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警惕这个风险!

原创:研报社   研报社   2020-12-09 - 小 + 大

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预期差就是生产力。

——研报社


11月社融:信用扩张拐点基本确认

●●●大●●

今天盘后,央行公布了11月金融数据,其中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3.6%,增速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本轮信用扩张拐点基本确认。


第一,新增人民币贷款依然维持高位。

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多增456亿元,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7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3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8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49亿元,主要原因一是双十一带动居民消费上升;二是地产促销提升居民购房意愿。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81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3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887亿元,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复苏态势明确,且出口持续向好,企业中长期贷款意愿提升。


第二,M1-M2剪刀差进一步收窄。

11月,财政性存款减少1857亿元,财政存款减少意味着资金进入市场流通,带动M2增速回升;M1与M2剪刀差也由上月的-1.4%收窄至-0.7%。

由于M1-M2 剪刀差反映企业资金占比和其资金活化程度,M1-M2大幅收窄,说明资金开始活化,企业盈利预期好转、经营活动回暖。

第三,社融增速较上月回落,拐点基本确认。

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亿元;但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3.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11月社融增速放缓,一是因为永煤等信用债违约,导致一级市场上信用债取消发行数量和规模骤增;二是因为部分信托公司收到窗口指导要求完成年初融资类信托的压降任务,导致非标项单月减少。

但最核心的原因还是我们之前判断的: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复苏,货币政策已经基本回归常态,所以本轮社融增长(信用扩张)在年底见顶是大概率事件。

站在当前,结合最新的11月社融数据,我们认为,短期内由于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意愿的提升,加上政府债还有一定额度,社融增速可能还将维持高位,但是本轮信用扩张的拐点已经基本确认,明年上半年大概率是一个社融增速缓慢下行的过程。



11月物价:PPI如期上行

●●●大●●

今天上午9:30,统计局公布了11月物价数据,其中CPI同比下降0.5%,超预期下行,时隔11年再次跌至负值,并且后续仍将持续下行。



CPI下行是预期之中的,但是直接从10月的+0.5%跌到11月的-0.5%,还是超出市场预期的。


关于CPI的解读,还是重复之前的两个观点:


第一,整体CPI的下行主要是受到猪周期下行的拖累,受猪价下行影响,11月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较前值下降4.2个百分点,是造成CPI由正转负的主要原因。


第二,剔除食品因素后,核心CPI同比增速是连续5个月保持在0.5%的,说明其他物价是没有在下跌的。但是核心CPI一直处于2013年以来的低位,说明国内终端消费需求端仍然偏弱。


展望未来一段时间,春节和冷冬可能会一定程度上提振物价,但是由于去年的高基数,以及猪肉价格的继续同比下跌,CPI数据还会继续下行。


11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1.5%,符合预期,并且后续还将继续收窄,明年一季度有望转正。


第一,PPI上行主要驱动是海外订单转移驱动国内生产端高景气,提升上游需求,另外冷冬来临,采暖需求提升。


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1.5%,同比上涨2%,较前值提高1.7个百分点;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1.1%,同比上涨4.1%,较前值提高1.2个百分点;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环比上涨2.2%,同比下降3%,较前值收窄3个百分点。


第二,由于原油价格与PPI相关性较强,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也推动PPI进一步上行。


我们认为,在海外订单转移、制造业需求高景气的推动下,未来3-4个月内,PPI同比增速将大概率继续上行,并实现由负转正。在PPI持续上行阶段中,顺周期品种的逻辑将得到持续支撑。



小结:信用周期下行对市场的影响

●●●大●●

第一,对于货币政策:虽然PMI超预期上行,表明制造业高景气,但是主要是受海外订单转移驱动,所以短期内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概率不大,后续仍将维持目前松紧适度状态,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宽裕,不让市场缺钱,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第二,对于市场:从历史来看,每一轮信用周期下行阶段都是杀估值泡沫的阶段,所以如果明年上半年社融增速趋势下行,要警惕信用周期下行对高估值板块的压制,尤其是那些之前讲故事、估值高又没有业绩支撑的公司,核心还是要围绕基本面价值、围绕高景气、围绕业绩。





股价与现货背离的涨价品种

●●●大●●

自我们11月中旬提示顺周期逻辑以来,周期品种频频涨价、周期板块上涨也此起彼伏。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再梳理一些产品价格还在上涨,但是股价还相对滞涨的品种,仅供参考:


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买卖股票,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
A股去散户化的历史进程是一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研粉一定要用机构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是研报社一路在践行的使命所在,股海惊涛骇浪,支持研报社这艘大船,就是支持您自己,让社长再带你们航行500年!



上一篇:孙哥笔记:选股的难度降低了

下一篇:重仓涨停,今晚说点干货!

关注研报社公众号
研报社的微信号:yanbao_she

本公众号为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