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军师 诸葛大局观 2020-12-30 - 小 + 大
郑重申明:1、本号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号主不保证其真实性,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更不承诺任何收益;2、广告内容由第三方提供,仅供参考,读者如据其投资风险自担盈亏自负,号主不承担担保责任;3、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请理性甄别。 防骗小贴士:正规的证券交易只能认准上海和深圳两家交易所,任何许诺你高额回报,让你转账去其他平台,特别是让你下什么app要转钱的,无论是原油、期货、博彩、虚拟币、假私募、假券商、假港股、场外配资还是别的什么旗号,基本都是骗子,钱进去就出不来了;任何给你承诺收益、保证输赢的荐股、喊单等行为皆不可信,风险极大切勿盲从!投资有风险,请大家一定要有防范意识。 昨天军师月末惯例开了一次打赏,从打赏人数就能看得行情确实不好,大家都没赚,亏的也还不少。 但依然有很多朋友表达了对军师的支持与鼓励,特别感动的是,打赏的朋友很多也是没有赚钱的,却仍旧打赏不等金额表达了心意,真的特别感动!是真铁粉了! 还有一些纯铁更不用说了,直接一言不合就无脑顶格赞赏! 此时文字语言都不足以言谢,就把那份感动埋藏在心中吧。 有些朋友也表达了对军师周末生活随笔的喜爱,甚至超过了平时复盘文章。 我感到特别开心,周末生活随笔,都是记录了平日里除了投资以外的其他生活感悟及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可能更贴近大家的生活,更能产生共鸣,更具有一些人情味。 本身也特别喜欢这些文字,与利益无关,内心是自己的,如鱼得水,冷暖自知…… 话又说回来,今年如果没有在上半年吃住大肉的话,下半年,特别是从7,8月开始,就会比较艰难了(当然,白酒,消费的大白马除外)。 所以,大家普遍没赚钱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没有在上半年赚到。 像我自己,最近一个月回撤比较厉害,但整体还能接受。 希望在新的一年,我们整装待发,愿2021有个好收益! 这2天看了一份招商策略的报告:关于市场对明年的一致预期和主要分歧是什么? 总结了市场对于明年的九大一致预期和六大主要分歧,我觉得算是一份年度通关手册,大体理清了买方整体对市场的预判。 这份清单,更为重要的是,细品其中的一些关键点,找到其中的核心预期差,到底哪些可能是对的,哪些有些偏差,对于整体思路有个大体方向的借鉴,供大家参考。 市场对明年的九大一致预期: 1)市场前高后低,预期回报明显低于 2020 年; 2)明年信用增速将会明显下行,货币政策不会过度紧缩; 3)2021年大宗商品将会迎来明显的投资机会; 4)明年全球经济复苏,上半年出口仍保持较高增速; 5)制造业投资需求将会明显升温,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将会回落; 6)公募基金净发行仍将保持高位,最保守的估计也超过 1 万亿; 7)机构化提速和注册制大环境下,机构将会继续战胜主要指数;(市场也相对一致的认为,由于机构化提速和注册制大环境下个股投资难度的加大,抱团绩优股的风格将会持续,机构将会继续战胜主要指数。) 8)行业层面分歧较大,但市场普遍相信新能源、军工和食品饮料将会有强势表现;市场普遍认为银行、地产没有太大的机会;(由于景气度较高,无论是否配置,市场普遍相信新能源、军工和食品饮料将会继续在2021 年有不错表现,尽管他们的估值很贵。市场普遍相信估值在 A 股已经没啥作用,主要看行业景气变化。市场普遍认为银行、地产在 2021 年仍然不会有太好表现。) 9)市场普遍预计风格会更加均衡。 标红的是招商比较认同的。 市场对明年的六大分歧: 1)开年之后究竟是金融领涨,还是科技领涨还是延续 2020 年 12 月份新能源军工和白酒领涨? (不行就各买三分之一,谁涨卖谁。) 2)明年全年到底是 03/07/10/18年,市场存在分歧; (没有两年是完全相同,今年是哪一年所以类似投资则是刻舟求剑。) 3)资管新规执行到底是从严还是从宽,信用债如果再度出现违约加大的情况,央行是不是还会继续宽松,如果 PPI 比较高,央行是不是会明显收紧货币政策,总之,2021 年央行到底是紧是松,利率上行的幅度到底有多高; (对货币政策力度的不同判断,就会对风格和行业配置产生不同判断。) 4)相对均衡之下,到底是价值风格占优还是成长风格占优; (全年来看,由于对于行业判断市场预期较为混乱,对全年预期回报将对降低,那么是选择低估值板块赚一个业绩的钱,还是选择高估值板块哪怕杀一点估值,也要拥抱更高的业绩增长,市场有较大分歧。 如果货币紧缩一点,杀估值压力更大,可能是低估值防御策略占优;如果货币不那么紧,业绩增速高,成长可能会相对占优。) 