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重磅会议来临,农业“卡脖子”看什么?

原创:研报社   研报社   2021-02-20 - 小 + 大

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预期差就是生产力。

——研报社


两会之农业种子

●●●大●●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作为近期持续强调的农业卡脖子领域——种子,可能将于两会之后迎来政策的加速落地。

随着全国两会时间点的临近,我们在近期《重磅会议来了,敲黑板!》、《彩,有个方向发酵了!》等文章中持续梳理关于两会政策预期的内容,昨晚留言区有粉丝问农业领域的两会预期具体是什么?本文跟大家重点聊一聊农业的两会预期。



农业“卡脖子”——种子

●●●大●●

不管是在发展双循环的政策背景下,还是在贸易摩擦反复的外部环境下,农业自主可控的地位都是很关键的。


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2018年进口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累计进口粮食近1.1亿吨,其中大豆8803万吨,玉米超过300万吨,在贸易摩擦大背景下,粮食自主可控地位凸显。


而要实现粮食自主可控,保证粮食安全,主要在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需求端强调要节约粮食,今年8月份曾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针对性的讲话;
另一方面是供给端提高供给能力,也就是种子和耕地,二者缺一不可,其中种子甚至使用了“卡脖子”等词汇,体现了种子技术的重要性。

1)我国主要作物中,水稻、小麦国产化率还比较高,玉米、大豆、马铃薯部分依赖进口,而不少蔬菜品种则高度依赖进口。

2)国外很多企业种子资源的收集都是百年的积累,国内很多种子的收集比较杂乱,最原始的种质材料积累我们不纯正,在分子育种、遗传育种、生物育种等方面的瓶颈与国外的差距可能长达20、30年。

3)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亿公顷,相当于1.5个中国耕地面积,而我国转基因种植面积仅300万公顷左右,只有美国(0.8亿公顷)的零头。

造成以上现象的一大原因是因为之前我国对转基因的态度较为谨慎,监管审批较为严格,推广进度缓慢。但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转基因种子带来的抗虫害,高产量的优势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支持。各项政策持续推进,转基因商业化落地势在必行。



转基因政策有望放开

●●●大●●

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以来,转基因育种相关技术获得高度重视,相关政策正在加速推进,两会可能是个重要的政策落地窗口。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农业相关的问题作为第二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并且花大篇幅详细表述,凸显了政策的重视,并且重点强调了种子和耕地的问题,尤其是生物育种(转基因)、农田建设等内容,政策的指向性更高。


随后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进一步强调了解决种子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2021年1月27日,农业农村部印发《202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中首次对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和监管进行明确规定,将转基因监管正式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2021年2月18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和规范生物材料转移转让教育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从事创新性强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活动,鼓励已获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向优良品种转育。


2月19日(昨天盘后)中央深改委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进一步加强了转基因政策的预期,转基因技术作为种子行业的“卡脖子”技术,两会之后相关政策或将加速落地。


2020年共有4个国产玉米品种和3个大豆品种获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通过文件的表态和转基因种子的获批进度可以看出转基因商业化正在加速放开。在政策的稳步推进之下,转基因种子的应用将成为育种企业的主逻辑线之一, 我国转基因种子公司将从中受益。

此外,在美国财政刺激和全球货币宽松的背景下,通胀预期不断走强,带动农产品价格上涨预期强烈,有望带动种子需求走高。


国内转基因行业格局

●●●大●●

目前我国种子行业格局分散,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扩大。在转基因领域,隆平高科和大北农先发优势明显。


2018年我国共有5600多家种子企业,其中规模在3000万以下的小企业占比超65%,行业集中度较低,种子产品同质化严重。

转基因种子市场拥有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行业壁垒较高的特点,拥有技术储备和资金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保证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仅有大北农以及隆平高科获批安全证书。

1)大北农有3个玉米品种和1个大豆品种获批安全证书。在转基因行业获批数量,性状以及种植范围方面,公司先发优势明显,有望持续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

2)隆平高科旗下子公司杭州瑞丰(隆平高科持股41.81%)的瑞丰125于2020年1月获批安全证书。公司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位居行业前列,研发支出占比高达13.2%,与全球转基因种子巨头孟山都相当。

3)其余公司中,荃银高科背靠世界前三的国际种子巨头先正达。先正达集团拥有先进的转基因技术和品种储备。若转基因商业化持续推进,公司或有能力快速赶上头部企业。

按50%的渗透率测算转基因领域潜在盈利超百亿元,若政策一旦放开,相关企业盈利有望大幅增长。

2019年我国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就达7.85亿亩,转基因种子较常规种子贵40%左右,且参照国外标准转基因种子公司可获得约8元/亩的基因专利费。按照50%的推广率以及当前玉米大豆种子约50元/亩进行测算,转基因种子行业盈利超百亿。


测算公式如下:

7.85*50%*5+7.85*50%*50*40%=110亿元


从美国转基因玉米的市场份额来看,排名前三的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杜邦先锋46%,孟山都35%,先正达9%。


我们参照美国公司的市场份额对国内可能成为前三的转基因种子公司进行了中性和乐观的市场份额假设:


相比2019年的企业净利润,若转基因市场得以稳步推进,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三家公司的业绩都有望大幅增长。以大北农为例,按照45%的市场份额来进行测算,利润有望增厚49.5亿元,是大北农2019年净利润的9.7倍;隆平高科按35%市场份额测算,利润将增厚38.5亿,19年公司净利润负3亿;荃银高开按7%的中性市场份额测算,利润将增厚7.7亿,是荃银高科2019年净利润0.9亿的7.8倍。(此处为粗估)


转基因政策一旦放开,将给相关公司的业绩带来较大的增量空间。我们今天整理了一份“转基因种子核心个股”,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注意:再好的逻辑,也得结合大盘涨跌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无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如果您喜欢研报社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投研资讯,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加关注:

研报社
研报社
研报社是2019公众号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56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做投资,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

A股去散户化的历史进程是一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研粉一定要用机构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是研报社一路在践行的使命所在,股海惊涛骇浪,跟随研报社这艘大船,让社长再带你们航行500年!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点击“在看”,以此鼓励研报社继续创作
世道艰难,支持研报社,就是支持您自己


上一篇:小心!市场的变化太过耿直!

下一篇:格致投研第六期:从小米造车看未来风口

关注研报社公众号
研报社的微信号:yanbao_she

本公众号为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