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大事!
原创:股帮「独家研报」 研报社 2020-08-13
- 小 + 大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执行已六个月,可能将于8月15日左右按当初的计划就执行情况展开会谈。2020年1月16日,经过多轮谈判,中美双方签订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该协议于2020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协议内容主要有:
1)2020和2021年两年内,中国需在2017年进口额基础之上,再增加从美进口工业制成品、农产品、能源产品和服务不少于2000亿美元。
2)2020年中国需增加进口金额767亿美元,其中包括639亿美元商品和128亿美元服务。
3)2020年中方、美方口径的总进口额分别应达到1727、1427亿美元。 ![]() 根据最初计划,中美双方将在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开始执行后的六个月内就执行情况展开会谈,也就是8月15日左右。在今天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记者提问“大约在8月15日,中美双方要进行一个视频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中国将和美方将会进行视频会议,中方将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同时希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果?”商务部部长助理表示,“如有确切信息,中方会及时发布。”会议具体时间还不确定,大概率会在本周末出相关消息。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执行如何?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一阶段协议执行进展较慢。 中方一直在积极执行中美第一阶段协议,近段时间自美进口增速达到8%左右,远超其他地区的进口增速。
但是今年上半年,多方面因素叠加,使得第一阶段协议执行进展较慢,截至2020年6月末,中国对美国的整体进口额只相当于2020年总进口额的23%左右。其中上半年能源品、农产品、工业品进口额分别只占到全年计划的10%、20%、30%,均低于计划进度。 其一,疫情下全球贸易受阻,航空航班至今仍未完全恢复,货物运输无法按时完成;同时,美国疫情反复导致许多企业停工停产,无法按时完成订单。其二,中国国内疫情导致内需一定程度走弱,进口需求减缓。其三,受石油价格战和疫情影响,上半年石油价格及需求同时走低,但进口完成情况又按照金额统计,所以能源计划进度远低于预期。打个比方,签协议的时候,原油是60美元一桶,买1亿桶,就是60亿美元的进口额;但是今年上半年油价暴跌,原油平均价格大概在30美元一桶左右,现在买1亿桶才30亿美元进口额,这就是能源进口额大幅慢于计划进度的主要原因。关于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几个思考。 一方面,对于美方来说,在当前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美国需要对中国扩大出口,并且当前美国国内大选形势严峻,特朗普更需要中国继续履行第一阶段协议来提升自己的支持率。另一方面,第一阶段协议并未明确规定反制措施,如果美方对协议执行情况不满意,采取的措施可能是再次加征关税,不过当前美国国内经济下行+疫情反复,再次加征关税也会影响美国国内的经济复苏。所以,在11月总统大选前,美国首要目标应该是要求中方进一步加大进口,履行协议。那么11月大选之后呢?变数就大了,简单说两个可能:1)如果特朗普连任,那么在中美协议执行不达预期的背景下,特朗普可能直接撕毁协议,并继续加征关税;2)如果拜登当选,由于拜登一直不支持贸易关税,所以可能会弱化中美之间的贸易协议。
PC结构装配式建筑的中线逻辑:PC结构预计2021年成本可以达到与现场浇灌持平,PC结构将迎来加速渗透。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C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其中PC结构装配式约占现有装配式65%左右,主要用于住宅类建筑。当前装配式建筑成形成规模化优势时,产能利用率得到提升,成本就会大幅下降。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数据,专门为一栋楼生产构件出厂价格3300元/m3;而为较大规模的项目供应高标准化程度的构件,出厂价格可降低至2500元/m3。当前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有望加快产业成熟度,降低行业成本。目前装配式PC成本大概高于传统现浇价差15%左右,预计2021年成本可以达到现浇持平。2020年全国整体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仅为15%,相较于传统建筑方式,PC装配式建筑能大幅提升工期20%-30%,并且还具备环保和劳动力较少等优势,所以随着2021年PC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与传统建筑方式一样,将快速提升其渗透率。
今天梳理了一份“PC结构装配式建筑概念股”,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买卖股票,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 A股去散户化的历史进程是一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研粉一定要用机构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是研报社一路在践行的使命所在,股海惊涛骇浪,支持研报社这艘大船,就是支持您自己,让社长再带你们航行500年!![]()
|
上一篇:罕见,危机要来?
下一篇:鸡肋行情,低位试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