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个股点评 > 文章 当前位置: 个股点评 > 文章

武汉肺炎重症患者:一床难求!…… 此次疫情2月或是爆发高峰!- 深...

佚名   深圳欢乐姐   2020-01-24 - 小 + 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行病首席专家曾光   谈武汉肺炎(视频)




②专访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此次疫情2月或是爆发高峰


新型冠装病毒持续引发关注
 


杨功焕认为,17年前防控SARS疫情收获最重要的经验,即实事求是的通报疫情信息,发动全社会形成群防群治,最终攻克难关。虽然现在科研力量进步很大,但及时通报疫情信息,“仍是最核心,最深刻的经验”。



疫情蔓延,武汉封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持续引发关注。

1月22日,国家卫健委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显示目前无华南市场暴露史病例增加,并出现了聚集性病和无武汉旅行史的确诊病例。

1月23日,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告诉界面新闻,无华南市场暴露史病例和武汉旅行史的确诊病例的出现,意味着出现了二代病例,目前病例数量仍在增加,她预计2020年2月份可能是疫情爆发的高峰期。杨功焕曾参与2003年SARS疫情防控工作。

杨功焕认为,17年前防控SARS疫情收获最重要的经验,即实事求是的通报疫情信息,发动全社会来群防群治,最终攻克难关。虽然现在科研力量进步很大,但及时通报疫情信息,“仍是最核心,最深刻的经验”。

以下是采访全文:

界面新闻:最新版的诊疗方案提到无武汉旅行史的确诊病例,是不是疫情更严重了?

杨功焕:这说明感染者有可能接触过来自武汉的人,或者说间接接触过来自武汉的人,因为在广州就出现过这样的案例,他没去过武汉,但是他的家人去过武汉,后来他也感染了病毒,这种已经比较普遍了,也就是说有二代病例了。但是目前公布的二代病例并不多,如果多的话,说明它在其他地方可能出现了爆发;如果很少,说明除了在武汉之外的地方,还可以控制。

界面新闻:你说的这种二代病例的多与少,如何去界定?

杨功焕:那就得看病例数量,因为我不掌握疫情数据,只是有人告诉我,上海、广州都有这样的病例。因为现在除了武汉之外的地方,通报出来的人数都不多,最多的也就20多例,如果突然出现几十例,而这些人又都没到过武汉去,那从我们的统计曲线标注出来,就会比较陡,就应该值得警惕了。就像武汉,1月20号突然从几十例变为几百例,现在到400多例。

界面新闻:这一数据的突然变化,是因为感染人数突然增加,还是信息通报滞后的缘故?

杨功焕:这很难回答,到底是这些人是已经发现了很多天才确诊,还是突然感染的,都需要流行病调查的细节资料,目前确实无法回答这问题。

界面新闻:你参加过SARS的防控,你觉得从那次疫情中得到的最大经验是什么?

杨功焕:防控SARS疫情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说真话,实事求是的把病例资料拿出来。实际上,当年SARS爆发,起源于隐瞒疫情,不通报初衷也许是好的,怕大家恐慌,但是如果你不能让所有人知道,不让大家理解,不采取群防群治的措施,而只想我替你挡着,我不告诉你免得吓着你,这种传染病最后都会很难控制。

界面新闻: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我们的科研力量进步了许多,武汉还有全国最先进的病毒研究所,对于此类疫情的防控作用很大,对此你怎么看?

杨功焕:也许现在我们的技术高多了,分离病毒的能力高多了,我们的实验设备,检测设施都先进了,这些当然都是有用的,但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面对传染病疫情,我们不能隐瞒,我们需要告诉老百姓,然后让大家理解,我们才能更好的防控。这是个最简单,也是最深刻的教训。

界面新闻: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人自称疑似感染,但并没有出现在通报的信息里。

杨功焕:好像大家也都在说,要说真话,谁不说真话谁就是千古罪人,但实际上许多事情,包括医务人员感染等,都隐蔽了一段时间才爆开来。我觉得越是在这个时候,政府越应该相信老百姓,相信大家的能理解和配合,谁都不想把事情搞大,谁都想把疫情控制住。不要认为把真相告诉老百信就失控了,我相信大家都是理性的,都希望把防控工作做好。

界面新闻:这几日还有一种观点认为,SARS其实并不是被人类消灭的,而只是病毒自己放过了人类,是这样么?

