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银行理财圈有件大事,今天跟大家说道说道。 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今年2月份,也就是疫情正全国肆虐的时候,工行代销的鹏华聚鑫系列固定收益类产品开始发行,风险等级R3级,半年预期年化收益4.1%,100万起步,投资对象,这一部分应该是各个银行理财产品的通用描述: 债券,国债逆回购,固定收益类产品等等,一般这里都要写100字,我就简单写15个字就够了,为啥?写多了也没用,你问理财经理具体投向那?小姐姐两手一摊,我也某知啊。 这时候保守的客户还会再问一句,这收益到底能不能保证,作为一名曾经的银行理财从业人员的标准说辞就来了:这期当然不能保证,这是银保监会统一要求的,但是原来的都达到了,并且这都是100万起步的,只能高净值才能买。李哥/张姐,你值得拥有。 这时银行小姐姐在给一个“你懂的”眼神,客户再看看头上熠熠生辉的icbc金字招牌,马上买了下单,心里的小九九也是明明白白:哼哼,要是出事了,跑的了和尚他跑不了庙。 嗯,在A股里,狗庄每次都要给我们讲这次不一样的故事,我们都嗤之以鼻,这次你能想到的是银行,还是宇宙行给中国老百姓讲了一堂“这次不一样”的故事吗? 8.14号,鹏华发公告,提前中止产品,30天后给钱,9月份再发公告,10月给钱,10月份到了,这次还是没钱,目前通过各大媒体,整个事件的最新进展和最新信息是这样的: 最新信息:这次的资管计划产品部分投向是海航债券,对,就是那个实在还不起钱的海航债券; 工行给出的最新兑付方案是:现在给50%的钱,剩下的50%的钱1年以后给,什么还想4.1%的收益,这个真没有!按照管理方的说法,如果强制处置资产,可能只能拿回60%的本金。 注意,2月份为了拿个年化4.1%的收益,现在可能要亏40%的本金,我觉得现在最想骂街的是买了天山生物的朋友,妈蛋,我这是妥妥的价值投资啊! -------- 我知道大家有很多问题,主要是两方面,咱们一个个说。 先说第一方面,有朋友肯定会说,这个明明是基金子公司的资管产品,本来就风险巨大,那还不是自己贪心,想获得高收益。我觉得有这种念头的朋友,都是睁着大眼说瞎话。你在马路上给我一个什么基金子公司的理财产品,看我会不会正眼瞅你一眼。 关键是才4.1%啊,为啥一个高净值客户会愿意接受这么低的收益,你说这是为啥?原因很简单嘛,这次事情爆发了以后,忙前忙后的是谁?鹏华?屁都不放一个,一直是工行在出各种方案,各种善后,是工行的品质特别高洁?勇担社会责任? 咱们算一笔账,海航这种债券,年化收益起码10%把,给客户4%左右,中间商赚多少钱?6%,中间商挣得比投资者还多,这个游戏玩的下去,当然是有个隐含前提的,投资者必须得保证拿到4%的收益,银行在做隐形的担保。 要不然下一次再卖4%的理财,直接给投资者说,可能要亏损40%的本金,算了,还是打板天山生物把,那才是正宗的价值投资! ------ 第二个方面,才是跟咱们A股有关的,这个事出来以后,我看很多自媒体都在说,最终受益者肯定是股市,如果从屁股决定脑袋的角度说,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是从客观角度去看,我觉得这不是事实真相! 跟大家说句大实话,如果不能在A股建立稳定的上涨预期,广大老百姓的大额资金,最后大概率还是会去买房。或者说真正适合普通老百姓的,还是踏踏实实的去买套房。 这里说说我最近对一个逻辑的新理解,我们一直说,未来居民的存款会从楼市搬出来到股市,或者直接从储蓄变成股票,但是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如果市场依然是大起大伏,暴涨暴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就是这东西太难挣钱,甚至进去一次被收割一次。 这种情况下想实现国家振兴资本市场的战略,就会很难,从国家战略往回倒退的话,未来的A股会是什么样的?一定是慢慢的,缓缓的上涨,老百姓进来就能挣钱,体验感极佳,这样才能慢慢的钱都转到股市上来,这样国家通过振兴资本市场,来帮助实体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才能实现。 所以问题的关键点来了?你相信未来的A股会是慢慢的缓缓的,45度向上的牛市嘛?把答案留在留言区。 ------- 所以为啥我的题目里,用了“一言难尽”这四个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过去只需要看哪家银行理财收益高就搬到哪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遥想当年我们行还搞过2年年化7%的理财,接下来的日子,要不选股,要不选房,难度是不是又大了一圈。 有时候想想,我要是到了60多,还怎么这么一出,还得在研究再学习,我的拐棍非把地给杵破! A股的观点,跟周四没有变化,大家都在蓄力,等最后一次的高潮! |
上一篇:孙哥笔记:大消息,大作为!
下一篇:大利好,明天的核心机会
梁思几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2022-11-17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09
原创2022-11-07
原创2022-11-03
2022-11-02
原创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