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提交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运筹帷幄 > 文章 当前位置: 运筹帷幄 > 文章

社融超预期,背后却有隐忧!

原创:研报社   研报社   2021-03-10 - 小 + 大

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预期差就是生产力。

——研报社


事件:2月社融超预期

●●●大●●

事件:3月10日今天盘后,央行公布2月社融数据,其中2月社融存量增速13.3%,好于市场预期的13%,也是去年10月以来首次回升。


从细分项来看,驱动2月社融超预期的主要是银行信贷投放规模较大,超出市场预期: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好于市场预期的0.92万亿,前值3.58万亿,同比多增4529亿。并且在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达到111.1%(超过100%是因为新增短贷为负值),一方面,企业资本开支意愿较强,贷款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居民购房、大件商品消费的贷款需求有所增加,总之信贷结构也比较好。

此前市场有观点认为,受春节假期、地产管控趋严、政策退出等因素的影响,2月份新增信贷规模不会增长太多,但实际结果并非如此,上述因素对银行信贷投放并未造成太大冲击。


总之,整体来看,2月社融超出预期,一方面说明国内经济增长有后劲,经济在持续修复,另一方面也说明之前的货币政策确实没有“急转弯”,社融增速没有快速下行。但是,我们认为在经济上行、货币政策转弯的大背景下,不宜对这次的社融数据过度乐观解读,因为社融数据的超预期也会反过来强化市场关于货币政策退出的预期。





事件:水泥、电解铝可能优先纳入碳交易市场

●●●大●●

事件:3月10日今天盘后,有媒体报道,拥有良好碳排放数据基础的水泥、电解铝行业将可能优先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报道同时指出,除电力已纳入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航空剩余七大行业,将在“顺利对接、平稳过渡”的基调下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尚未被纳入全国市场的行业将继续在试点市场进行交易。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试点市场和全国市场将会并行。


这一事件传达出两方面讯息:


第一,之前碳交易只是在试点市场运行,而一旦水泥、电解铝行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就意味着全国碳交易市场将正式启动;


第二,作为碳排放重点的传统周期行业将会优先纳入碳交易市场,水泥、电解铝可能就是个开始,周期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供给侧改革。


下文对这两方面详细解读。



关于碳交易市场

●●●大●●

碳交易是碳中和政策下的特殊产物。为了实现碳减排,以后企业都会实施碳排放配额制,这样就会产生碳排放的供需错配,而供需错配就会衍生出碳交易。

比如一家做电解铝的企业A,国家给予的碳排放配额是1000吨(打个比方),但是这家企业实际上需要排放1500吨,那么不足的这500吨怎么办呢?如果要继续生产,就必须去市场上买500吨碳排放配额。


购买的对象有两种:

一种是有多余碳排放配额的企业,比如另一家做服装的企业B,国家给予800吨碳排放配额,但实际上这家企业只需要用300吨,那么多余的500吨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卖出。

另一种是节能环保企业,国家会给予碳排放奖励——碳排放额和自愿减排量(CCER),比如一家做光伏发电的企业C,国家为鼓励其对节能减排做出的共享,特此奖励其500吨CCER减排量,这500吨CCER就可以去碳交易市场上卖出。

2021年1月1日,我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开展交易,主要交易产品就是碳排放配额,2021年年中即将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价格将会更加真实,品种会更加齐全,将助力中国加速实现碳中和。


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全球碳中和政策越来越严格,碳排放必然会成为类似美元、黄金一样的交易货币,碳交易也会越来越市场化、规模越来越大。

ps: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7月,广东省碳市场累计成交碳排放配额和成交额均位居全国第一,累计成交金额31亿元。


关于对周期行业的影响

●●●大●●

重申2月27日《碳中和,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一文的观点:国内当前碳排放更加集中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以要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就必须将政策着力于工业生产端的减碳,那么将会带来上游周期行业的新一轮供给侧改革。

电解铝:碳中和将导致行业产能指标进一步收紧、新建产能落地难,从而优化行业供需格局,并且水电铝和再生铝有望迎发展机遇。

电解铝为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事实上,生产一吨电解铝的碳排放大约是钢铁的6.2倍。2019年我国电解铝碳排放量达4.3亿吨,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5%。碳中和政策对电解铝行业的影响可能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产能指标收紧、新建产能难以落地。当前我国在建电解铝产能约310万吨,预计其中160万吨产能受各地环保政策影响将难以落地,从而进一步优化整个电解铝行业的供需格局。

2)从电解铝的两条生产路径来看,主要包括火电电解制铝和水电电解制铝,碳中和政策未来可能进一步提升火电制铝的成本,从而推动水电铝占比逐渐提升。

3)再生铝有望成为主流。相比电解铝的单吨碳排放(11.2吨),通过回收生产的再生铝碳排放仅为0.23吨。目前全球铝产品产量约9500万吨,其中再生铝占34%,其余均为电解铝。在碳中和推动下,再生铝有望成为主流。

水泥:提高生产技术成本,行业整体产能有望缩减。


水泥行业是建材行业碳排放的重要子行业,2019年中国水泥行业排放约13.2亿吨。约占全国总碳排放的16%。碳中和背景下,行业碳减排已成必然趋势。针对水泥行业碳减排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技术性减排(降低单吨水泥碳排放):比如发展智慧矿山,通过改善工艺使用替代原燃料优化指标、余热利用、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等。


二是市场与产业政策结合减排(降低行业总产能):比如错峰生产,淘汰落后产能,龙头不断收购兼并小企业。


无论是通过技术性减排降低单吨水泥碳排放,还是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生产效率,都可能继续缩减行业产能,优化行业格局。综合看来,具备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在未来加快兼并重组,获取更多的行业份额。


基于以上内容,我们今天整理了一份“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受益方向及核心个股”,凡是点了“在看”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


注意:再好的逻辑,也得结合大盘涨跌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无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如果您喜欢研报社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投研资讯,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加关注:

研报社
研报社
研报社是2019公众号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57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点击“在看”,以此鼓励研报社继续创作
世道艰难,支持研报社,就是支持您自己


上一篇:孙哥笔记:忍不住爆了粗口!

下一篇:服了!又是高开低走!

关注研报社公众号
研报社的微信号:yanbao_she

本公众号为年度财经榜第一名,为您解读最新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发掘个股预期差。

关于我们   |   提交推广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微游资.  Powered by vyouzi.com   |   粤ICP备19124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