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端: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前值6.9%,预期值6.4%,连续7个月实现正增长。10月双节叠加导致工作日同比减少2天,但工业增加值增速依旧强于预期,显示工业生产力度依旧强劲。从细分项来看:纺织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机械类行业明显受益于外需复苏和海外订单转移,单月增速继续提升。10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尽管较前值回落1.7个百分点,但仍处于高景气区间。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速大幅加快,由前值得51.1%上升至94.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受益于内需复苏,产值增速表现亮眼。10月生产端的经济数据印证了我们此前提出的对于顺周期品种的逻辑: “国内经济持续修复+海外订单转移,推动国内汽车、家电、建筑等下游高景气,下游旺盛的需求推动上游周期品种逐渐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需求旺盛、涨价密集。”投资端: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前值0.8%,预期值1.75%,总体符合预期。在内外需的带动下,新一轮库存周期开启,汽车制造业、农副食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投资复苏加快。主要是前期基建项目储备不足、财政支出进度缓慢所致。从单月数据来看,基建投资当月同比增速较前值上升1.2个百分点至4.4%,后续有望受益于专项债发行和财政支出节奏加快,基建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1-10月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9.2%,降幅收窄2.4个百分点。从单月数据来看,10月份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上升5.88%,实现近4个月来的首次转正。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前期疫情压制下,施工进度缓慢;另一方面,三条红线政策颁布,对地产杠杆率提出新要求,地产商加快竣工回款。 地产竣工数据直接影响家电家居、装修建材的需求,从而带动上游周期品种的需求,所以10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速实现首次转正、预期向好,将进一步支撑本轮顺周期品种的逻辑。 需求端: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万亿元,同比增长4.3%,前值3.3%,预期值4.9%,略低于预期。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修复,社零数据的回暖已经出现结构性分化,美妆、汽车、地产后周期(竣工)等产业链消费保持高景气,连前期一直低迷的餐饮收入数据都实现了首次同比转正,但是饮料烟酒类消费品增速高位回落,以及石油相关消费的低迷,使得10月数据低于预期。
10月经济数据整体继续向好,周期品的主动补库逻辑越来越清晰。 PMI数据连续8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显示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其中10月产成品库存指数录得44.9%,前值48.4%,表明在终端需求的快速恢复下,制造业企业产成品库存消耗加快。CPI受猪价影响超预期下行,预计短期还将进一步下行;PPI复苏缓慢,但是依然维持上涨的趋势,随着下游汽车、家电等产业的高景气持续,包括化工在内的部分上游周期品种的基本面已经大幅改善。10月出口延续上行趋势并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是机电产品、塑料、灯具、家具、汽车及零配件等出口产品维持高增速。10月社融受政府债发行放缓影响,增速低于预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M1-M2剪刀差持续收窄,进一步说明企业资金灵活化程度提高,企业盈利预期好转,经营活动回暖,加大投资、加大资本开支的意愿提升。
总之,从10月各项经济数据来看: 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内需逐渐回暖,同时叠加大量海外订单转移至国内,当前汽车、家电家居、装修等消费需求保持高景气,将推动上游周期品种逐渐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
另一方面,由于CPI超预期下行,部分行业需求仍然低迷,所以货币政策短期内大概率不会进一步收缩。比如今天央行继续超量续做MLF,投放流动性。 上周以来,我们持续解读周期品的补库逻辑。 11月9日,上周一,《突发,超级好消息!》一文表示: “在经济持续复苏的大背景下,部分周期品种供需基本面持续改善,现货、期货价格上涨。”
其中重点解读了铝、铜以及黑色系的涨价逻辑。
11月10日,上周二,《有个高景气方向!》详细分析了当前建材产业链的逻辑,并表示玻纤、涂料(钛白粉)、有机硅、水泥这几个分支景气度较高。
11月11日,上周三,《一波涨价来袭!》详细梳理了近期涨价的周期品种。
11月12日,上周四,《涨价的秘密!》详细解读了当前工业品的补库逻辑: “当前整体已经处于从被动去库到主动补库的过渡阶段,其中包括汽车在内的部分产业已经进入主动补库阶段,这就是近期周期品种密集涨价的核心逻辑。从驱动力来看,本轮推动库存周期向主动补库过渡的是需求的回升,包括国内需求的复苏+海外订单的转移。”
本轮周期行情从11月9日开始正式启动,6个交易日内,铝板块指数涨幅14%,其中华峰铝业6个交易日5板,涨幅64%,云铝股份日涨幅33%;钛白粉从11月11日启动,4个交易日,板块指数涨幅19%,金浦钛业4连板。
自上周梳理周期品的逻辑以来,周期板块持续上涨,今天整理了一份“周期板块有补涨预期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