“在看”,年入“百万” |
上一篇:大题材:科技内循环
下一篇:八月开门红 明天继续干
先锋研报 的最新文章:
2022-11-24
2022-11-23
2022-11-22
2022-11-21
2022-11-16
2022-11-15
2022-11-14
2022-11-13
2022-11-10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