杨功焕:SARS刚开始爆发有一段时间失控,但到后期我们的防控措施还是有利的,在北京,在香港,在全中国,我们的防控措施都是有效的。他们说疫情自己消失,不是指在流行过程中消失,而是指在后面几年,它就没再出现过。2003年爆发得那么厉害,但2004年就只有一个实验室感染,后来就再也没有出现了。所以我们在思考,这种在野生动物中隐藏的病毒,通过中间宿主再传染到人的这类传染病,如果说我们只要不接触野生动物,不吃野生动物,是不是自然传播途径就断了?我记得SARS疫情之后,对于排查贩卖果子狸,杜绝吃野味是做得很严的。

界面新闻:以你的经验看,此轮疫情是否与野生动物有关?

杨功焕:SARS疫情爆发后,大家都不吃野味了,是不是过了一段时间,吃野味的习惯又回来了?现在看来,这一轮疫情又跟野生动物有关。当然吃野味不见得马上就碰到这类病毒,实际上冠状病毒好几十种亚型,并不是每一种都致病,变异到现在的样子需要一个过程。虽然它跟SARS不一样,但是它与SARS的一些特性,很像SARS病毒,比如都可以通过呼吸系统传播。所以我觉得还是这原因,并非他们觉得无章可循。

界面新闻:1月22日,有科研人员发表论文,认为蛇可能是病毒的携带者,你怎么看?

杨功焕:现在都很难说,又说是豺,也有说是蛇,也有说是蝙蝠,蝙蝠又是寄生在哪种野生动物中,现在都不好说,等之后的结果吧。

界面新闻:这方面的研究大概需要多久才有结果?

杨功焕:这个不好说,科研不是生产,有时候可能很快,但都是需要时间的。但是这个不影响防控,因为传播渠道大致是清晰的,通过野生动物,到中间宿主,而且现在已经人传人了。这个病毒的分离也证明人传人的特性比较强,人跟人的隔离,是个非常大的难题。不是像血传播,消化道传播,都比呼吸道传播好控制,呼吸道传播的飞沫,肉眼也看不到,这个多难预防的。

界面新闻:未来有没有杀死这种病毒的可能?目前康复的人又是如何治疗的?

杨功焕:不能,现在对冠状病毒都没有药物。杀死病毒的药物都没有,现在都是支持疗法,让你自己自限度过。康复的人是自限作用的结果,就是靠自身的抵抗力,让病毒逐步清除的。

界面新闻:从你的经验来看,此次疫情可能持续多久?

杨功焕:SARS疫情是2003年6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中国的旅行警告的,从爆发到解除疫情将近半年。但这次不好说,现在病例都在增加,我觉得2月份将是爆发的高峰期。


③武汉肺炎重症患者:一床难求


“人如果在家里死了,是留不下这个人的记录的,没人知道他是因为肺炎死的。”

口述 | 李雪(化名)

记者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


床位极度紧缺


▲▲▲

父亲今年64岁,武汉人,公务员退休。从1月17日确认感染后,他的食欲变得非常差,几乎吃不下任何东西,每天傍晚五六点就开始发烧,最高烧到38.3℃以上,吃药后有所缓解,但第二天又会继续发烧。

捱到了昨天(1月22日)早上,越来越严重。我赶紧叫了出租车让他们去了汉口医院。我妈一进医院就拍了个视频给我,在发热门诊排队的人已有几百个。因为人实在太多了,中途他们又打车去了另一家非定点医院,想先去拍个片看一下。片子一出来,双肺全部感染,片子上从第一次检查的几个阴影点发展成大片的阴影。

做完检查,他们又马上折返汉口医院。好不容易排到了,医生说现在我爸这个情况打针也没用,必须住院,但医院腾不出床位了,他建议赶紧去武汉市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七院”),因为那里马上要开新的床位。去七院之前,我又听说武昌医院新开了500张床位,他们就先去了武昌医院。晚上七点到的时候,我妈说急诊室里连医生都看不到了,所有人都在大厅等。当时医院门诊大楼前面有五六辆120急救车拉了人过来,有医生出来跟急救车说不能再往医院送人了,他们顾不上来了。

1月22日晚上,武汉市第七医院门口排队的人群。

我妈看这情形,又连忙打车带我爸往七院赶。本来公布的消息,七院是第二天一早才新开床位,她实在等不了了,想去碰个运气。晚上9:20左右到七院大门口,我妈又给我拍了一段视频,说前面已经排了40多个人,这下她也不敢回家了。七院新开的床位只有300张,如果等到明天早上,她说肯定进不去了。

到晚上10:00左右,我妈告诉我,她后面已经至少排了100多人,还有人陆续到来。10:40左右,医院开了一扇门,一次只让进三个人,进去的人先查血,如果严重就收,不严重的依然不能收。我爸爸折腾了一天,病了以后就几乎没吃东西,那时已经走不动路了,他几年之前还做过心脏支架手术。我要在家带孩子,也不能出去。我今天在家哭了一天,真的忍不住想,万一人哪一瞬间没了,该怎么办?

