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央妈抽水,抱团股大跌!

原创:研报社   研报社   2021-01-28 - 小 + 大

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预期差就是生产力。

——研报社


抱团股持续调整

●●●大●●

本周四个交易日,市场持续下跌,其中抱团股调整尤为明显。


本周市场持续下跌,上证指数从周一最高点3637点回落至目前的3505点,下跌3.6%;
深成指从周一最高点15895点回落至目前的14913点,下跌6.1%;
创业板指从周一最高点3427点回落至目前的3161点,下跌7.7%。


其中前期抱团股领跌,酒鬼酒、金山办公、京东方A、中远海控等核心抱团股本周从最高点回落均超过10%。


至于抱团股持续下跌的原因,其实我们在周一《抱团啥时候结束?》一文中就提示:
“短期流动性宽松预期和年报业绩披露是当前抱团行情的两大核心驱动力,换句话说,抱团行情能否持续,需要关注上述两个因素的变化。”


而本周以来,央行持续收紧流动性,导致资金面趋紧,是抱团股调整的主要原因。



央妈收紧流动性

●●●大●●

本周央妈持续回笼流动性,导致市场资金面紧张,核心利率指标大幅上升。

1月25日(周一),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投放20亿元逆回购,零回笼零投放。(如果考虑当日还有2405亿元TMLF到期,那么周一就是净回笼2405亿元)


1月26日(周二),当日有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投放20亿元逆回购,净回笼780亿元。


1月27日(周三),当日有2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投放1800亿元逆回购,净回笼1000亿元。


1月28日(周四),当日有2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投放1000亿元逆回购,净回笼1500亿元。


仅从逆回购投放情况来看,近四个交易日分别净回笼0、780、1000、1500亿元,回笼量是不断扩大的;并且如果算上TMLF,央行本周实际抽走近5700亿元流动性。

央行这波操作大幅降低了市场对于短期流动性的预期,从而导致抱团股持续下跌。


从资金利率来看,在央行持续收回流动性的情况下,市场资金面明显趋紧,今天的数据显示:

1)上交所国债逆回购品种GC001盘中一度上行至9.605%,GC007盘中最高上行至7%,均创下近两年以来的新高。

2)深交所国债逆回购品种R-001盘中一度上行至9.8%,R-007盘中最高上行至9.005%,均创下近两年以来的新高。

3)银行间市场的SHIBOR隔夜利率上行5.4bp至3.024%,7天利率上行1.2bp至2.98%,14天利率上行49.1bp至3.555%。


央妈为何大幅收紧流动性?我们认为,央行近期政策的超预期收紧主要原因是为了防风险,尤其是给短期楼市降温。


第一,临近月末财政支出有所增加,沉淀在央行的财政资金流回到银行间市场,但是由于财政支出造成的流动性投放并不受央行控制,如果财政支出较多,那么银行间的流动性也会增加,出于预防性考虑,央行减少自身流动性投放。(这是央行官方表述)


简单地说,就是财政把钱放在央行,现在财政部门把钱拿出来放在商业银行,因为银行已经有了财政给的钱,所以央行就少给点。


第二,给债市降温。
1月初银行间利率水平较低,引发债市加杠杆,机构滚动借入成本较低的隔夜资金,来配置较长期限债券进行加杠杆套利。央行出于防范金融风险、防止资金空转等目的,回笼流动性。

第三,给楼市降温。
2020年底以来,深圳、上海等城市的楼市火爆,引发住建部赶赴沪深等地展开调研,沪深等5地相继出台收紧房贷等调控政策,央行收紧银行间流动性以配合房贷收紧政策。



小结

●●●大●●

第一,短期防风险使得央行对流动性的态度转为谨慎。


1)12月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整体政策基调是“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但是我们首先要知道,不急转弯不代表不转弯,因为中期来看,随着国内经济逐渐恢复常态,转弯是必然(去年三季度开始货币政策相比此前收紧,12月社融确认拐点都是政策回归常态的体现)。

2)其次不急转弯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弯的幅度会比较平滑,不会迅速退出,但不迅速退出可能只是意味着央行短期不会采取加息、升准等对市场冲击比较剧烈的政策措施,央行将通过调节逆回购的投放来调节市场流动性。
而短期来看,由于注意到房地产等资产的泡沫风险,央行当前对流动性的态度已经体现出相对谨慎,所以央行近期逆回购的投放持续低于市场预期。


第二,流动性宽松预期是抱团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如果央行持续收紧流动性,那么将会持续压制抱团板块的做多情绪。

对于抱团股来说,短期还是要继续关注央行的动作,尤其是每天早上的逆回购操作。



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做投资,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
A股去散户化的历史进程是一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研粉一定要用机构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是研报社一路在践行的使命所在,股海惊涛骇浪,跟随研报社这艘大船,让社长再带你们航行500年!



上一篇:上车!调整就是买点!

下一篇:忐忑不安!

关注研报社公众号
研报社的微信号:yanbao_she

本公众号为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