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周末,大事件!

原创:股帮「独家研报」   研报社   2020-08-16 - 小 + 大

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预期差就是生产力。

——研报社


两件事


中美会议将推迟

●●●大●●

事件:8月15日,有外媒报道(路透社),“原定于周六举行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评估会议因日程安排问题而推迟,目前尚未就新的日期达成一致。


报道同时指出:
“延期并不是反映出贸易协议存在任何实质性问题,同时美方希望给予中方更多时间购买美国的产品。特朗普和美国贸易官员已经表示,对最近几周中国购买的速度和规模感到满意。”

股帮App「独家研报」在8月13日《有一件大事!》详细解读了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文章总结了一点:

在11月总统大选前,美国首要目标应该是要求中方进一步加大进口,履行协议。

路透社的最新报道印证了上述观点,也就是说在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执行情况上,中美短期并没有大的冲突,此前市场有部分声音担心中美在这次会谈上可能有什么冲突,目前来看,这部分顾虑暂时可以打消。


还是重复上面8月13日文章中的主要观点:

第一,特朗普在大选前需要中国继续履行协议,近期美方官员也频繁表示对协议执行进度很满意,所以美方在协议执行进度上,会给予更多的耐心,不会有太激进的举动。

第二,中方前期因为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购买进度不及预期,后面会有一定的提速,尤其是上半年能源品、农产品、工业品进口额分别只占到全年计划的10%、20%、30%,能源品等进口后面可能会有提速。



推动养老资金入市

●●●大●●

事件:8月16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求是》刊文指出,要引导理财、信托、保险等为资本市场增加长期稳定资金,加快养老保险第二和第三支柱建设,推动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占比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养老基金目前总共大约5.5万亿的规模:

1)主权养老基金,即社会保障资金,这部分规模大概2.3万亿;

2)企业年金,这部分资产规模大概3.2万亿。


一方面,国内养老基金权益类投资占比有30%的限制,而实际投资A股比例可能仅在10%左右;但是欧美国家养老基金投资权益类占比平均在25%左右,挪威、瑞典、加拿大、美国都在50%左右。


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占比平均在20%左右,其中美国养老金持有股票市值占其整体股市规模比重基本保持在20%-30%之间,而中国目前还不到10%。


所以中长期来看,国内以养老金为代表的中长期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流入,并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银保监会的最新表态有望进一步加速这个趋势。


A股短期增量资金一览:7月公募基金发行创历史单月发行规模新高记录,短期扰动之后,北向资金有望企稳回流。


1)7月共有141只新基金成立,总发行规模接近5400亿元,创历史单月发行规模新高纪录。其中有67只混合型基金成立,合计发行规模近2700亿元。
新基金的大规模发行,将为A股再次带来超千亿的增量资金。

2)前期获利兑现+流动性收紧预期+中美扰动,北向资金一度大幅流出,在短期扰动影响逐渐减小之后,北向资金有望企稳回流,上周五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64亿。



金融


券商:新文件解读

●●●大●●

事件:8月14日(盘后),为规范证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起草了《证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管理规定》。


文件首次明确了券商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主要是经纪、投资咨询等)的要求,同时规定,券商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存在股权控制关系,或者由同一金融控股公司控制的方可租用其网络平台。


2018年5月,《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展网上开户交易及相关活动的指导意见》曾明确规定,证券公司不得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展网上证券业务。


所以此次新文件的落地,实际上是重新放开了证券公司与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合作。


我们认为,新文件规范落地之后,有利于推动券商在第三方平台上展开业务,两类券商将优先受益:


1)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合作密切的证券公司,比如华泰证券、东方财富等,其中东方财富自身就是互联网券商。

2)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存在股权控制关系的证券公司,比如中银证券(中国银行)、兴业证券(兴业银行)、招商证券(招商银行)、光大证券(光大银行)等。


另外,新文件中长期来看将进一步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的发展,利好同花顺、恒生电子等金融科技巨头。

ps:肖刚今天最新发言
1)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将会成为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再次强调了当前资本市场的地位)
2)T+0是境外资本市场普遍采用的一种基础性制度,蓝筹股盘子大,估值稳定,波动较小,抗操纵性强,率先试点T+0交易风险可控。(T+0制度再次吹风,T+0如果实施,将给券商、金融科技带来业绩增量)


银行保险:低估值修复

●●●大●●

一方面,银行受益于国内经济的复苏以及逆周期调节政策的逐步退出,中报业绩利空也将逐渐落地。

前期逆周期调节政策挤压银行利润(比如此前的银行向实体让利1.5万亿),国内商业银行今年净利润增速整体下滑近10%,较今年一季度的5%增速大幅下降,市场对此也有一定预期,所以银行板块整体滞涨。

从政策来看,随着逆周期调节政策的逐步退出,银行前期的利润挤压有望减轻,同时银行作为顺周期行业,受益于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

从业绩来看,上周五盘后,首份A股上市银行——江苏银行的中报业绩落地,上半年净利润增速3.5%,虽然较一季度的12.8%明显下降,但仍保持正增速,后面上市银行中报业绩的利空将逐步落地。

总之,银行板块最悲观的阶段应该已经过去。

另一方面,银行板块整体估值已经跌至近十年最低位。

银行板块目前整体PB市净率仅0.7倍,板块内破净个股比例超过70%,其中华夏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等市净率估值仅0.5倍左右,已经达到近十年的最低位。

在短期中报业绩利空逐渐落地后,银行等低估值金融有望迎来阶段性估值修复。


今天梳理了一份“券商新政利好+低估值银行保险个”,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买卖股票,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

A股去散户化的历史进程是一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研粉一定要用机构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是研报社一路在践行的使命所在,股海惊涛骇浪,支持研报社这艘大船,就是支持您自己,让社长再带你们航行500年!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点击“在看”,以此鼓励研报社继续创作
赚钱艰难,支持研报社,就是支持您自己


上一篇:【胖哥周末复盘】谈判暂缓,变数陡增?

下一篇:孙哥笔记:水落,石出

关注研报社公众号
研报社的微信号:yanbao_she

本公众号为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