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个股点评 > 文章 当前位置: 个股点评 > 文章

我有身家千万,却活在了社会的最底层!- 深圳欢乐海岸

佚名   深圳欢乐姐   2019-11-09 - 小 + 大

喜欢我的记得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炒股,只因为热爱

春天该很好

你若尚在场



欢迎新关注的朋友,首先声明一下:炒股于现在的我只是一种乐趣了,我早已过了财务自由的阶段。我没有收费群,不会加任何人为好友,或者在这里荐股什么的。做这个公众号也是为了在空暇的时候记录下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和一些感受,不构成任何买卖建议,感谢大家。】

我习惯大家叫我欢乐姐,有很多新朋友会叫我欢乐哥,都是一句称呼没所谓的。这个公众号我注册很久的了,一直没用,所以能留言。至于市场还有很多公众号说它们是唯一的欢乐海岸游资席位,我不想多作回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其他资金都能来把曾经辉煌的中泰证券欢乐海岸做好,中泰证券深圳欢乐海岸有多少个人有又有什么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你们觉得我说的没用的就取消关注我就好了。






突然想起前几个月之前,我看到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我在上海身家千万,却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这句话的时候,我心想这也太装X了吧。
 
但是后来我设身处地的想了想,如果把我放在同样的位置,我可能会跟他做出一模一样的选择。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张君(化名)第一次中年危机。
 
今年36岁的张君,当年以张家港高考状元的身份,考进了上海交大,并留在了上海工作。
 
2008年,张君的父母和岳父母,资助了小两口60W,在上海老静安的黄金地段买下了一套时价180W的“老破大”房子。时至今日,这套房子已经涨到了了950W。
 
按理来说,已经还清房贷的张君应该倍感轻松,但他最近却焦头烂额,因为他正在面临所有大城市中产都很头疼的一个问题:
 
房子不在好学区,孩子幼升小进不了好学校。
 
作为曾经的学霸,他不想让孩子进入菜场小学,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注:所谓菜场小学,就是在大城市里没门槛,大家都能进的小学,一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较大比例,师资和硬件相对较弱)
 
他更想让儿子进入老静安第一梯队的静教院附校,而且他盘算着静教院附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次努力一把,还可以省去小升初的麻烦。
 
于是他盯上了静教院附校对面,海防村里最便宜的一套“老破小”学区房,尽管只有27.5㎡,总价却高达610W,每平米22.5W。
 
但是由于他已经买过一套房了,所以这套房子需要付 70% 首付,加上税费至少要450W现金,这对于家庭年收入30多万的他,无异于天文数字,只有卖掉现有住房这一条路。
 
他计划卖掉950W的自有住房,买进这套27.5㎡ 的学区房,挂上户口再出租,用剩下的钱,再买一套60㎡ 的两室一厅,供一家五口生活。
 
这样除去房租后,月供只要还1.2W元,再紧紧巴巴的去掉生活开销之后,也还能剩个几千块。
 
他们家原本的人均居住面积是20㎡,距离上海37㎡ 的人均居住面积差了一大截,现在又要降低到人均12㎡,两夫妻因为学区房和越过越糟的生活水平,大吵了好几次。
 
张君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虽然我身价千万,但在上海其实是活在社会的底层,我感觉特别的无力和无助”。
 
张君当下面临的困境,其实也是北上广深几千万中产里,最常见的一种。


我不厚道的说一句,他跟很多人一样,现在面对的只是中年人的第一道坎,到了他这个岁数,以后来自于钱、教育、夫妻关系、工作、父母赡养、医疗等方面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就像姜文在《狗日的中年》中说的:
 
“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还要时刻关注老婆的脸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中年为了生计、脸面、房子、车子、票子不停周旋,后来就发现激情对中年人是一种浪费,梦想对于中年是一个牌坊,守得住忠烈,还要做得好婊子。”
 
成年人不得不面临的生活就是,所有人都在依靠你,你却没有任何人能依靠。
 
所以越到中年,你可能就越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离挑战有多近,也不知道挑战什么时候来。



对于大多数的中年人来讲,失业是一件挺可怕的事,绝对算得上是一次人生危机了。


可怕在什么地方呢?

