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军师 诸葛大局观 2020-10-18 - 小 + 大
点击上方“诸葛大局观”关注,有助于一夜暴富! 郑重申明: 1、本号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号主不保证其真实性,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更不承诺任何收益;2、广告内容由第三方提供,仅供参考,读者如据其投资风险自担盈亏自负,号主不承担担保责任;3、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请理性甄别。 军师建议大家先点击上面的mp3音频,一边播放音乐,一边看文章,味道更佳! 《卧龙吟》,其词可以说是对孔明一生的概括。当时孔明刚刚出山,正当青年才俊春风得意,而这曲子却透着悠远的沧桑,很好地奠定了孔明悲剧人生的基调。 看过后期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再反观这一段,听这首曲,便有不一样的悲哀和感动。 这首曲的旋律变奏一直伴随着剧中的孔明。特别是在其晚年,这首曲的多种变奏反复出现,配器相当有表现力。 每当丞相独自在帐中思索退敌之策、忧虑蜀国命运,古筝独奏的悠远一如丞相的忧思。 上方谷火熄之际,丞相一任大雨浇淋,此曲用筝奏出,魏兵欢呼纵马夺路而逃的喧嚷反而显得十分遥远,令人真真感到心如死灰的悲哀才更切近。 到了丞相重病卧床,往昔种种浮现出来,从先帝时的纵横沙场,到后主时的独撑危局;清微淡远的民乐后紧接宏大的交响风格的弦乐,一种英雄壮志难酬的悲愤不甘与无奈。 最喜欢西城退敌,那首古琴曲其实也是《卧龙吟》的变奏。 最初古琴独奏,悠然如水,泰然自若。司马懿凝神细听,赞其琴音“如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然而事实远非二知音论琴那么轻松。第一遍独奏旋律结束,第二遍加入了打击乐,气氛的转变了无痕迹,渐趋紧张。 古琴音转入伴奏,司马道出琴声暗含杀机,以为此必为孔明诱敌之计。 孔明亦越来越紧张,汗涔涔而下,但仍毫无畏缩之意。 到弦断的一瞬,曲子恰好在一个鼓点上戛然而止。 我以为此一段作曲配乐与演员表演相辅相成,均是上乘之作。 这一段特别心向往之。 司马昭:父亲,杀进去! 司马懿:不可妄动! 司马懿:这铮铮之音,如惊涛拍岸,风卷残云,指端似有雄兵百万! 司马昭:父亲,我怎么就听不出来! 司马懿:你听,似山间小溪,清澈见底,非心旷神怡者不能为之,诸葛亮定然是胸有成竹...... 司马昭:父亲,几根琴弦,岂能如此传神? 司马懿:心乱则音噪,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听诸葛亮弹琴,如观其肺腑也!我能为诸葛亮知音,不胜荣幸!传我将令,后队改前队,兵退北山! 司马昭:父亲,何故退兵? 司马懿:你不知诸葛向来用兵谨慎,不曾弄险,如今城门大开,不见兵将,城中必有埋伏,再者诸葛亮琴声又含杀机,我兵若进城,必中其计!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曲子,听起来就欲罢不能,常常连听数十遍仍意犹未尽。 诸葛孔明,一首《卧龙吟》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整首歌曲听后,一切评价都显得苍白无力,似乎一切都超脱了,或许这时可以引用《诫子书》中的一段:“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令人感受到了诸葛亮手捧羽扇于林中的儒雅,龙卧于山林的无奈,还有志在天下的壮志豪情,或许“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算是一种超脱。 这就是遥远的过去、那个27岁的小伙子心情的真实写照吗? 诸葛亮选择了刘备,也就选择了一条坎坷万千的道路,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星落五丈原。”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诸葛孔明创造了多少神话。 然而一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玉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应使多少无能的贪官污吏无地自容。 诸葛亮真无愧于千百年来后人对他的评价:智慧的化身、道德的楷模、政治家的典范! 《卧龙吟》 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 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 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 凤兮凤兮思高举,时乱势危久沉吟;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 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幸甚; 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 龙兮龙兮风云会,长啸一声抒怀襟;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天道常变异,运数杳难寻; 成败在人谋,一诺竭终悃; 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猿鹤听我再抚琴。 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垅亩民...... |
下一篇:周一操作很简单,就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