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如何看待科技股泡沫?

原创:黎锅锅   趋势黎公子   2019-12-29 - 小 + 大

近日堪称“中国巴菲特、茅台铁头娃”的但斌,公开表示科技股泡沫显而易见,并以韦尔股份举例,小小书童可笑可笑,净利润区区1.3亿人民币,市值竟比利润为9亿美金的赛灵思,13亿美金的意法半导体还要高,完全是中国机构的“杰作”。。



这话可谓是捅了马蜂窝,持仓的散户朋友听着相当刺耳,纷纷静坐发功,网传连董秘也坐不住,DISS了一嘴~
做股票嘛,戾气别这么重,股价在演绎多头逻辑时,有空方的声音多听听,也有助于自己查疑补缺,做事情有大佬给点意见,甭管对错,都是好事啊。
简单看了一下,蛋总的这个1.3亿净利润的说法,应该取的是三季报的归母净利润,说实话这是不懂(或不屑)投机份子炒预期的套路了,拿19年三个季度的利润来讲泡沫,有点不太合适。


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不管韦尔还是圣邦,闻泰还是君正,整个芯片侧,都在以21年的期望净利润作为估值的锚,这也是科技股目前波动较大的原因,因为期望净利润本身的范围就较大嘛。

(韦尔)

(闻泰)
市场博弈的点也很清晰,既然靠并购消化估值不可持续,那你并购完之后,可以以什么样的增速保持增长,这个数越高,给的溢价就越多呗。
现在市场对韦尔1300亿市值的定价,充分考虑了豪威科技的并购案,说白了就是已经按未来两年达到30亿净利润这个级别在给它估值了,
若是可以做到,目前市值对应下来也就四十多倍PE,另外并购后预期净利润增速还能维持30%+,1300亿市值于情于理都不应算泡沫。
投资者做这个票,与其把矛盾放在静态的PE高不高上面,不如把矛盾放在两年做到30亿净利润靠不靠谱上,觉得没问题的,完全可以继续持有,等财报把故事戳破了再溜也行,这种政治驱动的成长,不谈产业趋势谈估值其实是挺搞笑的事情。
再从横向对比的角度来看,先不说这几个公司模式是否一样,静态的跨市场估值对比本身就没太大意义,不然做啥A股呢,港股低估值的货那么多,不够香么,个人觉得资产的定价是人心所向,维度不能太单一。


虽然现在很多科技股确实不咋挣钱,但是并购的资产相当优质哇,不能以静态的眼光审视泡沫。
你别看我长的丑,可我想的美啊,你别看我好欺负,但是我爸是李刚啊,你觉得我今天很穷酸,那你知不知道我和90岁高龄富婆的婚礼已经提上日程了啊?说不定马上就能继承巨额家产了,这些和现在的硬核科技股都是一个道理嘛。
关于科技股的定价,我觉得更应该考虑的是并购完成之后,还能以什么样的业绩增速发展下去,以这个预期增速来估值,才是市场的核心所在吧。
所以,与其跳出来说,科技股目前泡沫极大,不如讲科技股业绩消化增速的不确定性比较高
对于这种定性,操作上其实也蛮好办的,既然明牌的炒完了,预期的故事还没落地,那么操作上就先不指望趋势,目前混个高位震荡有没有问题?实在不行混个抵抗式下跌可以不?
答案很明显嘛,科技股目前的交易姿势也能得出来了→1.排除满仓呆坐躺趋势 2.底仓持股+机动仓波段的左侧法是最佳姿势(首页发送888有案例),财报兑现若低于预期无条件走人。