一来是年龄尴尬,年轻人对于失业的痛感往往是比较小的,但中年人因为年龄大的实际因素在这,找工作的难度会比较大;


二来是经济压力大,中年人之所以害怕失业,往往是因为现实的生活压力较大,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之所以讲到这个话题,是因为一位读者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81年出生的他,如今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即将年满40。有人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


还真不是这样,一个失业的四十岁男人,别说是一枝花了,其实连豆腐渣都不如。


八月份失业,至今已两个月有余,投出去的简历不低于一百份,但基本都是石沉大海,偶有回应,过去一瞅,互相看不上。


总结原因,他自己感慨道,之前活得太安逸,过得太闲了,以至于现在要吃苦头了。


我们聊的不多,虽然我不知道他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但他总结的这番话,我还是挺认可的:


一个人活的太闲,往往是一场灾难。

图源《破风》


1

人一闲,就废了

为什么说一个人活的太闲,很可能是一场灾难呢?


这是因为人一旦闲着,就可能废掉了。


有点生活常识的人应该都知道:


很多东西如果长期不用,放在那闲置太久的话,就不能再用了。


比如一些金属制品长期不用更容易生锈,一些电子产品长期闲置会变得很难用,甚至直接就没办法用了。


  • 实际上,人也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闲的太久,闲的太厉害了,不管是身体也好,还是斗志,乃至整个人的思维认知,往往都会变得不太灵光。


图源《破风》


首先来说说能力。


老话说,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空;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很多的职场人之所以光有工龄,光有年龄,却没有功力,没有能力,原因很可能就是活的太闲了。


遇到难题就绕过去,从不逼着自己去成长,以至于工作十年,却只有一年的工作经验。


不少中年人都败在这个方面。


再来说说心气儿。


兵法上讲,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很多时候,想要做成一些事情就一定要一气呵成,懒散下来以后,拖得越久的话,往往就越容易丧失战斗力,激情消退。


当我们长期处于一种闲逸的状态,便会越来越懒散,很难再恢复到精力旺盛的战斗状态。


很多的年轻职场人也在这方面吃过不少亏。


最后一点,想要的是思维认知水平。


  • 活的太闲的人,往往会沉迷于垃圾娱乐中,难以有高质量的成长,思维认知水平也难以有提升。


而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我们长期处于一种底层认知的状态里,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脑子里所想的,都不足以让我们去触碰到一个更高阶的层次。


长此以往,这样的人生是堪忧的。


图源《破风》


2

忙碌,能治愈很多烦恼

人不是不能闲,适当的休闲娱乐是必要的,能活的闲一点,这也是一种福气和本事。


我想说的是,人不能太过清闲,太闲了会是灾难。


当然了,太忙碌往往也是一场灾难,会让我们错失很多,丢失很多,但「忙碌」也真的能治愈人生中的很多烦恼和不幸。

1
路是走出来的,事是干出来的

如果我们将抱怨世界不公,宣泄生活很难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正经事上,让自己在工作中忙碌起来,在成长的路上启动起来。


那么,你会惊喜地发现,曾经的很多烦恼不再出现了,曾经的那些迷茫和困苦也将随之烟消云散。


路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事情都是一件件干成的。


人生中的很多困局,只要你忙起来,动起来,往往就有了出路,就会出现转机。

图源《破风》


2
忙碌能让人忘记痛苦

人生中的很多痛苦,往往都是被我们自己给放大了,越是纠结,越是深陷其中,就越感到痛苦。


很实际的讲,忙碌可以让我们分散注意力,让我们免于在一些烂人烂事上沉沦深陷,可以让我们忘记痛苦。


这是特别现实的一点。

3
忙碌让我们免于成为一个无聊的人


无聊和闲,通常是如影随形的。


一个人喜欢八卦,到处嚼舌头,无此无聊的行为背后,往往就是因为他太闲了,闲则生是非。


忙碌能让我们免于成为一个这样的闲人,无聊的人,也因此能让我们远离很多的是非与烦恼。

图源《破风》


人这一辈子,太闲和太忙都不太好,忙碌七分,休闲三分,折腾折腾,休息休息,这样的状态其实是最好的。


  • 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人应该忙一点,别让自己活的太清闲,因为这样很容易废掉自己。


请谨记!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无数人奢望的明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天道酬勤永远是我们应该坚守的信仰。



3


最后趁着周末,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个身处底层的普通人可以奋斗到什么地步?


