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军师 诸葛大局观 2021-01-11 - 小 + 大
郑重申明:1、本号一切内容仅为分享、交流,号主不保证其真实性,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更不承诺任何收益;2、广告内容由第三方提供,仅供参考,读者如据其投资风险自担盈亏自负,号主不承担担保责任;3、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请理性甄别。 防骗小贴士:正规的证券交易只能认准上海和深圳两家交易所,任何许诺你高额回报,让你转账去其他平台,特别是让你下什么app要转钱的,无论是原油、期货、博彩、虚拟币、假私募、假券商、假港股、场外配资还是别的什么旗号,基本都是骗子,钱进去就出不来了;任何给你承诺收益、保证输赢的荐股、喊单等行为皆不可信,风险极大切勿盲从!投资有风险,请大家一定要有防范意识。 周末花了些时间,看了各大券商关于“抱团”的观点,我简单总结一下,几个方面切入: 1、 哪些是共识的? 2、 哪些是分歧的? 3、 抱团何时结束? 4、 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5、 结束的标志信号是什么? 先说共识,抱团的大背景、大逻辑。 1、首先是流动性的超预期。 全球大放水,我们也不例外,这点我之前的文章翻来覆去阐述过观点了。 年初爆款基金发行强化了一致预期。上周,7只公募产品的募集规模就接近了1000亿,而在1 月11 日,又有多个明星基金经理开始募集新产品,鉴于新发产品多延续此前风格,这一行为无疑会强化强者恒强的逻辑。 本质是居民配置力量强化的结果(房住不炒,存款利息逐年走低,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背后关键是利率下行的无形之手)。 2021 年无风险利率大概率还会进一步下行,这将成为2021 年行情的核心驱动(关于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可能会出现在2季度末)。 这波新股民的特点是:直接进入基金而非直接入市,从而基金的边际定价决定市场的方向与结构。 2、估值体系有变。 纵观年初强势板块,整体有两大属性,一是抗通胀品种,如白酒,二是高端制造,如光伏。 结合动态PE,两者估值均创出了阶段新高(60 倍附近)。 之所以估值不断扩张,背后的逻辑在于估值体系的切换。与传统成长(计算机、传媒为代表)PEG 估值体系不同,目前部分消费(白酒、医药)以及高端制造转向了DCF 估值体系。 而DCF 模型有以下基础假设: 1)永续经营; 2)业绩确定性较强; 3)现金流稳健; 4)负债率稳定 而近年来随着集中度的提升以及企业管理能力为市场所认可,部分消费、高端制造已具备上述属性。 而在DCF 估值体系下,由于企业业绩的稳定性,相较于PE 估值体系,市场往往会给予更高的确定性溢价,这成为估值抬升的基础。 抱团何时瓦解?结束的标志信号? 历史上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抱团现象瓦解,但抱团并不意味着不会结束,高估值环境下尤其需要提防瓦解的可能性。 而结合抱团加剧的逻辑,可能出现以下信号,抱团可能松动: 1) 公募发行产品速度放缓。 而导致发行放缓的逻辑可能有,一是公募募集难度增大,市场出现大量募集失败的案例,二是监管直接限制产品发行额度。目前暂时还没有看到。 2) 永续增长这一假设条件证伪,如企业业绩恶化。 历史上有许多代表性案例,比如2009 年5 月之后,政策收紧地产信贷,此后银行、地产抱团行为瓦解,又比如2012年12 月,由于塑化剂事件以及限制三公消费,白酒景气度整体下行,此后消费抱团瓦解。 而若要证伪业绩下行这一前提假设,触发契机可能有,一是财报季业绩不及预期,二是政策转向,如进入信用紧缩环境,三是行业特定事件。 而下一轮财报季为一月底年报预报,下一轮政策节点为两会,所以至少在1 月中上旬证伪业绩下行的可能性偏低。 3)上市公司股东出现集中性减持提供新增卖盘。 若明星股未因减持而出现系统性大跌,担忧当前也没有必要。 小结: 鉴于大部分信号未到证伪时刻,所以抱团现象短时间内依然可能延续。(可能会持续到春节附近,年报预报验证?) 一边是抱团,另一边就是无休止下跌,上周周五进行了一次像样的高低切,切换的方向无非就是金融、科技。 高标纷纷跟随两个龙头妖股倒下,流出的资金轮动到低位超跌科技里去,导致超跌个股大面积修复,这是现象预示着超跌个股可能开始被资金关注。 