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军师 诸葛大局观 2020-09-20 - 小 + 大
点击上方“诸葛大局观”关注,有助于一夜暴富! 郑重申明: 1、本号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号主不保证其真实性,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更不承诺任何收益;2、广告内容由第三方提供,仅供参考,读者如据其投资风险自担盈亏自负,号主不承担担保责任;3、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请理性甄别。 今天标题虽浮夸,不过内容还是相当硬核! 标题本身也并非是纯粹吹嘘。 事实上,做投资要成功,或者说是能够做得长久且能把小资金持续做大,做到后面,必然离不开“哲学”2字。 这里的“哲学”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哲学”学科,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气场”、“格局”、“人格”、“德行”、“三观”等等。 投资市场,紧靠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可能真还远远不够。小钱可能赚得到,大钱,就别想了。 投资做到最后,拼得都是人品,讲究的是“德要配位”。 投资如此,人生各方面亦如此! 今天不对投资市场的“道”进行阐述,这次稍微再展开一下,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和视角来谈谈“无用之学”这个话题。 一般来讲,我们所谓的学习,都是希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一种实用性技能技巧,以便可以迅速的产生收益。 这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学习”,而与此无关的“学习”便舍不得花些时间在上面了。 这样的认知固然不错,毕竟当下社会节奏极快,都忙着挣票子去了,谁还会花时间在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上,追求单位时间内最大效率才是人间正道,却不知人间正道是沧桑。 “有用之学”其实没有什么不好,拿来即用正是经济学所倡导的最优解。 只不过,若一个人只为“有用”而学,只学“有用之学”,我们会认为此人未免有些过于狭隘了。 揪住“有用”不放,显得有些功利,而此人一旦得志,个人成就稍显突出,心智不免有些飘飘然,身上不由自主便会散发出一股“油腻”味,尽显一身世俗庸腐,沦落成一名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令人诟病。 而所谓的“无用之学”,不过是一些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在实际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用处的事情,固不能马上拿来就用,确实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无非只是当作一些谈资罢了,典型的便是“哲学”。 价值与实用性根本无关,若非要谈起生活中的实用性,可能便是人类天生喜欢做炫耀性消费,而越是稀缺性强、实用性差的东西才越有炫耀意义,钻石恰恰二者兼备。 至于哲学,完全是和钻石一样的东西。 哲学比钻石更具炫耀意义,毕竟钻石可以被任何一名暴发户随便买到,然而哲学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需要在不事生产的悠游岁月里慢慢打磨。 其实真正的哲学恰恰让人了解自己,看清楚那些欲念的矛盾,扩大自己的内核,从而配得上财富。 我们怎么才能既拥有财富,或者看着别人拥有财富而自己没有,同时又保持一个平静的内心、维持美好的人性,建设虽然不平等却仍然和谐的社会呢? 这就是哲学的慰藉。 所以哲学跟财富的关系不是学哲学能让你创造财富,而是能让你配得上财富。 内核够大的人,财富才多多益善。内核大的人还能从容面对自己没钱别人有钱的局面。 他当官不会特别想贪污,面对富贵不会自惭形秽。哪怕自己没钱,也能快乐地生活在一个充满了财富味道的世界里。 哲学家确实普遍没钱,但你要是突然拿一大笔钱砸他,你不太可能像砸一个拆迁户那样把他给砸晕。 见钱不晕,这其实也不容易。 “无用之学”,能让你清楚地知道,财富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财富长了,内核没长,那就是德不配位。 古希腊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们,正是以这样的闲暇姿态来探索哲学世界的。 耗时耗力越多而实用性越少的事物总是更有炫耀价值的,倘若你问及了一点实用性,那么你无疑是在羞辱这些高贵而敏感的人。 在古希腊的哲学世界里,就连几何学也刻意标榜自身的非实用性。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讲过这样一则故事:“欧几里德几何学是鄙视实用价值的,这一点早就被柏拉图所谆谆教诲过。 据说有一个学生听了一段证明之后便问,学几何学能够有什么好处,于是欧几里德就叫进来一个奴隶说:‘去拿三分钱给这个青年,因为他一定要从他所学的东西里得到好处。’ 小穆勒对哲学有句评语:“表面上似乎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表面利益相去甚远的思辨哲学,其实是世界上最能影响人们的东西。” 如果不惮粗浅之讥,将社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哲学、意识形态与技术的关系便近乎于树根、树干与树叶的关系。 枝繁叶茂是触目可及的繁华,但是,若仅仅在枝叶上注射养料以期待枝繁叶茂的结果,这结果分明不待尝试便可预见。 所以单以“有用”来装饰一个人,就如同只有枝繁叶茂,没有粗壮的树根配以支撑,头重脚轻,实则弱不禁风,略显轻浮与空洞,少了一些厚重。 “无用之学”虽不能“强身健体”,却可从内心深处使得一个人气度不凡,仿佛自带一身光环,在人生重大关头或转折点,不经意间体现出那一点点微薄之力,不让其偏离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