丁尚彪用他的30年写出了一个夹杂着汗水、泪水与奇迹的答案。


丁尚彪是一个普通工人,在国外打工15年。现在他65岁了,依旧在一家餐馆打工。



这不是故事,这是他的人生真实经历。


01


35岁的丁尚彪,那时候还生活在上海,在单位有工作,女儿乖巧,妻子贤惠,按理来说应该是十分幸福的一家了。


但是丁尚彪却被自己的处境压得喘不过气。


妻子想要调到更有发展前景的单位受阻,而他自己,因为早年家里的原因,没有读过什么书,只有小学文化,情形每况愈下。


他自嘲,自己在上海只能算得上“三等”。


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文化,他在上海挣扎了8年,在工厂食堂工作时,月薪甚至不过100元



他深感再这样下去,无论是10年、20年都无法给家人好的生活。


于是丁尚彪做出了一个决定:35岁的他,要去国外闯闯。因为那时他在日本的朋友告诉他,“那里遍地捡彩电、冰箱”。而且即使是35岁,他也可以考大学。


丁尚彪希望去到那里为学历镀金的同时,能够通过打工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



但人生的爬坡之路总是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人知道这一次破釜沉舟带来的是希望还是更深的绝望。


02


随着时间推移,丁尚彪的处境让他无法再犹豫。


单位得知他的意向,将他降职去工厂当小工,此举更是让丁尚彪不得不走。


他用5毛钱买了一份日语学校的资料,了解到了赴日学费是四十多万日元,这相当于夫妻俩15年的收入。


丁尚彪四处举债,凑够了出国的钱。


1989年,他和同伴一起坐上了赴日的飞机,赶赴一场前途未卜的旅程。



一到日本,丁尚彪就发现现实与自己想象中差距很大。


丁尚彪及其一众留学生,当时大多是负债留学,每个人都打算来到日本后打工还债。但是到达后他们才了解到,语言学校所在的阿寒町并不是东京那样的繁华都市,而是一个因为采矿业落寞,变得人烟稀少的小镇。


在那里,当地人甚至都找不到工作。


负债、在国内的妻女也在指望他,为了打工方便,丁尚彪想转去东京的学校继续上学。


但是生活往往会在你最难时踩你一脚。日本学校为了防止生源流失,对学生看管严密。


丁尚彪没有办法,只能逃。


1989年6月的一个深夜,他带上仅有的家当,开始逃跑。



阿寒町附近尽是树林,听闻还有野兽出没。不懂日语、不熟路况,他们一行逃亡者在山林中穿梭,只怕没有到达东京,先丧命在异国他乡。


好在日本学校的华裔校长暗中搭救了他们,逃跑的丁尚彪和同学们才得以顺利离开阿寒町。



劫后余生的丁尚彪辗转到达东京后才发现,逃出来,面临的是更严峻的生活。


03


转学申请被驳回了。


这意味着,丁尚彪从一名留学生,变成了一个非法滞留人员。


想到家中的债务,想到自己当初的决心,丁尚彪决定留下来。但这也意味着,他不能回国探亲,因为一旦回国,他将无法再返回日本。


从此,丁尚彪成了在日本打黑工的人,他用着假名字、假身份,成了要躲着警察走的灰色人口。


为了还债,为了给妻女好的生活,没有人比丁尚彪更拼。


他开始和工友合租,不到10平的屋子里,挤了4、5个人。


每天打两份工: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去饭店打工,工作结束总是已经到了深夜。周末,他还找了份在办公楼扫地的活。



这些钱他几乎全部寄回家,告诉妻子还债之外,给女儿存一笔出国留学的钱。


吃足了没有文化苦的丁尚彪不想让女儿重复自己的悲剧。


而他自己,则靠着吃菜馆的剩菜,捡衣服鞋子,凑合过日子。


生活上的贫穷,是老丁可以忍受的难。还有很多异乡人的心酸,不足为外人道。



刚到日本的时候,丁尚彪听不懂日语,有一次在后厨帮忙,因为没有听懂主厨的话,直接被扇了一巴掌。


老丁自然也不敢反抗,幸好日本人后来看他表现好,对他还不错。


还有一次,他早上起来突然觉得肚子很疼,但是想着旷工是要扣工资的,他就强撑着去了打工的地点。


没想到腹痛更加剧烈,他直接疼晕了过去。当他在医院醒来,医生告诉他他患上了急性肠炎。


但老丁没有时间生病,他甚至没有权利生病,他还有很多很多事要做。


04


一个人为了改变命运可以有多努力?一个家庭要改变命运 需要付出什么?