那么是否一定切换成功呢? 不一定,还得看持续性! 抱团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包括机构和游资)非得围绕着白酒或者老的几个龙头抱,抱团的对象仍然是切换的,更形象一点说,应该是市场仍然会认个股的辨识度,大面积上涨的普涨行情依然比较艰难。 可能切换的方向: 1、 大市值总龙头品种:地产(万保金)、保险(中国平安)、银行(招行银行)、证券(东财,中信)、建材建筑(海螺)等低估值。 2、 科技大市值龙头:网安(360),信创(紫光,浪潮,曙光、中软等),芯片(长电,兆易等),三安光电,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安洁科技,韦尔股份等等 3、 简单来说,就是细分行业总龙头。 关于行情,只能基于当前这个静态时点去做预判,不代表长期维持这个观点!依然得走一步看一步。 对于短线操作,要遵循最基本的短线规则,趋势一旦不再,是卖出的重要条件和信号。短线交易遇亏损要及时了结亏损头寸! 市场方面,继续分化。 上涨和下跌家数,依然很极端: 如果没切换过来是真的难。 近期依然是一个震荡市吧。 一旦指数再向下调整,80%的个股也很难独善其身。 所以目前的策略只有2个: 1、 要么干脆不参与,看不懂就空仓观望。 2、 要么拥抱大市值龙头。 手握小市值品种的,这些位置割不动的,等拿着年报出来再决定去留了,好的可以继续留,不及预期的,就要考虑走了。 当下的优质赛道、确定性龙头几乎成为主攻方向。 换个角度来看,难道市场会对高估值问题视而不见吗?都都知道高估了,泡沫了,但又怎样呢?只要都不卖,就不会跌。 拐点什么时候出现,前面也说了。 一个现象很亮眼:当前的南下资金数据便可见一斑,近5 个交易日当日南下资金净规模均超百亿港元。 这点可能没多少投资者引起注意,为何南下的资金还大于北上了? 港股中上市公司相对优质(可比A 股龙头)且估值合理,吸引越来越多的机构资金增配。 港股方向千万不要忽视,AH140%的溢价,已经超出了常识了,2021年恒生指数有很大的机会,这个机会可能是系统性的。 从全球市场来看,无论是美股还是A股,低估值价值投资长期回报突出,是非常有效的策略,恒生指数具有明显的低估值特征。 截至2020年12月30日,恒生指数的PE为15.52倍,PB为1.3倍 投资对标上可以考虑:恒生ETF(159920) 目前来看,港股仍是全球估值洼地。 策略:依然可以采取定投模式,但预计修复时间会很快,不像科创50会有一波消化估值和筹码沉淀的过程。在全球大放水的背景下,如果资金大幅流入港股,可能估值抬升会比较迅猛。 所以如果要做,布局拿筹码的话,可能初期就要把筹码多拿一些,后面如果调整了再慢慢加。不然一旦快速修复或者估值抬升,你筹码是拿不够的。 海螺水泥,目前继续持股,没有动。 招商银行,上周五说的,今天大涨5%,创历史新高,继续看好。 万科A,投资逻辑越来越明确了,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 另外,沃特股份,今天大涨。 目前有个看得见的逻辑: 公司目前特种工程塑料订单情况良好。随着多款产品陆续完成测试及验证工作,目前已经得到下游5G、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电气等行业客户的认可和使用。 新客户拓展能力:公司材料产品已相继参与蔚来、威马、理想等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试制、认可和批量使用工作。公司另有部分材料已小批量用于某T客户新能源汽车产品部件。 其中互动易平台回答投资者,关于“T客户”,应该是指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这点是充满想象的。 今天涨停没封死,后面再看看吧。 市场趋向:指数高位震荡,市场资金依然是怼大市值龙头,依然是分化行情,继续抱团。 交易策略:涨幅不大的低估值大龙头可以考虑。比如:万科,中国平安,海螺水泥,招商银行 仓位情况:8.5成左右 目前跟踪:招商银行,海螺水泥,五洋停车,良品铺子,沃特股份 长期定投ETF:科创50(588000),创新药(159992),恒生ETF(159920) 今日操作:调入恒生ETF。 军师午盘号:卧龙盘中对 午盘号:卧龙盘中对 |
上一篇:涨出股灾的味道
下一篇:属于它们的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