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新冠疫苗,四问四答!》一文解读了疫苗最新研发和接种进度,并回答了几个关键的问题。
1)从研发上市进度来看,除了已上市的中国生物和科兴生物外,近期最有望上市的国内自研新冠疫苗为康希诺和智飞生物;且考虑到智飞生物是中资企业,若III期试验数据乐观,可能将会投入紧急使用。2)从接种进度来看,全球范围正在加速进行疫苗接种,根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2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介绍,截至2月3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3123.6万剂次。但是实际在接种过程中,疫苗产能不足成为限制疫苗接种进度的关键瓶颈,说明当前疫苗是供不应求的。3)从价格来看,国内疫苗将由国家统一购买、免费给国民接种,购买疫苗的费用由中央财政解决。从生产工艺角度考虑,国产新冠灭活疫苗成本大概在50元左右,而如果是全民接种的话,疫苗出厂价格可能在100元左右,所以粗略推导的话,每支国产疫苗的毛利大约是100-50=50元。4)疫苗可能需要每年接种。疫苗效果的持续性关键在于新冠病毒的变异,如果随着新冠病毒变异,传染性增强毒力下降,最终变得和流感病毒类似。流感疫苗有效期不超过一年,因此每年都需要接种;而新冠灭活疫苗保护期可以确定在半年以上,但持续一年以上并不容易,因此如果新冠病毒后续保持较高的变异性,那么可能每年都需要接种新冠疫苗。从今年1月开始,国产疫苗加速走向世界,截止2月初,已有40多个国家提出了进口中国疫苗的需求,从订单数量来看,中国疫苗至少已拿到16个国家及地区超5亿剂疫苗的合同。
欧美等西方国家也纷纷表示“羡慕”。其中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就强调,塞尔维亚使用了中国疫苗,接种速度更快。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更是表示,如果中国和俄罗斯的疫苗能够提供所有需要的数据,欧盟可能会批准使用它们。从技术本身来看,海外辉瑞、莫德纳等公司生产的是mRNA疫苗,而中国生物、科兴生产的则是灭活和载体疫苗,相比而言,国产灭活疫苗有三个优势:第一,mRNA脂质辅料等原材料的供应受到限制,所以短期内压制了供给,而灭活疫苗的原材料是新冠病毒,暂时不会受到原材料的限制,保障了供给。第二,灭活疫苗对运输条件相对较低,可满足第三世界国家的需求。比如科兴疫苗可以在常温2到8摄氏度的冰箱中保存,而且可能保持稳定长达三年,而美国两种mRNA疫苗都需要超低温储藏环境,比如美国辉瑞的疫苗必须在零下70摄氏度的温度下储存和运输。第三,灭活疫苗是成熟技术,相对安全,可以用于免疫功能缺陷人群。
事件一:国内疫苗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康希诺于春节前公布三期试验中期数据,符合预期,有望成为继中国生物、科兴中维后第三款上市的国产新冠疫苗。
巴基斯坦于当地时间2月8日宣布,中国陈薇院士团队与康希诺公司合作研发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克威莎 (Convidecia或Ad5-nCoV)在巴基斯坦进行的三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单针接种疫苗28天后,对重症新冠肺炎的保护效力为100%,总体保护效力为74.8%。未发生任何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该疫苗在全球的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单针接种疫苗28天后,对重症新冠肺炎的保护效力为90.98%,总体保护效力为65.7%。国内疫苗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康希诺于春节前公布三期试验中期数据,符合预期,有望成为继中国生物、科兴中维后第三款上市的国产新冠疫苗。(与我们在2月5日《新冠疫苗,四问四答!》一文中判断的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同为腺病毒载体疫苗,康希诺新冠疫苗有效率要高于海外疫苗阿斯利康(62%)、强生(66%),且康希诺疫苗为单剂量(强生也是单剂量、阿斯利康为两剂量),接种使用更加方便,预计年产能将达到3亿剂。康希诺三期试验的成功再一次体现了国产疫苗的研发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事件二:北京大兴区将全面启动大规模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北京大兴区最新宣布,2月17日起全面启动大规模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市民可按照属地原则积极参加接种。
我们认为要有效防控新冠疫情,必须要进行疫苗的大规模接种,并且随着国内疫苗加快上市、加快供给释放,未来全民接种可能是大概率事件,而北京大兴区启动大规模接种可能就是个开始,各地可能会逐渐跟进。
一旦各地开始进行大规模接种工作,国产疫苗的需求将会逐渐释放。
今天是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
在此,社长携全体研报社成员 祝各位研粉以及你们的家人 牛年大吉!![]() 心想事成!![]() 万事如意!![]()
注意:再好的逻辑,也得结合大盘涨跌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无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如果您喜欢研报社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投研资讯,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加关注: 研报社 研报社是2019公众号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55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做投资,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A股去散户化的历史进程是一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研粉一定要用机构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是研报社一路在践行的使命所在,股海惊涛骇浪,跟随研报社这艘大船,让社长再带你们航行5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