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牛市”又特么虚情假意的回来了~

原创:面容姣好的梅森   梅梅啊   2021-01-12 - 小 + 大

Beautiful In White Westlife - Beautiful In White (Demo)

作者/梅森


先说重点


核心观点


结构性行情延续下去,会有三种潜在走势


1、资金连续、反复、不要脸的扎堆权重股,造成指数上涨,个股杀跌。这种状态已经延续了好几个月了,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这种状态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那A股就没人玩了。


2、当权重走到一定高度之后,一定会有机构抢跑立场,场内资金会回到中小创里,形成有政策带动的核心科技类中小创走高,但指数下跌。


3、当前的行情,如果能盼来两个大政策:货币政策放松、国家大的战略板块,那么很可能在全世界经济没办法复苏,而我们控制疫情最妥当的时候,走一波全球低迷,大A一枝独秀的场面,尤其近期一带一路、券商反复拉涨,我觉得这有点2014年的意思,只差政策!


梅森:第一种情况对炒股最不利,第二种是结构性行情后期的必然走势,第三种是基于对目前全球疫情,以及美国市场的判断。


今天市场很变态


1、暴涨有三个方向:


* 昨天暴跌的,前期扎堆的高位闪崩股。

* 大金融,昨天有银行,今天有保险、券商。

* 前期连续阴跌的,突然暴涨的个股。


昨天暴跌,搞的很多散户高位割肉,交出筹码,大盘走的也给人一种牛走了,熊来了的赶脚,今天反手暴力拉升,小散必然哭晕在厕所,你说变态不变态!


大金融上涨,银行代表低估值与护盘、保险上涨代表结构性行情机构的选择、券商上涨代表护盘以及可能要来牛市了。大金融上涨,钱就都被吸到这些板块了,其它板块就低迷。


前期连续阴跌股的暴力上涨,代表了结构性行情中,资金寻求避险的情绪。连续出现这种走势,证明结构性行情在酝酿变盘!


2、暴跌有两个方向:


* 垃圾股连续崩盘,闪崩是有延续性。

* 二是短期涨停个股突然跌停。


今天跌幅居前的大多数个股的共同特点,就是业绩差,没有基本面支撑。


前期涨停的突然跌停,或连续跌停的个股很多,大部分是游资配合庄家玩的股,散户没法做,做就必然被套。


3、有趣的缩量暴涨:


成交量没多大,但指数被拉的很高,权重股再度出现极端暴涨行情,中小创虽然大部分也没跌,但涨幅非常有限。


缩量上涨后,在结构性行情里,如果没有增量资金跟进,很容易出现变盘,也就是放量下跌。现在指数跌也不一定是坏事,因为钱就这么多,如果指数不涨,个股尤其是中小创可能要涨的。


4、虚伪的上涨:


今天涨停的不少,有85家,但这85家大部分是底部长期阴跌,突然暴涨的个股,还有就是昨天暴跌,今天暴涨的票。本质上这种环境,投资者如果不是长期持股或低频操作的,基本赚不到钱。


涨幅超3%的个股,在三大指数拉高这么多的情况下,仅有602家


涨幅在0-3%之间的个股有1914家,这些涨幅很低的个股,多为前期长期跌,这点涨幅离趋势反转还差很远,顶多是虚伪的牛市中,回一口血。


梅森:以上4点结合起来,散户很难有赚钱效应,不是割肉后踏空,就是底部还没回本,仿佛在牛市中又浪费了一天的行情,但本质上大家都没怎么盈利。赚钱是极少部分人,昨天指数跳水,一堆人哭着喊着要避险,今天指数暴涨啪啪啪打脸。


我要瞎猜了


把过去3个交易日连起来看,今天的上涨就像一个阴谋。


不断洗盘,杀跌,然后来个暴涨,走出牛市的赶脚?大多数个股表现并不好,但这种虚假繁荣在很多王八蛋专家嘴里,又成谈资了,又开始跟你聊点位了。


我觉得既然结构性行情,咱们就明确一下走法


总得来说就是权重与中小创之间的相互轮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切换上涨。(参考2017年底-2018年初的行情)


市场既有钱,又有炒作方向,牛市都可能会酝酿出来。如果一直是这种结构性行情,没钱,没增量资金,单凭机构的喜好去做,那绝不会出现牛市。


那么延续结构性行情,可能走出2017年底-2018年年初的结构性小票的牛市行情。


2017年,全年结构性行情,资金一直在保险、银行、白酒里。从这些板块出来的钱,最后流入了芯片、新能源汽车、5G、软件服务、区块链、AI这些科技股中,那会儿结合的政策是中国制造2025。


未来,资金或有可能从新能源汽车、光伏、白酒等暴涨过的板块中流出,进入有国家政策引导很带动的科创板、数字货币、区块链、云计算、软件服务、中小消费领域、证券等板块。


之所以有这种猜想,就是因为结构性行情中,资金是流动的,一定是从高位往低位布局,没道理机构长时间抱团扎堆,一旦没有默契,有人抢跑卖出,那对高位股就是灾难,对小散来说就是噩梦。


那么钱就会从高处流向相对有政策带动的相对低处!

从消化估值的逻辑上看,高位股也不可能长期上涨。大家不用举极端的例子,什么茅台之类的,中国这种票不多,而且只有机构这么玩,我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只能求稳!


梅森:从历次结构性行情的经验看,最终钱疯狂扎堆的地方会形成一个长期下跌的坑,钱再从这里流向中小创里的科技股,每次都这样,而现在有点又开始的意思了,大家多观察!



上一篇:指数反包,你的钱肥来了吗?

下一篇:强势修复,接下来的方向?

梅梅啊 的最新文章:

注意:这信号!

原创2022-11-23

上,狠活儿!

原创2022-11-21

不要脸!

原创2022-11-16

炒股的难!

原创2022-11-08

注意:硬核干货!

原创2022-11-07

突袭:暂且顶住了!

原创2022-10-25

通知个事儿!

原创2022-10-24

关注梅梅啊公众号
梅梅啊的微信号:FREEMSYDL

共享优质财经内容,共赴有趣的金融世界!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