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灵儿 灵儿投研日记 2021-04-03 - 小 + 大
投资要点: 1.A股整体估值分化加速收敛 2.消费基本面强势,估值回落更积极可为 3.把握十四五规划的医药“内循环” 4.聚焦家电时代新消费 首先和大家聊聊,四月布局我为什么看好大消费: 2020年的GDP增速 6.5%虽然超预期,但是数据表示主要靠出口和投资,而消费增速则显著低于 2019 年同期,内需消费去年表现并不出色,仍有上升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十四五规划也提出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内循环+双循环模式。政策支撑,大消费前景可期。 现在的大消费行业,在经过较大幅度的回撤调整后,子行业的权重白马估值已逼近合理区间。上周消费板块的上涨面明显扩大,短期回调已经见底。 行业趋势性不改,消费红利,长期优势明显,叠加一季报与年报业绩刺激,四月中上旬,质优子行业将迎来可观的结构性机会! A股估值分化加速收敛: 从A股整体估值情况来看, 当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不高,内部估值分化 程度正在加速收敛中。 A股市盈率中位数( TTM )为35.5倍,处于历史分位数30位置,估值水平较低,从 2020年8月的47倍开始逐渐回落。估值水平近半年有所降低且分化程度也在收敛。 在整体法计算下的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估值比较中,沪深 300 指数市盈率最低,恒生指数估值水平与之相近。恒生指数与沪深300指数估值水平处于全球洼地,相较而言具有明显的投资价值。 消费品估值回归合理区间: 从行业相对A股市盈率(行业市盈率中位数除以A股市盈率中位数)来看,各行业相对估值水平差异显著。14 个行业的相对市盈率在历史中枢之上,国防军工、休闲服务相对估值水平依旧领先。 医药生物、商业贸易、建筑装饰和农林牧渔内部估值分化较大,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汽车的分化程度小,下游消费品经过短期调整,叠加经济复苏背景,估值有望继续修复。 十四五规划提出全面扩大消费: 2021 年 3 月 1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的决议,提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题的发展环境下,叠加新冠疫情影响,此次“十四五”规划相较“十三五”更加重视促进内需,明确提出全面促进消费,主要通过形成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发展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模式、提升终端消费能力以及优化消费载体等方式来实现目标。 尤其是消费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几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我国内需市场规模巨大,但存在收入分配不均、消费意愿不足等问题。依托国内大市场,提振消费,释放内需潜能势在必行。 消费支出同比转增,疫后仍看消费升级: 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经济快速复苏,2020 年全年国内GDP同增2.3%,其中四季度国内GDP同增 6.5%,经济形势稳步恢复。 人均消费支出累计同比下降 4%,Q4 同比增长3.2%,同比增速较Q3延续改善。消费环比显著提升,疫后消费升级趋势明确,人均消费支出同比转增。 大消费行业细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消费升级现象成为了大消费领域的显著特征。
在当下大消费行业中,咱们重点关注食品饮料,医疗消费,以及小家电三类子行业! 1.食品饮料子行业: 1.1啤酒行业高端化持续推进: 纵观我国啤酒行业发展历程,自2005年起我国啤酒总产量和销量均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并于2013年达到顶峰,总产量和销量均突破 5000 万千升。 啤酒总产销量自2013年以来逐步回落。截至 2020年12 月,我国啤酒总产量已较峰值下降超 30%,目前总产量不足4000 万千升。据 Euromonitor 预测显示,我国啤酒销量在未来 4 年内将保持相对平稳状态,预计在 2023-2024 年,我国啤酒销量将稳定在 4200 万千升左右。 1.2原奶价格上涨,行业景气度抬升: 奶牛从出生到产奶需经历犊牛、育成牛、青成牛、成母牛4个阶段,过程需2年左右时间。由于奶牛生长周期较长,所以供给和需求时间上具有不匹配性,价格存在较强的周期性,通常3-4 年为一周期。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提升和需求的好转,2019 年下半年以来原奶价格缓慢回升,但受疫情冲击影响,行业复苏被延迟至 2020 年下半年。