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重磅规划落地在即!

原创:研报社   研报社   2020-09-10 - 小 + 大

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预期差就是生产力。

——研报社


十四五


“十四五”规划编制在即

●●●大●●

2020年10月,将召开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五年规划,全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

730重磅会议决定,将在今年10月召开第五次全体会议,并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8月16日起,“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开展网上意见征求,并且各产业部门已经在加速编制各自的产业规划,近期相关产业规划编制的消息也频频刺激市场。

之前重要会议的相关表述中,再次强调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所以这次的十四五规划意义将更加重大,十四五规划内容也将对国内经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回顾“十三五”规划

●●●大●●

“十三五”规划的核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规划落地起,对国民经济、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从五年规划时间节点上与今年类似。

当时国家经济面临这些问题:
1)经济增长持续下行、CPI持续低位运行,企业利润率下降,投资下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效果不明显。
2)从产业结构来看,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尤其是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的钢铁煤炭等传统经济占比过大,并且产能严重过剩,制约中国经济转型。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方式改善供给结构。
相当于正式确立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并完善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

2016年,供给侧改革重点落在传统产业去产能,催生了一波轰轰烈烈的钢铁煤炭水泥行情。

在明确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思路之后,各地方政府就陆续公布了供给侧改革的方案,比如广东在2016年2月发布文件指出: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生产能力,将钢铁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1亿吨以内,平板玻璃产能控制在1亿重量箱以内,造船总能力控制在800万载重吨以内。

供给侧去产能,大幅改善了钢铁、煤炭、水泥等周期行业的供需基本面,相关期货品种价格在2016年大幅上涨,A股也在2016年年中开启一波眉飞色舞的行情,并且水泥板块由于去产能最成功,核心公司一直在走趋势,海螺水泥从2016年年初至今累计上涨近7倍。

去产能的同时,政策积极推进企业领域的去杠杆,降低企业负债率。

2017年,供给侧改革去杠杆的重心逐渐转移至金融领域。


金融领域去杠杆的核心目的是防控金融系统性风险,内容包括打击资管嵌套、打击影子银行、打击金融机构的过度扩张。

短期来看,金融去杠杆使得出现一部分债务违约、股权质押爆仓以及P2P互联网金融大面积倒闭等等,在这些风险释放的过程中,A股市场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但是长期来看,金融去杠杆相当于为国内资本市场做了一次彻底的“体检”,扫除了潜在的隐患,为国内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9年2月,在金融相关的重磅会议上,政策已经删去了“杠杆”二字,并且首次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那时候起,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开始加速,加大股权融资、加速对外开放。

2018年下半年开始,供给侧改革的重心逐渐转移至补短板,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

2018年10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同时在年底首次提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方向也成为2019年A股市场的核心方向之一。

2020年5月,面对博弈进一步加剧中美环境,尤其是科技领域,政策又提出“举国体制补科技短板”。

2020年7月,730会议上又提出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其中“锻长板”是首次提出。



展望“十四五”规划

●●●大●●

展望“十四五”,我们认为双循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有望成为核心思路。


在7月23日《国内大循环——历史性的改革机遇!》一文中,已经详细解读了大循环的背景及其核心内容。

一方面,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完善国内需求体系、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国内需求潜力,同时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另一方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深化对外开放,使得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


打造“国内大循环”的原因是全球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内循环可以在海外博弈中掌握战略主动权,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才能防范并抵御外部冲击,从而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我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升级,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还是依赖外需和投资两架马车是不行的,必须发展完整的国家内需体系。


从长远来看,提出“国内大循环”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是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强国战略,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又一次更深层次的改革!


近期,关于“十四五”规划的消息也频频刺激A股市场:

9月4日,有消息称我国计划把大力支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写入正在制定中的“十四五”规划,此后以氮化镓为主的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被持续炒作。


9月6日,有消息称文旅部正在编制旅游业“十四五”规划,9月7日景点及旅游板块大涨。


今天盘中有消息称,中国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加强能源金属和粮食储备,盘中稀土、农业一度大幅上涨。


挖机


挖机销量持续高增长

●●●大●●

8月挖掘机销量20939台,同比增长51.3%,挖掘机销量增速已连续5个月超50%,销量持续超预期。基建加码下,挖掘机有望保持高景气。

1)近期专项债发行加速,由于新增专项债券需在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因此,9月中下旬开始可能会再度迎来专项债的发行高峰,由于8、9、10月是挖机的小旺季,预计9月挖掘机销量仍有望保持 40%左右的高增长。

2)此外我国挖掘公司海外份额稳步扩张,目前全球市占率接近7成,疫情之下全球都在做基础投资扩张,美国正在商讨1.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计划。海外出口稳步增长且空间大(为国内3倍以上)。

3)我国迎来未来两年挖掘机老旧替代高峰,年更换率达6.8%。

今天梳理了一份“挖掘机核心个股”,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买卖股票,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

A股去散户化的历史进程是一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研粉一定要用机构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是研报社一路在践行的使命所在,股海惊涛骇浪,支持研报社这艘大船,就是支持您自己,让社长再带你们航行500年!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点击“在看”,以此鼓励研报社继续创作
赚钱艰难,支持研报社,就是支持您自己


上一篇:太惨了,血淋淋的屠杀

下一篇:明天,抄底?

关注研报社公众号
研报社的微信号:yanbao_she

本公众号为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