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面容姣好的梅森 梅梅啊 2020-12-19 - 小 + 大
作者/梅森 绕不开的逻辑 今天上午消息,国家最新的经济会议16-18日结束,会议公开的信息中,关于未来发展的核心,上边给了几个大方向: 1、科技(未来市场核心) 2、供应链自主可控(把握好手里的王牌) 3、扩大内需(增加内部消费) 4、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不多说) 5、解决好种子和耕地的问题(粮食问题很重要) 6、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展(打击巨头) 7、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民生保障问题) 8、做好环境整治工作(要小心,这里有大买卖) 从金融市场角度看,这次经济会议给了两个大方向,一个是科技,一个是农业! 重点来了,我要表演了!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经济会议嘛!说那么多中心思想是给底下人听的,真正有意义的内容刚开始~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政府端加大对国家战略核心的“精准投入”和“有效支持”。说白了,国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钱要花在刀刃上,不能像过去似的,很多没意义的投产,最后无疾而终。 稳健的货币政策:跟过去一样,继续发挥宏观的手,市场不行的时候,需要抬一抬得有钱啊,市场过热的时候,要降温得有股啊,总之,金融市场必须在可控范围内! 梅森: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把过去说过的话再倒腾出来换个说法再表述一遍,谈不上绝对利好,也算不了利空,一切都在控制范围之内! 双循环 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 国际单边主义盛行下,出口艰难。过去出口占到了GDP构成的60%以上,而后逐年萎缩。 随着国际贸易壁垒严重,MYZ的推进,出口买卖难做,这个阶段搞好内部消费,以内部消费为主,消化掉过剩产能,以及带动GDP持续稳定是关键。 从2017年开始讲的,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消费型经济就是国家一直提的关键词,如今这句话换个新名称,就叫:经济内循环。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过去消化全世界的产品。如今,我们要利用自己的市场,消化更多自己的产品,带动GDP,就是这个意思。 外循环本质上就是维持过去的出口状态,但能维持到啥程度不好说,上边也在积极的构建外交关系,只是现在不像过去那么容易谈了。 重点来了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已定,经济形态明确之后,领导们开始给具体方向: 科技: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大方向。下半年,还强调基础科学的构建和培养,尤其提到了量子通信这种具体领域的政策倾斜。 也能看出来,重视起来科技对于国家,乃至全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科技核心概念:5G、芯片、新能源汽车、AI、量子通信、消费电子、国产软件、大数据、云计算、数字货币、区块链这些板块肯定是直接利好的。 农业: 代表吃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底层需求。保证农业的平稳,是保持一个国家底层人民生活的根基。 如果吃饭出了问题,那是要出大事的。所以,把农业上升到这个高度,不是乱来的。 潜在农业利好的逻辑: 1、气候:气候影响导致粮食减产,造成粮食价格上涨 2、外贸:MYZ导致进口减少 3、潜在的区域局势紧张:粮食作为战略储备资源,可能是最重要的物资 4、污染:不用多说 梅森:这是最新的经济工作会议中,给大家总结的核心重点内容。很多人看新闻也不仔细,需要我掰开了揉碎了解释。 如果你仔细的看过我过去的文章,就知道会议中领导们提到的这些问题,过去咱们都聊到过。也不是提前知道消息,我没那么灵通,也没那个能力,纯粹的逻辑推演得出的结果! 《有人在制造恐慌~》 《刨祖坟!》 这些过的文章都说过,每年年底到第二年年初,开会比较多,但凡遇到开会,就不得不说大科技,经济内循环的解释,粮食板块在何种情况下有上涨逻辑。 不过,即便我能猜中哪些板块能在会议中被领导们重视,给政策倾斜,这些板块也未必一定上涨。 10月份往后,但凡在A股中获得政策倾斜的板块,几乎全部被市场砸盘了。包括上周五的芯片,在重大利好的情况下,芯片板块整体下跌: 炒股,总会有认知差距,再好的分析对于部分人来讲只是废话,不如追涨的代码! 所以,不是说国家给这两个板块政策倾斜,就百分之百上涨,而是它们存在潜在上涨的逻辑,我也只是提前告诉了你而已。那些及看不懂逻辑,又想谁都欠他似的要代码赚钱的,你出门左转找大师们去,我这受理不了! 该说的逻辑讲清楚了,工作结束,祝大家周末愉快! |
上一篇:筑底,白马筑底
下一篇:A股上攻遇阻,何去何从?
梅梅啊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4
原创2022-11-08
原创2022-11-07
原创2022-11-02
原创2022-10-26
原创2022-10-25
原创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