从2020 年 5 月起,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从 3.56 元/公斤上涨至2021年3 月份的 4.29元/公斤,涨幅高达20%,奶价上涨有望延续! 同时,随着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提升,人均牛奶需求有望提升。展望后市,我们认为龙头乳企在奶源和市场份额提升上均占有优势,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在价格上涨中同样有望持续受益。 2.医疗医药消费子行业: 源于部分核心医药标的短期上涨过快导致的估值回调,周线五连阴后,强势触底回升。 除医药商业板块略有下跌外,其他各个二级子版块均有所上涨,医药生物细分子行业中医疗服务(医院、CXO)和生物制品(疫苗、血制)涨幅较大,分别上涨 8.20%和 4.69%,市场情绪和博弈带来的估值杀有所缓和,估值逐渐具吸引力。 2.1CXO创新药红利机会: 创新药产业链兴于欧美但未来未必盛于欧美。对于 CXO 产业而言,成熟基础化工体系意味着更低的上游原材料成本与更稳定的产业链供给,是保证行业稳健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较海外国家,我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全球最丰富最复杂的产业链条,此次新冠疫情正是对全球工业产业链的一次良好的压力测试,在积极的抗疫政策下,中国CXO行业恢复迅速,快速复工复产获得了一定的海外订单转移。 据 Frost & Sullivan 估计 2019-2024 年中国新药研发支出复合增速为 17.7%,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本土药企创新研发投入的加大和投融资规模上升代表了国内旺盛的内生需求,人口红利与工程师红利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景气度向上。 2.2轻医美热潮不退: 2014 年-2017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期间民营医美机构数量大幅增加,网红文化催使当代人审美变化,医疗美容需求激增。根据艾瑞咨询预测数据,预计到 2023 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将增加到 3115 亿。 而在整个医美行业中,轻医美规模占比优势明显!我国轻医美市场占整体医美市场规模的比重远高于手术类美容整形市场,近年来稳定在65%-70%左右。中国轻医美市场容量稳定扩张,占整体医美市场规模的比重稳定增长。 3.家电子行业: 2021年原材料价格维持了2020年下半年持续上涨的趋势,截至3月中旬,Q1铜、铝、钢、塑料原材料平均价格较2020Q1分别同比上涨51%、23%、27%、21%。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21年要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 虽然小家电市场销售火爆,但由于大家电销售先抑后扬,使全年家电的营收同比仍有下降。这一举措的提出将对家电行业有显著利好。 此外,上一轮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开展十余年后,大量传统家电进入报废和服务超期的年限,积极引导以旧换新势在必行,国内家电消费市场景气上行。 研报结论: 1.当前 A 股整体估值水平不高,估值分化正在加速收敛中,在经济复苏盈利周期向上的背景下,后续行情会出现更多轮动和扩散的机会。 2.“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促进消费,大消费经过年后调整,均呈现低基数下快速增长,各类信心指数延续稳步走强。展望后市,大消费中长期价值再次凸显。 3.医疗消费强势触底回升,估值逐渐具备吸引力,恢复性增长和自然增长共振,关注一季报高增长优质医药。 4.2021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以旧换新需求增长叠加涨价潮,家电消费有望景气上扬。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 2.医药政策不及预期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4.全球疫情扩散加剧风险 大消费行业中,机构重仓的权重白马股居多,年后虽然经过较大幅度的回撤调整,很多细分子行业估值趋近合理区间,行业趋势性发展不改。 消费红利长期优势明显,叠加一季报与年报业绩刺激,四月上旬将迎来可观的结构性反弹机会。 四月布局正当时,大消费底部位置已确认,抄底绝佳! 所以,灵儿根据研报挖掘了一份 大消费优质赛道抄底名单! |
上一篇:周末突发,节后满仓干!
下一篇:大妖之年!(建议收藏)
灵儿投研日记 的最新文章:
原创2022-12-09
原创2022-11-24
原创2022-11-23
原创2022-11-22
原创2022-11-21
原创2022-11-20
原创2022-11-18
原创2022-11-17
原创2022-11-16
原创2022-11-15