不少患者在家隔离


▲▲▲

爸爸是在今年1月17日出现不适:发烧,头疼,浑身酸胀,当时以为只是感冒,睡一觉就好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症状却更严重了。当时我就有点警觉,因为武汉在闹肺炎,我说带他到医院去看一下,他还不愿,觉得只是普通感冒,也没别的症状。最后拗不过,1月18日晚上,我带他到了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

一去,医生直接让我们先去拍CT,后查血项。检查做完,医生一看片子说了一句——“他也有”,就是被感染了。片子上,我爸的一边肺叶出现了两个阴影点。医生说他们医院接收不了,只能第二天带着结果去武昌,那边有湖北省人民医院和武汉中南医院开了发热门诊。这两家医院人平时都特别多,我怕去了二次交叉感染,就去了朋友推荐的汉口医院。

武汉七院发热门诊外

刻不容缓,从武汉三院一出来,我们就直奔汉口医院。我很着急,觉得不能再等了。在汉口医院发热门诊,护士给我爸量体温的时候询问我们有没有去过华南海鲜市场。我说都没有去过,活禽、野味这些东西也都没有接触过。护士让我爸爸做了一个全面的查血,之后又拍了CT,所有弄完已经是凌晨一点多钟。

汉口医院背后有一栋发热大楼,我爸去门口按了门铃后被领进去,但过了大约15分钟又出来了。医生说他还不是很严重,而且医院现在没有床位接收,建议他先回家隔离。医生开了两盒药,5天的剂量,叮嘱说如果中途出现呼吸困难要及时就医。

凌晨三点,我们带着药回了家。一到家就开始隔离,我本来带着两个孩子准备在爸妈家过年,第二天天一亮我就带他们走了。我回去后就是我妈一个人在家照顾他,她今年63岁,把家里所有的东西消毒了一遍。两个人住在不同房间,我爸不舒服或者要喝水就给我妈打个电话,送到门口再让他自己拿进去。我妈戴着口罩,手上有医用手套,她是一个特别小心的人,只要挨过我爸爸的任何东西,就会立刻去洗手,消毒,再消毒!

没有预告的感染


▲▲▲

即使这样,妈妈前两天还是开始干咳,今天去检查的时候,我让她也去拍了个片子,发现肺叶上也出现了同样的阴影点。我还嘱咐她到了七院,到时和爸爸一起去看医生。我现在只能是在心里祈祷,觉得我爸爸应该属于很严重了,希望七院能把他收进去。

直到现在,我们也不确定到底是怎么染上病毒的。我自己家虽然离华南海鲜市场不算远,但我没去过那里,平时家里门窗紧闭,而且因为孩子要期末考试,前段时间都没和爸妈见过面。我爸自己回忆,只有一个可能接触到感染源。因为他做过心脏支架,每个月都要去湖北省人民医院拿药,最近一次拿药是在今年1月12日。那时候大家都还没把肺炎当回事,官方公布的信息也一直是可控可防。我爸去拿药的时候没戴口罩,排队排了一个小时,他推测很有可能就是在那时感染的。

之前外地人都觉得武汉人不怕死,病毒来了也不在意,其实我天天都在关注肺炎的新闻,但也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后来我爸一发热,我就很警惕了。直到1月20日,官方公布的确诊患者数量一下子增加了100多人,身边其他人才紧张起来。我身边有一个四十来岁的朋友在家里咳嗽,一直当感冒治,隔了10天突然发烧,去医院的时候人已经快不行了,现在还上着呼吸机。

今天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在发贴,跟我们的情况一样,也是一天跑了好几家医院都没人收。我觉得这些人如果回家,人在家里死了,是留不下这个人的记录的,没人知道他是因为肺炎死的,比如说我爸,他有心脏病,做过支架手术,那是不是就可以说他是因为心脏病去世的,而不是肺炎,是不是这个人就白死了?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你把病人都放走了,出去不是会传播给更多的人?