其实核心资产目前的情况和科技股也没啥区别,部分蓝筹的估值真的还有空间吗?茅台能拽着自己的头发飞上40倍PE么?
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估值扩张的行情明年下半年之前是很难出现了,那为什么外资还在买买买呢?他们家里有猪吗?
说白了人家运作的周期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看到的是中国未来的可能性,看到的是中国行业寡头业绩持续增长的稳定性,短期估值合理偏高又怎样?一两年就消化完了,和美国2%的GDP支撑的权益资产相比,已经足够香了。。。。。
做科技股其实也是一样嘛,现在是很贵,但是为梦想窒息一下不行嘛?做好梦碎时逃命的预案就行了,就是投机倒把,又不是价值投资,举国之力都使出来了,出几个芯片巨头还是比较确定的吧,押宝呗。
……
另外给大家分享一下15年7月份牛市破灭时,大佬任泽平关于科技股的一篇文章,目前来看依然很有借鉴意义👇👇👇👇👇
通过比较研究历次科技股泡沫,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1)科技股牛市均诞生于一轮科技革命初期,旧经济退潮,新经济崛起。科技改变世界,新的科技代表未来发展趋势,催生无限想像空间。高风险高收益,科技创新需要大把烧钱,因此科技公司只能通过股权融资。比如英国1825-1847年、美国1937-1857年铁路股牛市、1994年10月-2000年3月纳斯达克互联网牛市、2012年底-中国创业板互联网 牛市。
2)科技股牛市的启动不一定发生在宽松货币环境,但牛市的疯狂一定需要货币推波助澜。比如,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资金回流将纳斯达克泡沫推上了巅峰;2012年底中国创业板牛市在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下启动,2014年年中央行转向全面的宽松货币政策,创业板牛市一路高歌猛进。
3)科技股泡沫巅峰时期,真伪难辨,除了崛起中的伟大公司,每次市场都追捧风口上的猪,从而形成事实上的有毒资产。股市换手率高,对流动性极为敏感。
4)导致科技股泡沫破裂的因素很多,包括货币政策收紧、流动性转向、监管趋严、会计丑闻等。由于科技股牛市经常出现惊人的涨幅,因此泡沫破裂时也经常出现惊人的暴跌,简直像一场世纪豪赌。比如,早期铁路股泡沫终结于政府取消所有尚未通过的铁路方案、银行利率提高一倍等;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终结于美联储连续两次加息、微软被判违反美国反垄断法、企业业绩普遍下滑、股票供给大幅增加等;中国519行情科技泡沫终结于紧缩货币、监管风暴、国有股减持等;中国台湾1999-2000年初科技股泡沫终结于货币政策收缩、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政局动荡等。
5)科技股牛市终结时,股价大跌,公司纷纷倒闭,风停之后,风口上的猪惨重地摔在地上。但同时也诞生出一批伟大的科技巨头,不需要风口的鹰继续展翅高飞。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房地产泡沫,科技股泡沫显然更有利于经济创新。毕竟,创新是需要烧钱的。比如英国1825-1847年、美国1937-1857年铁路股泡沫破裂之后,铁路系统大幅扩张;1994年10月-2000年3月纳斯达克泡沫破裂之后,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并诞生出微软、英特尔等一批巨头;中国519行情科技股泡沫破裂之后,互联网普及率和网民数量大幅上升,为BAT的崛起奠定基础。
6)科技股牛市中,价值投资者表现一般,通常是高风险偏好的成长股投资者的乐园。
字很多,总结下来就是风停之后,每次风口上的猪都注定沉重地摔在地上,但也诞生出一批伟大的公司和玩家。科技股的行情会带动市场整体的行情,若是买错了科技类公司,站岗可能会站一辈子,纯炒概念的科技股最终会死的妈都不认识,能持续长牛的依然是行业头部公司。。。。


今天写的这篇文章涉及一些股价和预期之间的关系,可能部分基础差的同志会看的云里雾里,没关系,大家只用知道,在国产替代的历史化进程中,我们看待科技股,重点应该是产业趋势>增速>估值,这两年若有硬核科技跌进PEG<1的区间,我都会大胆搞,这是时代赋予的机会。

股市这个地方和现实真的是相反的,越长期的越确定,越短期的越难猜,A股一定会有牛市,三岁小儿可知,下一秒涨跌红绿,神仙难测。科技股下周怎么走?不知道!但中国一定会出现真正的硬核科技巨头,相当确定!
金毛这两年不停的折腾咱,让咱们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决心前所未有,咱们的体制可能有很多方面的缺点,但是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领导真心想干的事,一定能成。 

老铁,你觉得呢?

.......

扫下方二维码关注盘中号(10点发文):


上一篇:重磅,注册制真来了!

下一篇:注意,领红包的时候到了

关注趋势黎公子公众号
趋势黎公子的微信号:stocklgz

可以复制的叫体系,不能复制的叫玄学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