看看丁尚彪就知道了。


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能够活得有些尊严,同时也赚更多钱,在打工之余他开始自学日语,同时又考出了5个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他在1992年其实已经还清了债务,但是他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送女儿出国。


为此他继续在日本打工,过着最底层的生活,忍受着和家人分离的痛苦。


但丁尚彪从来报喜不报忧,直到1997年,纪录片导演张丽玲拿着丁尚彪的生活影像给他的妻女看,他们才知道去了国外的丁尚彪没过上什么好日子。



这样的日子,他们都过了8年。


一家三口,把生活都压在了两个字 上面——希望。


送女儿出国留学,是丁尚彪和妻子的希望。读书、工作、回报父母这份沉甸甸的爱,是女儿丁琳的希望。


为着这个希望,他们忍受着至亲分离的苦。


一别就是8年。


05


上海飞往美国纽约的航班在东京中转。老丁难得的没有工作,收拾干净自己,早早站在了地铁站。


他在等女儿。女儿丁琳即将赴美留学,在东京中转。


飞机再次起飞前,父女俩有不足24小时的时间可以相处。


见到女儿那一刻,老丁看到女儿读书用功,甚至有了白发。女儿看到走时还看起来很年轻的父亲,头发少了。



两人分别时,女儿还在上小学。再见面,女儿已经比老丁还要高了。


心酸太多,两人都忍住,没有哭。


直到24小时过去,送别的地铁上,因为非法滞留不能去机场的老丁将女儿送到机场前一站,独自下了车。


他在站台上望着女儿,默默流泪。丁琳不敢回头,其实早已泪流满面。



相处的24小时里,女儿对爸爸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上大学了,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爸你回国吧。


但丁尚彪说自己不回去,这里的工作他很喜欢。


其实女儿都明白,是爸爸想多给自己攒些钱。

那一天女儿没说出口的话很多,她对着镜头说,不想让爸爸看到自己哭,自己难过,她想用行动回报。



2004年,丁琳完成了本硕连读,留在美国工作。


丁尚彪才觉得自己使命完成,动身回国。



距离他上一次回家,已经15年了。离开时,他是满心憧憬的壮年,回来时他已经50岁,已经是历经风霜的面孔,牙齿也渐渐脱落。


但他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


06


回到上海后,他给家人换了房子。开始找工作,正好接到曾经在日本工作过的工厂的电话,请他去做日语翻译。


他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一直到2009年。


女儿结婚后,他和妻子一起去到美国照顾女儿。已经是一名医生的女儿希望父母能够在家享福,带带孙子。


但是丁尚彪又一次开始了人生的启程。


他从零开始自学英语。还在某意大利餐厅打工,后来又到宾馆工作,一直做到那家宾馆的元老成员。并在闲余时间读书撰文,培养写作的兴趣,还在纽约中文报上发表文章。



未来,丁尚彪还有自己的计划。

“我准备一退休就快点出发,用我自己赚到的钱周游世界。欧洲我还没去过,我们的中国我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去,我准备从65岁玩到75岁,把钞票用光正好,人生也就值了。”



丁尚彪形容自己在日本打黑工的经历时,他用辉煌形容。苦和累是必然的,但对于丁尚彪来说,能用自己的正当劳动(他在日本打黑工却按时缴税)换取一家人生活的改变,就是辉煌。


有人会问这是否值得?我想对于一个底层的家庭来说,他们没有什么力气考虑选择的性价比,这只是身处黑暗中的人看到了一道光,于是拼命冲向光的方向。


老丁为了这个在旁人看来渺茫的希望,拉着家人的手走了15年。如今,他又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他奋斗一生的身影,让我想起老丁还在日本时说的话:我一定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老丁当初小学文化,从100元工资到当了15年国外黑工,从运垃圾洗碗下厨到回到上海买房……这个普通人的人生写满了努力。

如今妻子苦尽甘来,女儿出国完成学业并成为医生,他身上有一个让人格外敬佩的地方:他不问值不值得,只求无愧于心。

最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下完整版6分钟采访视频:

你无法决定自己出生,但你仍然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活一世,要相信事在人为。


今天就分享这么多,最后跟大家说一下,午评号最近弄回来,之后也会写每个交易日的12点30分写号每一天的午评,还没关注的朋友记得去关注下,感谢大家。


欢乐姐午评
每个交易日12点半
为您剖析市场龙头脉络
干最强题材买最妖的股




上一篇:重磅,国务院出大消息了!

下一篇:重磅利好,ZJH发声了!!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