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龙哥 游资混江龙 2021-03-21 - 小 + 大
周末调研了这家公司 最近的题材炒作的思路: 1、《跟踪两个涨价方向:面板和造纸 》 2、《给国家队的三个锦囊妙计!》 3、《碳中和的3个方向!》 4、《造纸逻辑再梳理》 下周题材的思路没啥变化,参考上面4篇文章。 周末调研了一家公司:均胜电子。 这次是上市公司主动联系投资者去公司调研走访的,我带了一位机构的朋友也去看看。 上市公司主动邀请投资者去调研,比较少见,所以背后肯定有目的。 从股价的表现来看,十有八九是觉得最近跌太惨了: 从今年1月份开始,股价从最高点30一路狂跌到现在18元,才3个多月,接近腰斩。 1月28日做了业绩预告,由于新冠病毒的影响,主营业务遭受重创,这家公司前几年刚刚做了全球业务的并购,国外业务比重接近80%,本来想着整合完了以后大放异彩,结果遇到新冠病毒的流行,运气差到了极点。 2020年通过卖资产扭亏为盈,但依然挡不住资本市场用脚投票,一路狂砸。 很多人觉得上市公司股价大跌,对生产经营没啥影响,这种就属于很傻很天真。 就拿均胜电子的来举例吧,为啥邀请投资者去调研,说白了,认为公司价值被低估了。 如果长期维持这个价格,结果是啥呢? 有人要亏钱了: 今年5月份有一批限售股解禁,都是机构: 高毅拿的最多,一共要了4000多万股,锁定半年,现在已经亏钱了。 我没有看他们之间具体的定增协议,但无论怎么规定,股价持续大跌,对定增机构而言,肯定是伤害。 这种伤害,会降低机构参与企业后续融资的热情。 而均胜电子,现金流紧张,在产业链当中干辛苦活,现在正计划爬到产业链更有价值的智能汽车或者无人驾驶上去,以后继续融资,几乎是必然。 所以,在二级市场上,保持强劲的股价走势,对那些正在扩张的企业而言,非常重要。 至于这家企业本身好不好,我不做评论,我主要做题材热点,要么是当前的热点,要么是潜在的热点,这家公司很明显跟热点不沾边,也看不到成为热点的潜力,所以不是我的菜。 借着这个机会聊一下企业调研,我现在很少出去调研,炒股基本都通过互联网或者身边的朋友了解信息,有些信息没有,会打电话找董秘沟通一下,亮明身份以后,董秘还是比较配合的,有些信息没法通过电话沟通了解,才会去企业看。 比如去年看了一家人工草坪的行业龙头,老板说得很好,订单饱满,今年会赚多少亿,明年大概率赚多少亿,国内工厂满产,越南的工厂也在扩建; 问到越南工厂生产经营有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回答说没有,越南那边管控还是不错的。这个口说无凭,直接视频连线越南那边,结果那边工厂空荡荡的,当时大家面面相觑,场面一度尴尬无比,后来旁边的董秘出来救场,说可能是中午吃饭时间,所以大家都不在。 好吧,暂且相信了。 调研回来,机构们连夜写研报吹票,那票因为不是当时的热点,也看不到成为新热点的可能性,所以我最终决定不参与了。 结果股票第二周就开始上涨,3周时间涨了50%,直接把未来一年的业绩预期兑现了。。。 后来又去了一家做风机回转轴承的企业,去年下半年的光伏风电,你们懂的。 董事长信誓旦旦,说今年订单饱满,利润能到多少,明年新的工厂开工,利润增速至少50%,我们在下面疯狂的按计算器,直接把股票未来的上涨空间给算出来了。 去工厂一看,门口排着长长的运货卡车,工人干的热火朝天,在建工厂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最后,我们跟董事长和一群高管们在北方的工人食堂吃饭,很开心。 回来以后,机构们继续写调研报告,我们当然是直接上咯,后面1个月的时间,股价翻倍,把2021年的业绩预期兑现了。 后面的业绩看不到,热点也在退潮,所以我直接撤了。 题材炒作,最忌讳的是玩着玩着,把自己玩成了长线价值投资者。 去企业调研走访,多数人的目的是去看企业好不好,说实话,90%以上的人,是没能力评估一家企业是不是真的好。 即使通过各种指标从历史数据中,筛选出某些非常好的企业,也不能代表它们未来会同样优秀。 更何况,好的标准,千人千面。 我个人有自知之明,深知企业经营的复杂性,所以判断企业好坏,只求片面感知,不苛求一定要深究。 所以,你们看到,我只关心企业家对近一两年企业经营的预期,有个感官上的好坏判断即可。千万别谈三五年或者十年的乐观预期,这种企业家是要被人拉黑的。 相对于企业本身的好坏,我更关心企业是不是在市场的风口浪尖上,是不是跟当前的热点有联系,是不是潜在的热点。 单纯主观预期的好企业,不算真的好,只有得到客观市场的认可,主客观一致认可的好,才能有股价的爆发力,对我而言,才是真的好! 就聊到这里了,各位晚安! |
上一篇:突发,上面发话了!
下一篇:重磅!地方再出重拳
游资混江龙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
原创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