5)高估值优质核心资产,会不会在 2021 年出现均值回归; (2020 年由于机构资金的推动,部分绩优公募重仓核心资产的估值已经超过了近十年新高,甚至有很多超过了 2015 年或者 2007 年的水平。 由于过去几年过度强势,反复教育看空者,很多投资者就像信奉北上广深房价一样信奉这类型股票将会永远上涨。 哪怕调整一下也不要紧,因为迟早会创新高。因此,部分投资者相信这类型的高估值优质核心资产估值将会保持高位。 当然,部分投资者还是认为这些股票虽然好,但是太贵了,一旦出现景气恶化或者紧缩的货币环境也可能会出现较大程度的估值的均值回归。) 很多宣称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也开始变得不看估值。 6)对电子、计算机、保险、医药、航空机场、家电汽车、机械存在明显的分歧 (对于很多行业,市场一致看好或者一致看空,或者不再关注之外,但是对于电子、计算机、保险、医药、航空机场、家电汽车存在明显分歧。 部分行业主要是短期业绩没问题,但是对行业长期逻辑和空间产生怀疑; 部分行业怀疑明年景气和业绩情况,但又觉得一定的看好逻辑; 部分行业短期业绩没问题,但是认为估值太高;) 实在吃不准行业就选股吧,PEG 小于 1 的股票明年还是有很多的。 小结: 每一年市场对下一年都有很多预测和分歧,最终一致预期不见得总是错。 而最终,几乎每年都会在年中发生了意外事件,改变了市场环境和预期,最终会使得很多配置思路会相应的变化。 例如: 最终,事件的应对才是全年超额收益最重要的来源。 因此,策略更重要的是了解预期,了解预期背后的逻辑,实际操作中,一旦出现了偏离预期的突发事件出现,应对的重要性就远远大于预测。 这就意味着,一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事件,那么就很有必要引起足够高的重视。 市场方面,创业板新高了。 今天这波新高,其实细看可以发现,看成交量的话,是明显缩量的。 说明什么呢?其实说明目前的市场,依然是存量资金的博弈,而结合近期的盘面可以推断,大概应该是从小票出来的资金,以及机构等大资金,都抱团去了权重股了。 上证指数也是差不多的。 所以资金拉权重,轻松就把指数打起来了,而其他个股要不继续躺地下,要不继续新低,很难受的。 最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市场生态和格局,从今年7月之后,便发生了些许改变,大市值龙头品种,开始疯狂吸金,机构开始抱团。 未来这种格局,是否会演变成类似美股那样,只涨头部公司,带动指数不断新高。 一些少数成长品种可以慢慢变大,而绝大部分个股都不会有太大变化,或者说出现一些脉冲,随后又回到原点。 也就是说,2020年是美股化的元年,这种格局目前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早的很?(退市制度和注册制的大背景) 还是说,目前依然只是风格切换的问题,明年就会切换过来? 说实话,我目前下不了判断!不过可能会偏向第一种。 但即便是继续抱团大市值龙头品种,我也不会在此时这些位置强行上车的。 好公司也要有好价格,才算是一笔好的投资。 我也不相信好公司等不了好价格,毕竟美股200多年的股市历史已经告诉了,好公司依然有被低估的时候,不被市场所待见的时候,周期使然罢了。 所以,我会继续观看,继续跟踪,直到他们便宜为止,现在真下不了手啊! 目前暂且依旧在一些成长品种中看看,主要还是跟踪下财报情况,另外,一些中大市值品种,不贵,又具有成长性,我也会调入观察的。 部分板块中的“茅台”今年股价大涨。 贵州茅台再创历史新高,盘中一度达到1929元。 粮油界的茅台--金龙鱼 电池界的茅台—宁德时代 眼科界的茅台--爱尔眼科 牙科界的茅台--通策医疗 文具中的茅台--晨光文具 家电中的茅台—美的集团 牛奶中的茅台—伊利股份 光伏中的茅台—隆基股份 旅游中的茅台—中国中免 …… 都是历史新高,或者附近。 本身在躺在里面的就会很舒服,享受估值抬升,享受“泡沫”就是了。没有的,会很难受,看着指数飞,感觉都在赚,就你的不涨。 大概这个时候,你是不太敢上车的,毕竟万一你刚进去,就震你20个点,你会不出来? 有什么办法呢,你只能忍。 不过,现状是,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执行,打不过就加入计划了。 这是否意味着什么,我不发表看法,大家自己去思考。 反正现在大家就是两边倒,相当对立,高下不分!一个死多成长,一个死多超级白马! 孰对孰错,时间会告诉答案。 市场趋向:权重带动指数创新高,市场资金依然是怼大市值龙头,依然是分化行情,继续抱团。 交易策略:超级大白马,真不好上车,本身有的,躺赢。小票,继续躺,要走,起码也要等个反弹再说。 仓位情况:8.5成左右 目前跟踪:苏州科达,五洋停车,良品铺子,沃特股份 长期定投ETF:科创50(588000),创新药(159992) 军师午盘号:卧龙盘中对 午盘号:卧龙盘中对 |
上一篇:变天了!
下一篇:半个月20%,一直抱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