目前,武汉已经启动“封城”方案:“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在前一日晚间的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邂馨表示,计划安排7家医院腾出3400张床位,专门收治发热患者。

截止发稿时,李雪的父亲已经进入武汉市第七人民医院,但仍未能收治入院,鉴于病情严重在急症室待了一夜,正在排队打针。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已经封城的武汉,无论物资还是医疗能力,都需要援助。


防护用品——缺


1月23日,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第3号通告,为做好社会各界捐赠武汉市抗击疫情的医用耗材、防护用品等物质接收调配工作,现开通24小时电话接收社会各界爱心捐赠。



口罩、防护衣这些一次性防护用品都缺。红外线检测仪也缺,很多公共场所需要大面积检测。” 武汉市政府人员表示。


此外,他表示,武汉也急需N95 GB2626-2006KN95标准生产的口罩。


“我们希望不仅仅医护人员要做好防护,公共场所、经营性场所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做好防护,因为他们每天面对的人不比医生少,比如超市工作人员。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戴上目镜,可是我们现在没有能力提供这么多物资。”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1月23日,武汉市政府发出《关于在公共场所实施佩戴口罩有关措施的通告》,决定在武汉市公共场所实施佩戴口罩的控制措施。


病房——缺


对于传染病来讲,尤其需要防止院内感染,病房是重中之重。


我们现在征用了几个医院,开始升级改造成像小汤山医院一样,但是估计做不到像建小汤山医院一样7天完成,难度很大。”上述人员表示。


1月22日,湖北省副省长杨云彦表示,为应对目前发热病人因无序就医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武汉市实行发热病人集中就诊的“7+7”新模式。即在城区7家大型医院附近选择了7家二级公立医院作为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转移病人、腾空病房全部用于接收发热病人,专门收治发热病人。


从1月23日起,所有发热在37.3度以上的病人全部到这七家定点医院就诊,同时安排了7家医院对口帮扶这7家定点医院,将定点医院除发热病人以外的其他病人接管。


1月22日晚间,湖北省政府举行首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武汉市副市长陈邂馨说,上述“7+7”的医疗防控救治方法,计划腾出3400张床位,专门对发热患者进行门诊。目前这些医院正在加班加点进行改造升级。


3400张床位,不是房间数量,而且有些不符合传染病房的要求,需要改造。目前能够使用的用于传染病防控的,就是金银潭医院的800个单间。”上述武汉市政府人员表示,传染病病房的要求比较高,改造的建材上也不足,需要支援。


中国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表示,传染病病房有特殊要求。“为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患者需要隔离,疑似患者需要单间隔离。”


特别是对于负压病房要求更高,需要“空气流向为办公区→走廊→缓冲间→隔离病房,隔离病房外的走廊与患者病房之间设立缓冲间,防护用品置于缓冲间内。医务人员应在缓冲间内穿戴防护用品后进入隔离病房;离开病房时,应在缓冲间摘脱防护用品。所有诊疗护理工作和患者生活活动均在病室内完成。


有媒体报道称,从武汉建工集团获悉,武汉建工集团接到为7所医院中的4所(武汉市四医院、五医院、九医院和武昌医院)搭设发热门诊应急隔离隔断的任务,用于就近收治发热病人。预计23日下午5点,上述4家医院的隔离隔断施工将全部完工,完工后可以立即收治发热病人。



诊疗能力——缺


“我们在募征义务人员。但是城外的医护已经很难进城了,只是在市内医疗机构进行募征。我看到很多医护人员报了名。”武汉一位三甲医疗机构的院长表示。


目前,虽然武汉已经集结了7+7定点医院,但是医疗力量依然感到吃力,特别是在诊断上。


单就我们一家医院,每天要接诊400多个发热患者。由于医院不能做检测,标本只能送到疾控中心,每天送标本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而门诊的病人堆积如山,医生如何能尽快鉴别诊断出来哪些病人需要隔离?哪些病人需要转定点医院?”武汉市一位三甲医院的医生表示。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样本检测还只能在P3实验室级别,所以医院必须把样本送到专门的检测结构,而不能直接在医院进行检测。


武汉市卫健委就市民关心的问题作出答复时称:目前武汉发热患者增多趋势明显,存在发热门诊就诊排长队、留观床位紧张的现象,武汉决定征用相关医院作为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此外,武汉计划紧急调运3万人份试剂盒发放到指定检测机构,目前已下发6000人份。


立马起一座P3实验给每一个医疗机构是不现实的,所以,如何实现更简便的检测,来减轻武汉一线医生的诊断压力,也迫在眉睫。


呼吁全国关注武汉,支援武汉。


️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第4号通告



深圳欢乐海岸




上一篇:祝大家一切安好

下一篇: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